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2021-11-27蒋璐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
文/蒋璐(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
针对供电企业而言,在“一强三优”实施下,使得企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其精益化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因而对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出能够满足企业特征的预算管理模式,并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科学控制,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这是现阶段应该重视的课题。
一、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针对供电企业发展来看,其成本预算管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主要从认识不够全面、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成本预算不够细化、无法有效发挥效果,成本核算缺乏规范性、管理基础不够夯实、预算控制有待强化、无法保证预算控制成效,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一)认识不够全面,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他们在成本预算管理上还有待加强,针对大部分业务部门工作者来说,普遍觉得成本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自身的关系不大,一些单位还觉得成本管理就是怎样科学制定预算指标,防止其出现超支等现象。基于这样的认知,导致其成本管理很难做到精细化,企业往往会单纯地强调总额控制,缺少科学的规范化的评价,一些企业还产生了先入账后干活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1]。
(二)成本预算不够细化,无法有效发挥效果
根据之前的实践经验来看,针对企业成本预算开展申报及核定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借以往的数据信息,还有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并没有对成本预算构建有效的编制标准。对于生产管理及业务规划来看,它们同成本管理缺少一定的联系,在一些预算之中仅涉及了年度综合计划,还未涉及月度及季度预算,缺少量化处理,这导致很难在第一时间开展管理及考核工作;针对预算编制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供电企业之前都通过增量预算法来实现,基于该预算编制法的运用,极易造成不科学费用“合理化”,从而导致部分单位出现极大的浪费现象。
(三)成本核算缺乏规范性,管理基础不够夯实
针对供电企业来说,它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并且其业务种类也是比较复杂的,在各个区块之间存在的可比性相对较差,导致各个单位在成本类科目的运用上缺乏规范性。对于一些单位来说,他们的成本核算不够准确,导致材料费及修理费等含糊不明,在修理费中还涉及了办公费及差旅费等,有的还存在工资奖金问题;实际进行处理时,并未明确收益性及资本性支出,针对成本项目来说,其中涉及了固定资产项目,而对于技改项目来说,它还包含收益性支出内容等等,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就部分供电企业来看,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将获得的财务信息反馈出去,还经常会产生先入账后干活的问题,也存在干完活之后没有入账的问题,这些积累的材料费及装修费,一般都会在每年的十一月及十二月份开展结算并入账。就成本核算来说,它属成本预算考核的前提,若是成本核算不具备规范性,那么将对成本预算分析及考核造成非常大的影响[2]。
(四)预算控制有待强化,无法保证预算控制成效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其成本预算管理一般都比较强调成本预算下达以及结果考核,并未对参与经济活动开展全过程控制,具体实施时,往往也比较注重生产及经营的实际需要,针对支出的科学性及积极性缺乏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因为原来“切块管理”理念的作用,对于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来说,若是在预算之中利用资金,那么财务部门也不能进行控制,往往只是简单地开展管理,如果超过了考核的指标,不但不会支付费用,也不会进行报账,只要将考核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中,支出方式将由业务部门决定,这会导致一些部门随意调整成本,进而极大地影响预算控制成效。
二、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对核算行为进行规范,健全预算管理规定
针对供电企业来说,其成本核算应该结合实际的经营特征,构建针对性的成本体系,以此为前提,明确成本核算相关的科目及内容,从而科学规范列支渠道。与此同时,还应尽可能地符合成本预算管理标准,结合电压等级等对科目核算进行确定,以促进预算同核算以及财务同业务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核算的精益性及合理性,帮助成本过程控制及差异分析等工作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3]。除此之外,针对成本预算编制而言,需要对报送形式及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构建并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全面掌握预算概念,针对预算管理对象开展分类,对预算编制要求及方式等进行细化,同时还应在其中融入项目评审及绩效管理等内容,从而促进成本预算管理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合理编制成本预算,明确预算指标
(1)科学选取编制方式。就供电企业原来的预算编制来看,比较注重增量预算,一般都强调“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在这一理念下进行成本预算,极易掩盖低效率及浪费现象。基于新形势的要求,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应尽可能地借助成本动因,运用零基预算法,解决长时间运用的预算方式缺陷问题,从而避免预算编制被既成事实所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发各预算实施单位的热情。(2)促进标准成本建设。针对标准成本来说,它是开展预算编制的前提,该标准的构建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构建标准成本的过程中,包含所有职工,并同企业所有部门存在一定的关联,构建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成本标准,应获得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确保标准成本可以全面体现常规条件下,企业各个业务资源的运用状况[4]。根据标准成本的制定来看,应全面结合行业先进水平,立足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根据以往的支出数据信息,对费用性质及费用关联因素等进行分析,将其当作成本预算编制的参考。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应对成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及研究,构建作业标准成本,把成本指标下放到各个班组及岗位,以实现逐层管理责任。在开展相关作业的过程中,结合制定的标准工序及流程,对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开展归集,从而构建这个部分的标准成本,以达到全过程成本控制。(3)明确预算指标。在开展预算编制时,应科学利用标准成本建设作用,推动成本管理更加规范化及精细化,以达到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完善。针对下达的成本指标来看,应保证客观及科学,不但要防止指标设置太高而不能达成,也要防止指标设置太低而无法实现管理的目标。针对存在定额标准的,可结合定额标准来确定,若是不具备定额标准的,可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需要,全面遵循节约的原则来确定;除此之外,成本指标应最大限度地开展细化处理,进一步促进对下级单位的控制。
(三)强化过程控制,注重成本分析考核
(1)提高控制力度,增强成本分析质量。若是成本预算下达,可立足资金及费用开展双向控制。就资金方面来看,对大于成本预算的部分不可进行支付,从费用方面来看,应当对多方面问题加以控制,如材料领用、盲目支付费用等问题。针对基层单位来说,应逐月根据上级单位的成本计划,对项目开展分解,并将其贯彻到实际的部门及人员中,根据单位分解开展的班组,来开展月末分析及考核。在对成本预算开展管理时,需促进各部门的信息交流,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上报成本费用的使用及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有效确保成本预算的科学运用。为了全面增强月度及季度活动的分析质量,应对各单位成本运用状况的历史业绩及具体实施状况开展评价,同行业先进水平加以比较,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开展分析,明确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导致的;接着再判断是否需要对其成本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可以客观体现各单位的实际发展需要。(2)完善成本专业控制,制定归口管理体系。基于成本预算的进一步细化,势必会包含更多的生产经营细节,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应当构建业务归口管理机制,比如,让生产部对大修费用进行归口管理;让办公室对招待费用及会议费用进行归口管理;让人资部对人资成本等进行管理,利用业务部归口管理,有助于对成本管理进行协调控制,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基于归口管理的实施,针对财务部门来说需完成总量控制工作,而归口部门应该结合预算定额来控制各个部门,对其负责的一系列成本项目预算进行科学控制。如此将完善财务控制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有关部门的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的质量。
(四)对调整行为加以规范,注重预算调整把控
针对成本预算调整来说,应具有恰当的理由以及科学的流程。对此,需要先确定预算,并根据预算来实施,若是不存在预算,那么将无法随意进行支出,也不可随意对费用进行挪用。针对预算实施时,因为主观及客观条件的改变,需要对预算开展科学的调整。就这种调整来说,应与预算的编制达成一致,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对预算调整范围及流程进行科学规定,唯有被不确定因素影响时,以及获得单位管理部门及决策机构允许之后才能进行调整,同时还应对调整的时间和频次进行规定,防止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产生“天天报告及天天调整”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确保预算的刚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强化成本预算管理,有助于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促进向现代企业转型。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对核算行为进行规范,健全预算管理规定;合理编制成本预算,明确预算指标;强化过程控制,注重成本分析考核;对调整行为加以规范,注重预算调整把控,从而持续增强其决策的科学性。
相关链接
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即《供电营业许可证》,且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2009年11月20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公布的《供电监管办法》第四条规定,“供电企业应当依法从事供电业务,并接受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供电企业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国家电网是我国最大的供电企业。还有西南电网,华南电网等子公司。全国供电企业主要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构成,同时,还存在有地方水电、独立经营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电力公司(2007年已由国家电网公司控股)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山西省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新疆兵团和煤矿、油田、林场等自发自供企业。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供电企业职工总人数约为210万人(含农村电工),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为157万人,南方电网公司为38万人。全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约为16000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为11700亿元,南方电网公司为2700亿元。2005年全国供电企业售电量约为18900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14600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公司37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