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探析
2021-11-27张明
张明
(吉利学院,四川 成都 641423)
前言
新时期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动。有的高校积极响应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关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并借助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式来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但是也有的高校存在教育教学管理落后,改革不深入,官本位思想严重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良好成长。所以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推动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一、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新时期下,推进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创新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很多高校为了方便学生管理会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在学生毕业招聘信息上,学校会通过新媒体寻求合作企业,然后在学校内部的信息网将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所需岗位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及时了解到招聘信息,筛选出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很重要平台,而教育教学管理则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任务之一,而服务好学生则是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主旨,通过创新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无疑会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的服务质量。
其次创新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对高校自身来说,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能方便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更容易调动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上的配合度会有明显提升。通过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大学生还会在新的模式中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这对于人才培养十分有利。
此外创新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还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进入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且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的素质也有了良好基础。进入到大学这个小型社会中,学生接触到的思想、文化都属于多样化状态,学生难免会在此过程中迷失自己,出现价值观定位偏差的情况。高校结合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在校生活进行良好规范,指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二、传统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及手段滞后
在实践中,不同的人群在接受新鲜事物上存在一定差异。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在年龄、经验等方面都要优于学生,这也使得其在开展学生管理活动时,经常会以“长者”的身份对学生训诫、教导,优于部分教育教学管理者难以接受新型的思想观念,墨守成规,反对学生接受新鲜事物,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部分教育教学管理者存在抗拒心理。有的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管理理念滞后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潜力挖掘力度不足,对学生个性发展不重视,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由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滞后,导致其采取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也比较单一,在管理活动中大多是根据高校制定的各种强制性制度进行,而大学本身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小型社会,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很难对个性需求强烈的学生进行高效管理,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传统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学习
在新形势下,对以往的大学管理模式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同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大学教育管理不容易做到每个方面都很完美,且多数大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目前,多数大学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单位为班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习,在步入大学后,他们觉得应该是全新的管理模式,特别期待,觉得大学是神圣的、令人向往的,不会再像高中那时有较多的约束,同时,他们也较为期待大学的学习,在他们发现大学管理模式同高中的没有差别时,就会出现一些疑问,反问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严重打击作用,并且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管理队伍不足
伴随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应运而生的是大规模扩建的大学校园,这样就会出现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现象,以往一个辅导员只需要带一个班,现在的辅导员需要带好几个班,并且大学中一些辅导员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他们是本科留校生或是研究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不规范,不能有效的满足对学生思想管理教育的需求。
三、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在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根据学校特征,定位、突出学校的特色,体现高校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念。在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要包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现知识本位、人格本位并重。在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上需要落实民主、平等的精神,引导学生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彰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一般情况下,高校办学特色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市场人才需求,挖掘学校潜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特色办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也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在实践中高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高等教育联盟”,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交流教育教学管理经验、问题,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创新。
(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创新也需要一步步探索,并且在探索中药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出调整,最终构建契合高校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高校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借助完善的体系来规范学校各部门的职责义务,统筹学校各方面力量,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具体来说,在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上,高校可以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在管理体制上高校要建立二级、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并且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上;在管理手段创新方面,需要对专业设置、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设置针对性的优化调整方案,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在考核方式上要注重对教学考核进行优化改进,要在教师、学生双向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互评等内容,以此强化教学质量,提高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效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大学教育根本目标,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管理理念。目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和调整,不同领域关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校园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其模式应该与时俱进,根究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学校的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改革。(1)大学实施弹性教学模式方法,让学生自由的、组合的选择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将学生学习的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展,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给大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就业发展环境。例如,部分大学采用弹性学分制,这就是一次关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2)大学应该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转变,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首先从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转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便于学生在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3)加强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4)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帮助毕业生进行角色转变,大学阶段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树立良好三观的关键时期。在大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知识资源、精神食粮,还能得到一定的技能训练,并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创新教育教学交流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高校在教育中都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同时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的学习,或者是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高校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渠道,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在过去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隔阂,师生之间缺乏良好交流,教师难以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心理状况,这无疑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高校还应该借助时代优势,对教育教学交流方式进行创新,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化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言行,判断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教育。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借助网络化手段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强化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保障。而高校管理者也能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关于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观点,采取其中合理的观点优化调整教育教学管理路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队伍是开展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关键主体,其本身的素质水平与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成正比。所以高校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管理队伍进行培训,定期引导管理者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管理手段,强化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积极的招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增加管理人员数量,保证教育教学管理活动能有序开展。
总结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其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目前而言,在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高等院校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良好成长。因此,在实践中,高等院校还需要立足于自身现实需求,对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培育,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