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及技巧
2021-11-27陈小倩
陈小倩
(库车市第三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主要指的是数学教师在课堂当中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作为课堂知识内容的导入入手点,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针对教学重难点展开思考和分析,进而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导入方法和技巧落实的根本程序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入手,再到引起其兴趣并激发其思维发展,之后以明确的教学目的来进入课程的内容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质和学生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落实课堂导入方法的应用和实施。
一、悬念导入法
在引入新的课程内容时,大部分教师都更加倾向于使用悬念导入法这种从表面上看和教学内容无太大关联的内容进行教学导入的模式,但在实际导入的过程中却要确保所引入的悬念内容可以和教学的知识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悬念设置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活跃其思维发展为入手点,要凸显出悬念本身既出乎人们预料又能激发起学生兴趣点的特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展开探究。这种悬念式的导入需要教师预先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并明确学生的个体知识储备情况,从而展开精心的课堂设计。比如在进行圆周长相关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能够用一根绳子环绕赤道,之后将绳子放长10 米,中间的空隙能容纳橡皮、青蛙、小狗或绵阳当中的哪一种?”当学生纷纷展开猜测后,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前三者,当他们知道正确答案为第四个时会感到十分的惊讶和不解,结合这样的悬念教师可以来讲解圆周长的相关知识。
二、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通过问题的设计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造出的矛盾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后续知识内容的探讨,在设疑导入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探究障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内容并绕开一些知识难点的阻碍才能解答。比如在进行分式基本性质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解答-3X=6,再进行-3X<6 的解答,当学生类比得出X<-2 之后,教师让学生带入数值进行检验,但最终结果是错误的。在学生感到茫然不解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是否想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便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种设计导入法需要教师能够巧妙地设置疑问,并且保证问题的难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其次要通过疑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提出疑问的过程当中要善于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独立自主思考的过程之后,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
三、实例导入法
实例导入法是需要教师选择一些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联的内容,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和延伸总结出新的知识规律,并导入新的课程内容。这种实例导入方法重视内容的实践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熟悉度,便于后续的习题内容举一反三地练习。这种实例导入法是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常用的一种导入模式,特别适用于对抽象概念的讲解且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去超市买4 袋薯片3 块巧克力需要25 元,如果买4 袋薯片,2 块巧克力需要22 元,问巧克力和薯片各多少钱?”有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出答案,因为薯片都是4 袋,巧克力多了一块,多了3 元钱,所以巧克力每块3 元,薯片每袋4 元,这种解答方式要明显优于方程组的常规解法,是实例导入的有效运用。
四、实验导入法
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愿意使用实验导入法,也就是通过教具的演示来带领学生进行动手试验,引出后续的新课内容。数学作为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只有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数学内容,才能够展现出新课的教学要点。通过实验的演示来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和过渡,强化其对数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带领学生通过动手试验能够激发其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准备好一些彩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对折,之后剪出各种花样后打开对折的纸张进行观察,这时所得到的漂亮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在感知知识内容趣味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的内容。
五、趣味导入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受数学知识内容枯燥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数学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导入法来丰富和课堂内容相关联的趣味知识内容,包括古今数学家的经典事迹、有关数学知识的歌曲、游戏,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才能够实现其对知识的探索和累积欲望的发展,在进行趣味导入法的落实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趣味故事导入
趣味故事的导入可以让学生结合故事的情节来深化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配方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故事:假如老师想将现有的17 个苹果分给小红、小明和小兰三个学生,要求小红分得苹果的1/2,小明分得苹果的1/3,小兰分得苹果的1/9,并且必须保持苹果的完整,如何分?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了可以向水果摊借一个苹果,给小红分9 个苹果,给小明分6 个苹果,给小兰分2 个苹果,最后剩下的一个苹果再还给水果摊位。这个故事的引入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引出了所要学习配方法当中借一还一的思想,为新课程的讲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趣味游戏导入
在数学知识的讲解当中,趣味游戏的导入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游戏公平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预先设计转盘游戏。通过简单的转盘教具带领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来进行转盘,面对这样新奇有意思的教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但很多学生在进行转盘游戏之后都未能得到较大奖励。由此教师可以引出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可以带着疑问参与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过程当中。
(三)灵活儿歌导入
虽然初中生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但因为初中低年级段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渡过来,所以对于儿歌类的内容还比较熟悉,教师在讲解一些知识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儿歌来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向学生介绍儿歌入手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小的时候是否听过或唱过“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循环往复的一首儿歌,当教师带领学生重复变换数字唱下去,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抓住机会问学生是否能将儿歌唱完,学生便会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不断增加青蛙数量的儿歌是没有尽头的。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入手点向学生提出在学习今天的知识后,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将这个儿歌唱完,大家想知道是怎样唱的吗?学生们纷纷表达出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具有浓厚求知欲的时机下引入新的课程内容。
六、情境导入法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当中,另外一个十分关键的导入方式就是情境导入法。情景导入法,能够按照教学的实际内容将所需要开展教学活动的语言、音视频、图片等方式来构建特殊的情境以烘托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受到情境的影响后,就能够发挥出此类教学法的重要作用。这种情境导入法能够让学生更为形象地感受到教学内容,对自身的学习感受的影响作用。可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欲望去学习后续的知识内容。比如在讲解“形状相同的圆形”时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情境,通过国歌的播放作为背景音乐来展现多媒体屏幕上两面形状相同,但大小有所差别的五星红旗,要通过动画模式使红五星红旗从屏幕下方向上冉冉升起,这种仿真式的升旗仪式能够通过有效的情境构建来引出新的课程内容。再比如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开场白来引出新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了两块,怎样将其拿到玻璃店割回同样大小的玻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看作玻璃,向学生提问是需要将两块破裂的玻璃都带着,还是只需要拿其中的一块,或者只拿另外一块?让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能够买回和原来大小一样的玻璃。通过创新型的情境导入,巧妙的总结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让学生更为形象具体地了解几何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的同时提高学习热情。
七、类比分析导入法
在初中数学教师讲解新课程时,也可以通过类比分析导入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对特殊的知识类别进行分析,得出和其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知识的导入方法。有效的类比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新旧知识点的相同和差异,可以帮助现有的教学过程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方程的解法和不等式的解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分析其是否适用于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在独立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后并将等号变成不等号来尝试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方式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在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教学内容当中实现旧知识的累积和应用,由此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结论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具体的实施方法各有不同,不管是以哪种方法或教学技巧来引入新的课程,一定要在明确的教学指导下进行落实,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定导入方式。教师要结合问题情境的构建、数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要确保所选择的模式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主旨要求,能够保证课程内容的顺利进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