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11-27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总量流域

刘 毅

(肇庆市国有林场管理中心,广东 肇庆 526000)

流域水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主要就是指具有结构层次和复合功能的水环境系统。自古以来,流域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资源基础,而在当今社会,流域水环境更是成为当前整体生态环境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对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流域空间范围内水质,就必须要做好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当前,我国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落后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与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1]。要解决好这一突出矛盾,就必须要深入剖析我国流域水环境的管理现状,明确流域水环境的区划以及流域水环境的控制方法和管理体制,从现状入手探讨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优化举措,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提高流域水环境保护与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 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1.1 流域水环境区划

要提升流域水环境管理质量和水平,就要明确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首先从我国流域水环境区划来看,我国的流域水环境区划主要是以自然区划为主、行政区划为辅,也就是根据我国河流湖泊的地理位置、径流深度、水情形态等等来划分不同的流域区。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在进行流域水环境区划的过程中逐渐将生态指标纳入其中,在以往的水环境区划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要素和生态要素之间的结合,逐渐完善了水生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了分级的流域水生态功能区。针对水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主要是以判定水生态系统为标准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水生态系统结构层次还比较单一,在未来需要进行更小空间尺度上的划分[2]。

1.2 流域水环境的总量控制

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污染物总量的管理与控制是水环境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一般来说,我国主要是采取总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来实行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总量控制主要包括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以及行业总量控制这三大类。在实际的流域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大多是实行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就是指针对污染源设置一个排放的限额,只要污染物的排放不超过这个限额即可。容量总量控制主要就是指受纳水体中污染物的总量不超过所设定的水质标准范围的一个限额。无论是目标总量控制还是容量总量控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3]。具体就表现为:一是总量控制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我国针对流域水环境实行总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缺乏对整体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总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以及补偿方式等都有待优化和创新,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之间不相协调。

1.3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已经把水环境保护纳入到流域管理的内容之中,流域管理不仅要进行水资源管理,同时还要进行水质管理和水污染控制。这就使得我国的流域管理受到国家水利部门以及国家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在现行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下,流域水环境管理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就表现为流域水量管理和水质管理的分离,同样是水环境管理,有的部门注重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的部门则注重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尤其是对一个流域进行人为的行政划分之后,就更是呈现出各自为政、九龙治水的局面。这就使得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大大降低[4]。其次是表现为,虽然我国成立有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但是流域管理机构并不是我们国家的权力机构,没有决策权,因此不能参与有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事物,而一些权力部门则更多地出于经济发展的考量来进行流域管理,导致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问题。

2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2.1 建立协调统一的水环境管理机制

根据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要切实提高水环境管理的质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协调统一的水环境管理机制。首先从总的原则要求上来看,要旨在建立科学指挥有力、环境容量精确、流域综合系统治理的水环境管理体系。其次从具体的制度建设上来看,要做到流域和行政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流域管理层面,要赋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大的职权和自主权,能够积极地协调和参与流域水环境的统筹规划,同时实行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切实提升流域管理机构的决策和协调能力[5]。再次是加快健全水利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协调机制,做到部门工作之间的有机衔接,可以成立专门的流域协调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和流域管理机构人员共同组成,尤其是针对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水环境管理通过协商一致来解决季节性调水与水资源保护、违法水事处罚、越权管理等的问题。最后,要充分的解决好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要由流域综合性管理机构根据一定的监测指标来明确流域的水质标准,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流域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以及水污染控制之间的有机协调和统一。

2.2 健全和完善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法律体系

我国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都明确指出了进行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要按照流域来进行统一的规划。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具体地针对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得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和部门差异性。因此要切实提升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综合水平,就要加快健全和完善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法律体系[6]。针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法律体系,必须要结合不同流域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台综合系统的法律法规。首先就包括流域管理机构的组织法,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职责和管理权限,使得流域管理机构在开展流域水环境管理时有法可依。其次是根据流域水环境的自然资源状况,出台专项的水法以及流域管理条例,对用水总量限额、水质标准、排污许可标准以及管理处罚办法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2.3 创新流域水环境管理手段

在开展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流域水环境管理手段。首先,流域水环境管理要始终坚持水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为基本的方法原则,不仅要关注流域水质的化学污染,同时要关注流域整体水环境生态情况,包括水生生物以及栖息地环境的变化。采取综合评价的水环境管理方法,建立涵盖地理指标、生物指标以及宜居指标等在内的综合水环境管理标准体系,从而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要更多的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水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效率。要利用卫星遥感以及先进的传感技术实现对流域水环境信息数据的全面动态化采集,搭建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动态评价,根据流域水环境评价的结果优化和调整水环境治理方案。通过构建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网络,能够通过数据共享和模型分析做到提前预警,从而更好地保护流域整体的生态系统[7]。

2.4 构建全民保护水环境的新格局

要深入开展流域水环境管理,提升流域水环境管理效能,除了要从制度、法律体系、技术方法等层面入手之外,还要注重构建全民保护水环境的新格局。当前一个时期,针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我们大力强调共抓大保护。流域水环境管理也不例外,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能够进一步凸显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性,让流域居民能够参与到水环境管理、监督和规划中来,能够形成自上而下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新局面。当前,我们要大力推行五级河长制、湖长制,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水环境的管理、维护与运营中来,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切实提高水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结论

我国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刚刚起步,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都有待健全和完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也有待优化和创新。我们要充分的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水环境管理经验,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加以重点解决,形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流域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总量流域
山西运城:上半年一产增加值总量全省排名第一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区域联动护流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浅析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财务管理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