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增强趋势研究

2021-11-27陈娟利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品牌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影响力

文/陈娟(利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是由多方面决定的,行业发展水平、管理体制、政策以及时代主题等都会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但现阶段的影响力评估并不科学客观,一方面是过于注重直接影响力的评估,另一方面则是低估了商贸流通服务业间接影响力。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重新认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从而对其影响力进行客观评价,认识到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增强的内容。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相关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随着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优化结构、扩大内需等方面影响力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泛,重新评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至关重要,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对其影响力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

其内涵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商品与服务交易活动的产业,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物流交通运输的发展普及,商贸流通服务业也获得了转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作为时代的产物其既有第一第二产业衍生的部分,也包括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这些范围的划分直接影响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专业化以及社会化。

(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则是指其改变国民经济以及生产生活的能力或者说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依赖程度、运行机制、企业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既包括直接影响,也包括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强调的是对国民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影响,间接影响则是指对结构、消费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区分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较快,在新冠疫情之前的餐饮业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不止。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提高,而且对于社会发展的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项目建设的发展势头强劲

商贸流通服务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影响力的增强是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虽然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势不可挡。商业基础设置的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在2016-2019年三年间我国在市场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致力于提升商贸流通水平以及完善我国的经济结构。

(三)流通模式与产业不断发展与创新

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推动了流通模式的不断变革和创新,流通业态与以往相比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发展的进一步规范,流通模式呈现正规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推动流通企业分工体系的完善和形成。

三、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增强研究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对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对促进消费的影响,对三次产业的影响,缓解产能过剩,优化区域分工,促使节能降耗以及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影响

1.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传导作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关系到了国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全球化经济分工的深入,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效率变得更加重要,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受市场供需匹配差距以及市场价格差距影响,正是由于这两者的差距才造就了商贸流通。商贸流通服务业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岗位,而且能够减少滞销脱销等情况,优化经济流程和资源配置,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生产值。流通和交换是市场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尤其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2.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影响

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我国的就业压力一直都比较大,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商贸流通服务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转移劳动力份额居第三产业之首,就业吸纳空间比较大。与此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使就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这也会直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就业吸纳方面的空间不仅在以往的就业主渠道,还在最具后续潜质的就业领域,我国每年有将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服务业,其中餐饮业是吸纳力比较多的岗位,而物流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十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在结构调整以及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3.在促进消费方面的影响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直接消费,还能够创造未来消费以及开发潜在消费,甚至有诸多内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会促进居民即期消费,及时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根据有关数据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业的销售总额可以达到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之七八十,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居民消费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消费者对商贸流通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商贸企业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而实现整体提升和跨越。

4.对三次产业的影响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对三大产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产业之间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对三大产业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提供了支撑,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又为商贸流通服务业提供了市场空间,进一步深化了市场分工,也进一步提高了社会运行的生产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一第二产业进行调节,比如,第一产业中存在着的“菜贱伤农”以及“价高伤民”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就可以通过缩短流通环节来实现,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以推动第一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第三产业可以进一步强化经济促进的作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间接影响

1.缓解产能过剩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粗放型的方式,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则可以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而逐步实现精益化生产,甚至是发展精益化物流,这就可以避免生产厂家为了获利而进行盲目扩张,导致产品过多积压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展零库存的管理模式,以销定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提升商品流通速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建立流通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建设,对落后产能进行约束和淘汰,从而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提高产能供应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甚至可以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而进一步产生对有关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

2.优化制造业区域分工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区域分工,我国的区域资源分布明显,区域之间存在市场分割问题,区域商贸流通速度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这就导致区域间贸易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部分地区政府还因地方利益而对商贸流通服务业进行人为的干预,不利于全国市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在国家进一步鼓励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情况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发挥规范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以克服商品交换的空间矛盾,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区域之间的商贸流通是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而形成的,对区域内其他产业具有反作用力,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商品流通的发展能够合理配置点线面,改善区域内外的贸易条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之间的商品市场也更加具有互补性和可转移性,能够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3.促使节能降耗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节能降耗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能够通过流通环节加强市场准入以及推出机制,甚至是限制一些高耗能产品的流通,及时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在后续的产品处理和设备更新换代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关注节能减排提升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进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改变原有的制造业自办物流的局面,能够避免物流成本过高,达到节约流通费用的作用。比如,工业企业中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企业实行自采自销,工业产品的市场流通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这就导致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工业企业的覆盖度不够,自采自销的物流模式导致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资源,这也会进一步造成我国物流效率低下以及流程恶化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顺应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建立物流供应链管理,对采购销售等一系列流程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4.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地位

在新的发展时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其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升级,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产业发展缺乏支持,从长远来看会导致无法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技术一方面是产品技术领先,但是缺乏市场应用的基础,导致无法实现商业化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技术投入比较大,但是与市场没有进行有效衔接,被束之高阁。现代流通服务业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制造企业进行物流配送,既达到降低库存的目的,也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化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前我国的国际地位,从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商贸流通的价值链低端,虽然通过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我国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多,产品的利润和价值被其他公司所掌控。这就需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化,不断研发新的产业,建立新的发展格局,强化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若干建议

(一)加大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这样才能够确保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政策扶持要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规划中的重点商贸服务业项目优化安排建设指标,优先办理审批手续,确保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优势。与此同时,在引进大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项目时应该实行“一事一议”,定向招商,优先优惠供地,争取建设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二)整合资源,建设专业市场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利用当地发展的有利契机,统一规划设置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大型仓储、超市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整合当前分散经营的水产、家禽、冷冻制品市场资源,建设产业聚集度高的综合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形成资源共享和集约化发展,从而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三)优化布局,推动载体建设

商贸流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优化布局,对区域内的商业网店进行优化升级,积极探索网点合作的新思路,推动载体建设,通过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商务区和商务副中心区。树立“大商贸、大流通”观念,建立与商业规划相配套的具体操作机制,实现联动发展。

(四)关注民生,制定农贸市场建设联动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商贸流通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的联系,关注民生,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在较大的居民住宅小区设置小型农贸市场,作为小区的便民服务配套设施,纳入物业管理范围,真正做到便民宜居。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市场开办主体三方各自承担的市场改造出资比例,制定市场建设和改造的联动机制。把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作为政府调控“菜篮子”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手段。

(五)注重引导,推动电子商务广泛应用

政府还应该注重引导,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行业门户网站,可以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信息,能够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大型市场以及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进一步增强这些行业的配送功能,与日益普及的网上消费相适应,从而为商贸流通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供条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增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阶段对其影响力的认识,忽略了公益性贡献,导致对其影响力尤其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间接影响力的认识并不充分。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对其间接影响力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民生、自主创新以及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外溢效应适当合理,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为此,需要重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法规体系,营造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环境,从而规范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影响力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太极拳,风縻世界的影响力
上海中威智投商贸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大屠杀:全球商贸大多趋于停滞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