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2021年总目录
2021-11-27本刊资料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阔步前进的战略体系
陈曙光(6,70)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高扬人民至上的伟大旗帜
陶文昭(8,5)
伟大建党精神:特质、内涵与传承
沈传亮,张成乐(10,5)
从中共党史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杨凤城(11,5)
百年历史主题与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拓展
陈金龙(11,14)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
王炳林,李盖启(11,2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及经验
韩庆祥,陈远章(5,5)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王树荫(5,16)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
顾海良(6,5)
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不断创新对外工作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百年史的回顾与思考
于洪君(6,17)
融合世界一切先进事物 推进人类共命运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开放观
裴长洪(6,33)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目标探索的历程及经验
杨德山(6,46)
中国共产党农业经济思想的百年演进:经验与展望
郑 适,喻智健,王志刚(6,5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特邀主持人 刘 伟(12,5)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认识中国道路
刘元春(12,6)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
秦 宣(12,11)
鉴往知来 接续奋斗
——经验总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行逻辑
王海军(12,16)
坚持自我革命 锻造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陈家刚(12,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共产党宣言》的现代性维度与中国道路
刘 洋(1,49)
市民社会如何决定政治国家?
——基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等级要素的批判
王旭荣(1,58)
“占有式个体”生存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兼论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当代意义
贺 来,彭双贞(2,5)
共产主义和社会革命的不同审视
——重新探究马克思与蒲鲁东主义的思想交锋
杨洪源(2,16)
过度竞争是利润率长期下降的根源吗?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检视
周钊宇,胡 钧(3,15)
自然状态的历史化及其政治哲学效应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对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超越
王 莅(4,26)
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失锐式解读”
——苏东剧变以来西方“马克思学”对辩证法的研究及反思
赵 立,张 亮(4,35)
青年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重要贡献
侯衍社(5,40)
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公共性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王洪波(6,84)
普遍性的现实转向: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理性批判思想研究
王代月(7,5)
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的时间解析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胡 潇(7,16)
马克思的银行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王国刚(8,14)
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历史演进与民主形式的嬗变
——基于马克思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的考察
马梦菲(9,32)
重思马克思思想中的“斯密阶段”
——从“自然秩序”到“资本逻辑”
兰 洋(10,47)
现代性的超越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历史启示
林 钊(10,56)
思想的客观性:从黑格尔的客观精神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
张 娜(11,57)
贫困如何产生: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认知差异
——从《法哲学讲义》到《哲学的贫困》
田书为(11,66)
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及其类型
梁树发,赵丹蕾(12,37)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批判性重构
——基于马克思和尼采反思现代性模式的考察
符海平(12,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新时代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宋利芳(1,36)
国家再分配能力现代化:制度意蕴与中国语境
庞庆明(2,27)
论消费对生产的影响
——兼论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张建刚(3,27)
“双循环”战略是中国新开放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
王晋斌,厉妍彤(4,15)
破解反贫困“伊斯特利悲剧”难题:论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孙咏梅(5,51)
试论提高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理路
黄文义,胡乐明(7,35)
以自主创新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杨天宇(10,12)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姚常成,宋冬林(10,20)
转型增长的中国奇迹
谢富胜,匡晓璐(11,30)
数据生产要素何以赋能农业现代化
钟 真,刘育权(12,53)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论人大制度的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与提升
黄小钫(3,5)
构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考
郭熙保(5,27)
中国乡村贫困治理中的社会动员问题研究
张登国(7,25)
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内在机制与创新方向
陆益龙,孟根达来(8,50)
文化自信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张传开,单传友(9,41)
哲学研究
伊壁鸠鲁与近代启蒙传统
鲁克俭(8,29)
“历史生成论”与“历史决定论”之辨
卞伟伟,张文喜(8,41)
当代中国与世界
国际合作风险分析与预防机制构建
——基于信号理论视角
肖 晞,宋国新(1,90)
论国际移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转向
孙志伟,郭树勇(2,46)
国际关系中的修正主义:行为与国家
宋 伟(3,37)
从“失败国家”到“脆弱国家”:概念发展与政策演变
李因才(3,48)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制度基础
王明国(5,75)
新型政党关系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与当代价值
朱 旭,金 迪(7,46)
百年变局下中国与世界的复合生态关系及中国的责任担当
李慧明(9,5)
欧盟战略主权的多维内涵及其国际含义
房乐宪,殷佳章(10,65)
竞争与协调:日本“一带一路”认知的利益偏好分析
黄大慧,赵天鹏(11,76)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实践与理论
孙西辉(11,87)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卫生外交的新倡议
曾向红,罗 金(12,77)
南南合作视域下中国开发性金融国际化发展研究
崔守军,焦玉平(12,8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期专题:国家治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刘建军,马卿誉(1,5)
榜样教化:古代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陈继红(1,15)
约制与规化:西方社会治理中的公民教育
曹金龙,宇文利(1,27)
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
温 静(2,82)
恩格斯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及其当代价值
单文鹏(3,79)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机制
陈淑丽(3,89)
人工智能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变革与应对
任志锋(4,55)
论国家象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张苗苗(4,63)
现代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
冯 刚,徐先艳(5,85)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
马福运,孙希芳(5,96)
“获得感”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
李合亮(7,87)
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生态观
张 瑜(8,97)
政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刘季平,苏长和(8,105)
“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相关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解析
李忠军,杨 科(9,83)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
石 岩,王学俭(9,91)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宋友文(10,76)
类型与层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认的归置与统摄
王习胜(10,8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增值评价
徐 蓉,王 潇(12,100)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论公共安全体系的建构和健全
唐 钧(1,81)
技治主义的三个理论维度及其当代发展
兰立山,刘永谋(2,37)
论我国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
孔祥智,赵 昶(4,5)
论中国道路的新现代性逻辑
唐爱军(8,60)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西方政策扩散比较研究
黄燕芬,田盛丹,张超(9,18)
文明时代的特征、悖论与历史趋向
——从恩格斯对“文明时代”的分析谈起
阎孟伟(10,37)
共同生产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
——以A市X区社会治安共同生产为例
魏 娜,陈俊杰,王 焕(11,43)
技术进步中的劳动正义困境及其现实效应
刘同舫(12,68)
政治经济学前沿
如何理解数字劳动、数字剥削、数字资本?
——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孟 飞,程 榕(1,67)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福利风险:表现、原因与应对
冉 昊(2,56)
绝对地租的形成机制:理论评析与当代意义
齐 昊,问严锴(4,44)
数据要素的双重属性及其交互效应
管星淼,秦兴方(8,68)
对新卡莱茨基增长体制理论的反思: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视角
赵 峰,田佳禾,段雨晨(9,48)
政治学前沿
论政治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基于对“转型范式”的理论反思与经验解构
郝诗楠,马振昊(3,70)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何以实现?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背后的政治保障、实现机制与价值归依
刘红凛(5,65)
论中国共产党政党能力
项敬尧(7,55)
70年来美国学界中国政治研究的范式转变及其问题
——兼论“以中国共产党为方法”的中国政治研究
王鸿铭(7,67)
中国语境下的协商民主:从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到实践的创造性再生
闫飞飞(7,77)
政治认同的圈层结构
——兼论新形势下政治认同的建构
王伟男(8,77)
人类命运视域下的共同体构建新探
于 颖,钟明华(9,73)
西方政治学转向历史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
郭台辉(10,92)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历程
项久雨(12,26)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福柯的权力理论与治理方法
胡耀辉,欧阳谦(3,96)
自由时间辩证法
——从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谈起
罗松涛(3,105)
英国新左派内部的方法论差异
——爱德华·汤普森与佩里·安德森理论论争新探
乔茂林(4,71)
总体性思想: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
仰海峰(6,92)
对抗性差异与政治认同
——墨菲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反思
杨植迪(7,95)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美国收入分化的新特点及其多维驱动因素
王 阳,姬 虹(2,68)
新帝国主义的形成、特征与积累模式
鲁保林(3,59)
资本主义社会从“控制自然”到“控制人”的内在机制探究
李庆霞,孙晓黎(5,105)
不彻底的“辩证的数字现代性”
——福克斯大数据资本主义批判与重构之审视
杨慧民,宋路飞(6,102)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再考察
——基于西方“民主失灵”现状的理论分析
葛浩阳(8,87)
超越资本逻辑全球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帝国主义”为分析视角
户晓坤(9,62)
“新管理资本主义”方案是否可行?
——评法国左翼学者迪梅尼尔和莱维的新自由主义危机解决方案
刘 慧,武海宝(11,100)
西方思潮评介
国际安全困境的缓解逻辑:一项理论比较分析
尹继武 (1,101)
为新兴右翼保守派量身定做的民粹主义概念
——对米勒民粹主义理论的批评
丛日云 (2,100)
后凯恩斯主义对负利率政策及其影响的批判
袁 辉,谢戈扬(4,80)
差异性一体化:欧洲一体化研究的新进展
陈 洁(9,100)
西方政党衰落过程中的竞争性组织及其政治影响
阚道远,余力 (10,103)
研究述评
英国学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动态与评析
耿化敏,罗健男(2,90)
非洲的国际关系研究:评析与展望
董柞壮(4,92)
印度国际关系研究的成就与评价
李家胜(4,102)
教学·教材·教改
高鸿业经济学教育思想述评
吴汉洪(7,104)
学术动态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构建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综述
陈 漠,马 涛(2,109)
《教学与研究》2021年总目录
本刊资料室(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