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融入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究
——以宁晋县为例

2021-11-27张秋娟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党性党校党员干部

张秋娟

(中共宁晋县委党校,河北 宁晋 055550)

红色资源属于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建设社会主义和进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养分。[1]

宁晋县地处冀中、冀南交界地带,2020 年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现有登记在册的有形红色物质资源约9 处,其中,县级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6 处,中共邢台市委党校(邢台行政学院)教学基地1 处。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都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大杨庄战斗中,八路军一二九师夺取了进入华北后的第一门日本大炮,受到刘伯承元帅高度赞扬。改革开放时期,宁晋县曹伍疃公社率先在全地区推行“五定”农业生产管理责任制,被称为“宁晋小岗村”。涌现了像“用生命和信仰点燃星火的第一位宁晋人”孙增祥、化装奇袭白虎团的抗美援朝英雄赵仁虎、“雷锋式的战士”王彦修……

红色资源是最珍贵、最鲜活的党性教育教材。在开展党性教育时,必须充分地挖掘运用本地红色资源,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感悟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进力量,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自觉为实现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一、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党性教育内容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修养

加强政治修养就是要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政治修养的核心是理想信念。

宁晋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黄儿营新时代教育实践基地、宁晋县委党校“四史”教育展馆、宁晋县烈士陵园等承载了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事迹,这些红色资源浓缩着革命先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修养内容。

为了保卫宁晋城,共产党带领宁晋军民百折不挠、英勇抗敌,理想信念在宁晋军民革命史上和革命英烈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以信息类红色资源存在的,红色文献如《中国共产党宁晋历史》(第一卷)、《火炼宁晋》等;红色创作如《平原烈火》,《平原烈火之魂》,等反映着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修养。大量的以红色人物呈现的红色资源,如:宁晋第一个党小组建立者米炎、宁晋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孙增祥、原宁南县委书记何如之,他们都是宁晋早期的共产党员,都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力和革命信念,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不畏生死。

(二)蕴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修养

坚实的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础。习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党性教育的基础。红色人物层面的红色资源如带头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米炎;长期从事军队政治领导工作,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曹和庆同志等等。在宁晋县的革命历程中,无数革命先辈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头宣传革命思想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人民的觉醒做出了重要贡献,演绎着丰富的、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性教育内涵。

(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知识能力修养

渊博的知识能力修养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潜力,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重点。党员干部不但要勤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改革开放时期,宁晋县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干、勇于创新,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从一穷二白到创造多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农业方面,如“宁晋县小岗村”曹伍疃村、黄儿营西村党史馆、小河庄生态观光园、金家庄初心馆等;工业方面,如晶龙集团、玉锋集团、童泰公司、宁纺集团泥坑酒产业园和宁纺碑林等,这些着重展示着宁晋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担当、改革创新”的党性品格。

(四)无私奉献的道德修养

高尚的道德修养是进行党性教育的关键。道德修养就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2014 年5 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讲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党员干部实现人生价值有着极端重要性。

走进“宁晋县烈士陵园”“北近抗日战争烈士纪念亭”“纪昌庄抗战建国烈士纪念塔”“唐邱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等革命纪念场所,翻阅一件件文献档案,聆听一个个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这些红色资源浓缩着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道德修养。革命先烈没有计较过衣食,没有追求过功名利禄之私,他们为了民族大义而慷慨捐躯,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是为人类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最高尚的人性。

(五)严守党规党纪的纪律修养

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严守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是党性教育的重点,也是红色资源映衬和折射党性的重点内容。[3]

红色人物如政治纪律的楷模王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苦打刑讯,严守党的秘密,视死如归;组织纪律的楷模岳海琴,为了完成组织任务,一次次深入龙潭虎穴;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的楷模赵辉楼,从不计较生活待遇,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以一个普通干部的思想对待个人。这些是红色资源体现纪律修养的冰山一角,而无数革命英雄用血与火铸就的红色资源,演绎着更为丰富的、严守党规党纪的党性教育内涵。

二、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不够,未形成课程体系

一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能够开发利用的红色教学点不多,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不够。相对于近几年平山县西柏坡、邢台县前南峪、河南红旗渠等地,宁晋县红色资源现场教学点较少,目前仅有宁晋县烈士陵园、宁晋县委党校“四史”教育展馆、黄儿营新时代教育实践基地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开展现场教学。

二是目前,宁晋县已开发利用的红色资源数量较少,分布较散,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专题和课程体系。近年来,宁晋县委党校在把有影响力的本土红色资源引入党性教育课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已有的红色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和理论研究,更缺乏针对性的专题设计,没有形成系统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在针对不同学员的精品课程研发、党课教材编写等方面亟待加强。离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二)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的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当前,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主要依靠党校教师和红色资源讲解员。一方面,党校教师对本地红色资源缺乏系统性地研究和了解,在党性教育授课中难以将红色资源有效地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很多基层红色资源场馆由于资金不足,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的红色资源研究和讲解人才。由于经费不足等因素,红色资源讲解员缺乏系统地培训和及时地知识更新。在工作实际中,党校教师与红色资源场馆讲解员缺乏有效地沟通和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人才匮乏是目前影响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目前,红色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对党员干部尤其对亟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的年轻党员缺乏吸引力。

当前红色资源教学中主要采用走马观花式的现场教学点参观、讲解加课堂理论教学,在教师讲、学员听的过程中,互动比较少,难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红色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祭扫烈士、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遗址遗迹等,没有开发出更具生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感的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深度研讨等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简单化、程式化的教育方式不能对红色教育内涵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升华,致使党员干部共鸣度和认同感不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三、红色资源引入党性教育课堂的对策

(一)高效运用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课程化

党性教育课堂中高效运用本土红色资源是发挥其功能的根本途径。[4]加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为红色资源进课堂提供理论基础。县级党校教师要加强同党史研究室、档案馆、红色资源场馆等相关专业人员联系,通过科研课题、理论研讨的形式深入挖掘宁晋县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和教育价值。

同时,要对本土红色资源进行综合考察,研究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培训中的利用方式和过程,针对适合做体验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各类红色资源进行认真比对、分析,开发现场教学点并提炼教学主题、教学重点和教学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将零散的现场教学点组织为教学专题,教学专题包括历史专题和人物专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党性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如,红色人物专题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各点确定不同的主题,宁晋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以早期革命者艰辛的奋斗历程入手,突出“理想信念”主题;“张伟业”烈士墓从烈士角度入手,突出“英勇斗争”主题;宁晋县烈士陵园以革命先烈保卫宁晋的革命事迹为切入点,突出“对党忠诚”主题。在具体的红色教学中,讲历史要突出总结经验教训,讲人物重在突出精神风范。同时,两者要紧密结合,要以党的理论为主线,注重用红色革命事例和红色故事进行生动地诠释,运用本土红色资源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内生动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

(二)整合人力资源,促进红色资源的深度运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红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红色人才服务环境。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红色人才是关键。在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中,党校教师是中坚力量,红色资源场馆讲解员是又一主体,讲解员要按照党性教育的侧重点为学员进行现场讲解,而党校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得点评和启发教学,只有两者的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提高党性教育的效果。

一方面,要优化师资力量,建立“红色师资库”。整合党史办、党校、文联、政协文史委等部门在红色资源方面的人才,并邀请当地的革命前辈、红后代、乡贤等相关人员,建立“红色师资库”,根据红色人才的年龄特点、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等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构建起“老、中、青”相结合的红色师资队伍[5]。另一方面,要依托党史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加强对红色资源场馆研究和宣教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导其学习钻研本地红色资源历史脉络和深刻内涵,提高讲解水平。同时,出台专门政策,引入激励机制,优化红色场馆专业人才服务环境。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党性教育效果

在课程设计中,要综合运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党性教育效果,使红色文化入心入脑。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党性教育课程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学员不同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红色资源引入课堂,优化组合红色教学内容,把党性教育课堂打造成一个开放式、探究型课堂。如,课堂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把宁晋县的红色资源转变为教学内容;参观教学法通过现场祭奠、实地观察、调查研究等形式深化学员对红色资源的理性认知;现场体验法通过重温红色历史、体验红色生活,让学员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座谈讨论法围绕红色资源某一方面问题进行研讨,提高学员对红色资源的认知水平;微党课围绕小的红色事例或实践进行阐述,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二是,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但有利于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也符合现代人学习和阅读习惯。通过QQ、微信、网站、钉钉、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播放红色故事短视频、微党课等,方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

猜你喜欢

党性党校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党员干部新书架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