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探讨

2021-11-27王兴军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用电电力企业用户

王兴军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官仓供电分公司,四川 彭州 611930)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移动互联网影响范围广泛,电力企业也要将互联网融入到营销服务中,结合当前现状来看,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处理消费者新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服务进行创新。

一、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功能

(一)停复电的智能化控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中,实现数据系统的专门设置,同时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准确查询,基于此规范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对比,并生成缴费单据,进而对用户实现提醒,使其能够及时缴纳电费。在营销服务系统中,如果用户用电量超出额度,系统就会向用户发出提醒,并开展断电操作,用户及时补款即可实现复电,同时向工作人员发现提醒,使其上门进行检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升用户用电安全[1]。

(二)防窃电控制

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运行期间,将封印设置于电能计量装置与设备中,同时其具备防窃电功能,并能够将各类数据信息准确录入,准确记录各类数据信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应用,后期对设备应用更规范,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查找,保障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用电实现移动检查

移动互联网下,电力营销服务的应用,可以互联网技术为根本实现用电的移动检查,使用户信息传输更具时效性,在网络设备支撑下,实现对数据及其资料的查询,同时并准确进行记录,再向后台进行传输。工作人员以数据库为根本,将反馈结果传输其中,工作人员对用户用电数据做出分析,在移动互联网保障下,使整个用电检查操作更方便,提升其质量与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四)报修与抢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下,科技水平取得显示提升,为社会各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电力行业中,促进电力营销服务的高效运行,用户报修与抢修工作得到有效发展,提升营销服务水平。用户遇到电力故障时,以网络技术为根本,将故障问题发送给工作人员,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能够对用户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就近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抢修,减少时间浪费,减少用户用电故障的影响。

二、移动互联网优势

(一)保障用电检查规范化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用电实际,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对用电检查流程表的制定,以GPS 技术为根本,全面了解工作实际,保障按照规范操作,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到系统中,进而防范漏洞的产生,提升用电检查规范化,提升用电检查质量,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

(二)有效处理停复电问题

传统条件下,用户欠费后,需采取人工方式对用电电缆进行催缴,客户缴费流程复杂,营销服务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2]。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以移动平台为根本,发挥出停复电功能,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用电情况,能够智能终端实现电费的缴纳,也可到大厅办理业务,提升电力营销服务人性化水平,使电力用户得到很好体验。

(三)工作效率的提升

移动互联网下,为电力营销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在移动平台下,可通过掌上设备、电脑等实现营销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对于用户而言,电力报修与抢修具备时效性,用户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信息核实后,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抢修,以数据库信息为根本,保障抢修方案的可行性,电力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改善,提升营销服务水平。

(四)提升装置安全性

电力营销服务工作中,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根本,为电力装置运行提供安全保障。通过有效应用传感器设备,方便对电力设备的实时检测,掌握设备运行实际,以数据信息为根本进行采集、传递与分析工作,确保流程操作的规范化,为电力营销服务提供数据保障。同时以装置为基础设置封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三、电力营销服务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需求量的加大,电力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电力供应服务常会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如何为用户提供优势服务,成了企业发展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现将营销服务中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市场环境较复杂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稳定状态,但过去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保障电力企业处于良好发展状态,享受更多优惠政策,但当前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改变,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传统经济体制,使电力企业失去传统良好发展势头,这就需电力企业进行改革,使其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强化内外部改革,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保障电力企业在市场中不被淘汰,但对电力企业来说,是一场挑战,由于电力市场给予条件不足,无法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因此,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可利用条件,吸取其他企业经验,促进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二)信息整合力不足

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局限于传统思维理念,电力服务人员认为服务应以销售与盈利为根本,没有利用更多的方法对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了解。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已与电力企业营销服务平台进行融合,当前多数电力企业仍无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而造成利益损失。因此,在电力企业营销服务工作中,对于信息化水平利用不高的现状,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移动互联网与经济融合成了当前较多企业接受的现实,移动互联网为各企业带来更多好处,也存在较多隐患,因此,企业在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也要强化安全监督管理。此外,在电力企业与移动互联网匹配过程中,不仅通过移动互联网对电力用户需求进行了解,还通过移动互联网安全性进行测评,特别要对信息泄露引起重视[3]。这类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企业发展,还会对消费者利益造成威胁,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收益,还要科学应用移动互联网。

(四)缴费方式宣传力度不足

结合当前电力企业营销现状可知,在电力企业中缴费方式包含终端自动缴费、微信、支付宝等。在较多缴费方式中,微信、支付宝是应用最多的方式。部分电力企业在缴费方式上有了很大变化,对多数消费者而言,常使用传统缴费模式。因此,多数消费者选择到营业厅进行缴费,对于这一现状,降低了其他缴费模式,使自动设备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现象。

四、移动互联网下电力营销服务创新方法

如何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服务质量与水平,首先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对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内容进行全面了解,转变营销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与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在根本上维护用户利益,为我国电力企业未来发展建立战略客户关系,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现将移动互联网下电力营销服务创新方法分析如下。

(一)营销方式的创新

为了促进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的实现,就要对营销方式进行创新,以用户为根本,立足用户实际,加大研究力度,促进产品升级,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取得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有效改善了电力营销服务效率,如网上营业厅、公众号,能够满足用户信息查询、缴纳等需求。

(二)有效整合网络资源

电力营销网络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求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电力营销的重要性,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方便的数据收集,同时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整合网络、营销方法及其服务。此外,电力营销服务时,多数电力企业采用智能化方式,使电子技术范围覆盖到各区域,提升了供电的安全性,如单片机技术,能够将用户电费欠款额度及其期限进行设置,也可利用移动互联网对用户消费情况进行更新,不仅方便的用户,同时有效提升了业务人员工作质量与效率。

(三)优化统计管理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电力营销服务创新,重视统计管理的规范化,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促进营销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强化工作人员管理,促进营销服务系统的规范化[4]。重视人员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提升职业素养,通过与用户沟通,提升营销服务整体水平。

(四)信息的有效监管

移动互联网下,为了促进营销服务的创新,就要对信息对象进行有效监管,规范信息采集与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信息出现泄露。电力营销服务期间,重视网络安全防护水平,通过设置网络防火墙,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加大研究力度,对系统程度设置进行规范,创新操作模式,减少系统故障发生率。

(五)配电设备

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信息化利用水平不高,可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例如,设置配电设备的巡视员工,使这些员工结合定位功能的互联网终端对企业内部电路情况进行巡视,并能够随时将数据进行汇报与上传。在巡视期间,如果发现电路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反馈,同时做好记录,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在记录时,不仅要利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在系统中反馈,还要通知工作人员采取补救方案,通过定位系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联系,有利于内部工作人员的调动,提升配电设备质量,更好地对用户提供电力服务。

(六)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体系

电力营销服务创新工作中,需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进行管控,确保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在营销管理体系建立时,不仅使各部门之间信息实现共享,还使消费者时刻关注企业信息,使其在根本上获得安全感。此外,通过统一的管理体系,对电力企业各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使电力用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

五、结束语

总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取得迅速发展,应用范围得到很大提升,营销服务创新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对互联网整体形势进行把控,明确服务系统功能以及互联网优势,制定完善的营销服务创新策略,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用电电力企业用户
用电安全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用电安全要注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