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现场检测及试验控制要点探讨
2021-11-27张春平
张春平
(宁夏银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现阶段,在公路工程中现场试验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严格按标准执行试验才能确保公路运营后的安全,试验人员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尽职尽责、坚持原则。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除了熟知试验标准,还要勤于记录,便于之后核查与调整,要多深入施工场地了解材料实际运用是否合适,并及时做好现场检测,保证工程施工试验检测相关数据的精确性与合理性,推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
一、公路路基工程试验检测的意义
在公路工程建设期间,由于车辆荷载作用或者自重影响,路基非常容易在长期使用之后出现变形、裂缝或者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问题,此时会给公路行车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加强路基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质检是公路路基工程建设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最终路基工程建设质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全面管控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具体就是以某一特定公路路基工程为基础,将路基试验检测的结果作为建设路基工程的必要资料及参考依据,这样可以实时判断路基工程建设是否满足公路建设的相关要求及规定等。如果可以及时开展路基工程试验检测活动,也可以为工程质量管控提供必要的指导依据,这样可以为评定路基工程建设质量乃至调整和完善公路路基工程建设方案提供必要的检测资料,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对公路路基建设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分析
(一)雷达试验检测技术
通过雷达线检测技术的应用,对公路工程展开试验和检测,可以准确判断公路工程基础面之下的路基结构构成形式。相关施工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在获取公路工程路基的基础情况之后,需要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要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来加以保障,有效提高技术结构的刚性程度和稳定性。通过雷达试验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一些不良地基条件状况,采取针对性处理策略来进行控制,保证公路工程基础施工的稳定性。
(二)光线传感试验检测技术
在公路工程中,通过光线传感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在桥梁段施工基础检测工作中发挥出的作用优势非常明显。通过对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施工当中的相关安全控制工作指标进行全面监督和测评,从中发现基础部分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击实进行解决。光线传感器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光纤自身不具备传播媒介的性质,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一些物体所具有的特殊物理量特性,通过将这些物体的特殊物理性质有效转化成被测量的光信号,以此来有效分析外部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结果,深度分析公路桥梁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并且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施工参数进行确认。通过光纤传感试验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充分避免外部电磁波所产生的影响,对外界环境试验检测所产生的干扰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除此之外,光线传感试验检测技术所运用的工具容易操作、体积较小、方便携带。
(三)击实试验检测技术
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过程中,击实试验检测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保证公路工程基础结构图上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工程填土施工密度,以此来有效控制公路工程的透水性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公路工程击实试验,是判断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击实试验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发现公路工程基础施工部分土壤条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及时进行调整。击实试验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公路工程实际设计工作标准,通过轻型或者重型击实试验,根据实际的填土粒径不同展开针对性试验和分析。轻型击实试验主要针对的是基础部分土壤颗粒直径小于5mm 的土质条件,重型击实试验主要是针对颗粒直径在20mm范围内的土壤条件,而对于一些相对比较潮湿的填土进行碾压或者夯实过程中,如果基础部分产生软弹问题,工程填土密度不会进一步增大,需要控制基础部分土壤的含水率大小,增加基础结构的碾压与夯实程度,以此来保证公路工程基础部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四)超声波试验检测技术
超声波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当中应用非常普遍,可以对混凝土材料生物质量进行有效检查,同时不会对混凝土材料产生破坏性影响。在公路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基础部分放置声测管,通过使用超声波设备,从超声波的波幅波形以及其参数变化情况,有效分析基础部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情况。超声波试验检测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超声波回收的测定部会直接显示在终端系统屏幕当中,通过超声波试验检测法,遇到桩基础内部产生裂缝或者缺陷问题时,在屏幕当中所呈现出的波形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反复的测试和分析,可以有效判断出混凝土材料中基础部分产生的缺陷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来加以调整。
三、公路工程路基现场检测及试验控制要点
(一)标准击实试验
要获得准确的试验结果,必须要有精确的试验仪器。故在任何试验前要检查试验所需所有计量仪器是否通过了定期的质量检定。对于击实试验,为了得到准确的试验数据,需要注意备料方法和试件含水率的控制。比如准备细粒土时可以选用湿土法或干土法。用湿土法时如果选取的样品含水率天然达标,可以先取一份直接进行击打,如果天然含水率不符合设定要求,则含水率过高的试样进行干燥处理;对含水率过低的进行湿润处理,直到达到设定含水率;但是对于天然含水率高于塑限时,土块本身是一种粘聚性高的可塑性块,如果加水湿润的样品在被吸收前大量蒸发或者被底板吸收,并且由于其粘聚性高样品难以分散,对于样品中的异物也难以检查出来,故此时试样设定含水率低的干土法比用湿土法更合适。对于无机结合材料不需要过多考虑干土法与湿土法的优劣,但要注意控制级配,将集料分档取样,如果直接把各种集料混合到一起制作试样,会由于粒径范围过大导致集料分层离析过于严重,从而增大取样误差,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制备试样时需要控制试样含水率,目前常用气压式喷壶喷洒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把握加水量大小防止加水过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如果喷射水柱过细会导致一部分水直接散失到空气中,样品所置底板吸收损失和水汽蒸发损失仍会在试样吸收前消耗部分水。故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通过一次加水就能让试样达到设计含水量,并且含水量通常都会偏低,所以在进行击实试验前要补充加水用来修正水分损失产生的偏差。用于修正偏差的补充水只用少量,可以直接在闷料的容器里喷洒然后翻拌并多次重复喷洒等,如果补充加水量过量,闷料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一些。
(二)压实度检测
对于路基压实度检测有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和灌沙法等多种方法,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灌砂法。灌砂法即用均匀的量砂填充试洞体积来测路基压实度,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灌砂法应用时要求量砂粒径保持在0.3-0.6mm 之间。灌砂法测压实度时要用到准确的干密度最大值,该值需要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测得,如果试验结果不准确,会影响到压实度的检验结果,故进行室内标准击实验时要慎重进行取样工作,选择多个点对比试验。此外在现场灌砂法检测时,选点如果不具有代表性和检测频率过低的话,灌砂法的结果也会不准确。检测人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点位以保障检测结果可靠,并且选点不能过少,不然不能反映真实状况,也不能过多导致路基过多破坏并且花费过大造成浪费且降低效率。运用灌砂法检测时,需要对检测现场试坑挖出的土样含水量进行检测,对此应采用烘干法进行测定,最后还要注意灌砂时由于中心部分的砂运动复杂且无法观察,在边缘部分的砂停止流动时还要继续灌砂一段时间防止中心部分的砂不够密实,以免测得的密度偏小,最终导致测定的压实度结果偏大。
(三)弯沉检测
弯沉是路基路面的抵抗竖直形变的能力,往往能够反映公路的整体强度,弯沉值与承载能力相关,它也能够反映公路变形的种类,但通常运用回弹弯沉值评定路基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是否达标。最常见的测定回弹弯沉值的方法是贝克曼梁法,贝克曼梁是一种静力检测设备,利用载重车可以简便快捷的进行检测,现在被作为标准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检测试验。该方法需要一辆双轴、后轴双侧四轮的载重标准车。标准车包括轮胎尺寸、轮隙胎压等数据需符合相关标准才可以用于弯沉检测。另外需要弯沉仪、百分表和皮尺等器材,弯沉仪一般采用5.4m 规格的较多。在利用贝克曼梁法测量时需要注意精细测定轮胎接地面积,精准到0.1cm2。现场检测时可以忽略荷载车引起支点下降带来的影响,测试车的轮压不足会导致测量的回弹弯沉值偏小。此外如果测试车的称重不准确会导致轴载和标准轴载差距过大,从而增大试验结果标准差。当前除了贝克曼梁法作为主流的弯沉检测方法,还有由它衍生的可以连续测量并且自动记录的自动弯沉仪,还有无损伤的动态弯沉检测,其中动态弯沉仪更为快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任何工程来说,保证工程质量都是第一要务,在今后的公路工程路基现场检测过程中,如果试验检测出有潜在影响质量的情况要实时与相关管理部门与人员汇报,方便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对于实际遇到的问题要多总结和记录,对于所遇到问题的积累也有利于以后解决类似问题积累经验,提高工作效率。总之试验工作人员要充分重视起自己的工作,通过经验积累不断优化试验方法,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