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2021-11-27赵敏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思政英语教学

赵敏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新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充分认可。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精准地采用高效化的优化举措,积极把握好外语教学的科学方向,全方位依托于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真正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化发展,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以及应用能力。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存在问题

在课程思政的科学理念指导下,为深入全面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效化发展,为更好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应该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英语课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积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来予以全面优化以及精准提升,切实有效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更好地保障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可以说,在课程思政的科学理念指导下,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实践中,应该注重整体把握好英语课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积极采用高效化的优化举措,切实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英语学习的功利性相对比较强

不可否认,中外合作项目招生的生源质量是相对不高的,因其学费相对比较高,一般学生家庭往往难以承受,所以,这类项目的生源更多是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渥且学习水平相对不高的学生。因他们的文化素养不高,外语能力也相对比较羸弱,学习自觉性也相对比较缺乏等等,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学生的英语学习功利性也相对比较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和认知,也没有真正在思政教育中投入较大的力量,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有效化开展以及科学化实施,同时也整体制约着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以及认知水平。当教师以及学生在实践中都追求功利心态,自然难以将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作用以及知识传授的主流价值等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英语素养提升以及优化,也难以真正保障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二)中外籍教师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有效设计

在课程思政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深入全面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化,积极推动外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注重充分全面地发挥中外籍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切实有效地夯实他们的整体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水平。但不可否认,在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中外籍教师明显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有效化设计,也缺乏科学的融合教育以及协同沟通等等。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英语理论素养方面,明显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充分重视以及全面关注,再加上他们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学习负担等等,使得他们的英语学习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以及不足。与此同时,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同样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认知。他们将教学的主要着力点放在了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英语口语方面,鲜少会关注学生的英语素养优化。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若教师自身缺乏对思政教育的充分重视以及科学认知,自然会影响和制约着思政教育的全面开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有序进步和发展。

(三)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单向性较为明显

在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也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的出国留学,所以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英语文化的渗透以及浸润的实践中,其主要的教学着力点放在了西方文化层面,鲜少会关注中方文化,也没有进行必要且高效化的文化融合,这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同时也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可以说,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中文化单向性方面突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深入,同时也难以真正夯实学生的整体素养。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中,还是在英语学习实践中,都应该具备较强的跨文化能力,都应该具备较高的思维素养以及认知能力。但若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不注重夯实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只注重文化的一味渗透以及灌输,无疑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全面化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教学优化路径

在课程思政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为深入全面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质量开展,为切实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应该注重结合英语教学中突出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采用科学的优化路径,最大程度夯实外语教学的整体成效与质量。

(一)有效挖掘思政元素,改变功利性的学习心态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指导下,为深入全面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为全方位优化以及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成效,应该注重充分全面地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特色,行之有效地挖掘以及利用其中蕴含着的思政元素,同时更要注重从思维认知层面来予以科学的优化以及高效化的变革,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整体素养。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指导下,为卓有成效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为真正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实效,应该注重充分把握好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行之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专业课程,积极有效地利用教材中以及相关教学活动中蕴含着的思政元素,真正用好课程、用足课堂,确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均有育人工作的参与。在具体的融合教育实践中,要注重科学全面地把握好教材特征,要注重行之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资源,积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以及互动模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以及创造空间,切实有效地夯实以及提升他们的整体思政素养以及认知水平。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才是关键性的学习主体。为科学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好教学方向,积极创设科学的英语学习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以及全面互动的过程中来有效把握好英语学习的方向以及思路,更好地投身于英语学习的实践过程中,真正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英语素养以及整体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的美食文化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探究任务,鼓励以及指导学生利用多元化的平台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全面地探索以及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文化内容,对比把握以及认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发展差异以及实践区别,更好地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帮助,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实效。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融合教育实践中,还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提升以及优化教师、学生思政方面的认知水平。不可否认,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只有深入全面地把握好课程思政的科学理念,只有注重全面精细地优化课程思政的方向,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也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优化学生的学习实效。鉴于此,教师要自觉主动地提升以及优化自身的思政认知,要注重全方位改革以及创新思政实施的方式以及途径,在整体强化自身的思政认知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意识。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思政认知,切实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整体思政素养,不断激发以及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以及优化教学模式,科学编写课程方案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实践中,积极有效地推动外语教学工作的深入,应该注重全方位创新以及变革教学模式,科学全面地编写课程方案。不可否认,在中外合作项目的推进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与不足,难以整体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实效,也不利于真正夯实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科学全面地创新以及变革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以及科学发展,真正有效地把握好外语教学中的思政内容。与此同时,在融合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依托于高效且科学化的课程实施方案,积极有效地建构完善化的思政教学目标以及育人导向,为思政教学的深入提供夯实的前提以及关键性的基础。特别是在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充分有效地把握好专业教育的方向,积极全面地梳理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科学导向,更好地提升以及夯实思政教育的力度。比如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以及思政认知水平,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积极有效地融入诚信教育的内容,以此来真正保障学生的思政能力提升以及优化。可以说,精细且完善化的课程方案,是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立足点,是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载体以及可靠依托。为此,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的优化实践中,要科学全面地编写课程方案,要积极融入全新化的内容。

(三)采用科学化教学方法,明确中外教师教学方向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科学全面地推动思政教育的深入发展,更好地提升以及优化外语教学的质量,应该注重科学创新以及变革外语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应该充分全面地明确中外教师的具体教学方向以及教学思路。可以说,新颖且高效化的教学方法,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具体的思政教育实践中,若融合教育的实施水平不高,或者融合力度不够强,必然会影响着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相反,若在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依托于高效且科学化的教学举措,依赖于创新化的教学方法,则能够整体保障思政教育的实施成效。基于此,在外语教学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专业特色来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来深入全面地进行学习以及提升。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情境,既能够整体优化以及提升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也利于全方位夯实学生的实践素养以及学习实效。与此同时,在中外合作项目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全面地明确中外教师的具体教学方向以及教学思路。不可否认,中外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可能存在着差异化的教学方向,若不注重有效化的梳理以及科学化的融合,自然无法影响着整体育人质量。鉴于此,在实践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融合,同时也要进行清晰化的梳理。

结论: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指导下,为深入全面地推动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外语教学的优化方向以及提升路径,科学全面地依托于高效且科学化的教学举措,最大程度夯实以及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思政英语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