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

2021-11-27胡彦

科技与创新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变电运维电力企业

胡彦

(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随着电能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上各个行业对于再生电能的使用需求量也已经增加得越来越多。为了充分满足适应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技术要求,电力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大量地对外引入一些新型技术装置、新设备技术,这些新型技术装置、新设备技术的大量引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同时给对于电力变电、运维等工作人员中的安全和生产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要求。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在当前变电系统运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可能面临遇到的新发展情况和风险挑战,解决在当前变电系统运维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新发展情况和挑战问题,必须深刻地深入了解和正确认识当前变电系统运维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制定实施相应的安全隐患风险预控管理措施。

1 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主要来源

变电运维的安全隐患性因素是泛指一种未知的、无法预测的安全影响因素,这种未知的、无法预测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变电运维的工作中,很有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1]。其主要数据来源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基本方面:①由于长时间烦琐的操作,导致在进行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会产生烦躁的心理,容易出现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或者是由于判断上的失误而引发的错误操作等行为,均有可能直接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对于电网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也会产生影响;②随着电力设备的逐渐老化,危险指示装置也会受损,不容易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这也会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不利于电网正常运行[2]。

2 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

2.1 操作母线时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母线的操作具有操作工程数量大、涉及元件多等特点,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操作,应该要严格地依据其相关的操作步骤进行母线的各项操作。

2.1.1 操作中的危险点与隐患

通过长时间地对电力系统在母线运行中发生的危险点与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可将母线运行中发生的安全风险点与安全隐患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当对操作原理没有准确掌握时,在带负荷状态下直接进行拉闸操作,容易引起电力故障;②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切换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时的误动操作,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③母线在空载状态下进行充电时,电容与电压互感器之间发生串联谐振,如果未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也会威胁电网的安全。

2.1.2 防范措施

在日常使用中,如果发现备用的总路母线元件出现了短路故障,要及时采用总线母联器或断路器直接将其进行切除,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母线事故进一步加重[3]。

在对母联上的开关刀闸进行自动倒换开关操作时,需避免其出现误跳闸现象,防止在带负荷状态下发生刀闸事故。同时,如果母线运行出现异常,为降低故障影响,避免其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需及时通过母联断路器切除母线。另外,在进行母线操作时,需加强对整个母线保护过程的把控,包括保护切换、保护变更、保护切口等。

2.2 操作直流回路时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变电机运维工作人员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项目之一便是对直流进行操控,若在操控过程中所采用的措施方法不正确,可能还会直接导致保护设备的误动甚至是拒动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防范电网故障和安全隐患的发生。

在工作中如果认为有必要或者需对带有直流电源的其他变压器电源进行自动暂停或者自动更换等保护操作时,应先把直流相关的电源保护元件退出后,再把其他直流电源保护拉开,在需要继续投入进行电源修复保护作业时,应先对其电源进行一次高压通电后,再重新开始投入以得到其他直流相关的电源保护。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应确保断路器处于切断状态,各项安全措施都做好后,才能进行拆取操作。

2.3 并解列操作时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随着中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运维操作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对电力设备自身运行情况进行操控,而且还需要同时执行所需要的合环、解环等操作,整个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电力系统对并解列操作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4]。在进行并解列操作时,大致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配电网运行时,若存在相位角偏移或不一定现象,则应进行合环操作,在此过程中,应借助先进技术措施避免相位出现变化,做好跟踪监测,保证相位的一致性,确保合环操作能够顺利完成。

合环阀在操作时,应该一定要严格地精确控制两边的操作电压差,应把每个单侧的操作电压差相应控制在20%以内,若是遇到特殊的操作情况,应该将其误差控制在30%以内。

为了有效地防止各级供电元件之间可能出现漏电过热或者过压超载的漏电现象,合环前必须首先精确计算最大电流值,应该同时监控供电网络中每个电路结点的最高电压,应把这些结点电流都完全控制在最高限额的电压值内。

3 安全隐患的消除与解决隐患的流程

3.1 提高危险点的预控管理、强化标准化作业流程

要及时正确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思想来作为理论基础和工作指导,实行更为人性化的企业管理,要全面深入考虑涉及到的现场环境因素、作业现场人员的心理躯体以及其他的心理健康情况,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并且还要总结归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诱因,做好日常防范工作[5]。要严格按照坚持作业操作人员票、巡查人员卡、流程安全证明书等作业工作证明形式,要严格按照遵循行业标准化的各种作业运行流程来管理组织人员开展各项作业工作,不断创新规范各种作业操作,加强操作管控和监督力度,减少并消除不规范操作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避免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其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

3.2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逐步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调度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对以往事故案例进行深入研读和探讨,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把这些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和根源深刻地剖析了出来,深刻地汲取经验和教训,要能够针对性地将相关事故做到举一反三,以防止同类或者相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其次,要进一步增强机械化运维技术从业者主动参与到安全知识学习的意愿和自觉性,日常工作中灌输安全理念,提高运维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要特别注重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创新安全生产的技术方法和途径,以便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最后,要严格贯彻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每位安装和运维技术人员都要牢牢记住自己和岗位职责的安全生产职责,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操作。

3.3 加强培训,提高调度运行人员的业务技能

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要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做好变电运维工作,就需要一批电力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基本保证,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就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并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具体来讲,电力企业可以采取外部输送技术培训和内部技术培训相互结合的培训形式,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现场培训指导、进行一些必要的电力逆向变电事故检测示范技术教育及演习。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提高对专业运维操作人员现场培训的重视力度,通过现场示范和实际操作,让运维人员对各类运维设备功能及操作要领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掌握各项操作要点,确保运维操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此外,为了避免变电站在运维过程中发生各类危险事件和不良工作安全事故,电力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不断优化、更新检测技术和新检测装置,积极研究探索一些非接触式的危险探寻和安全诊断检测技术,为变电运维操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4 结束语

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安全隐患的形成与发生,将会直接威胁安全生产,不利于变电运维的安全、稳定开展。对此,电力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日常工作中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企业不仅要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还需要加强对变电运维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担负起变电运维的责任,对于容易发生的风险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变电运维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变电运维风险及技术检修分析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探讨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