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非遗保护中心如何做好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1-11-27刘鹏
刘鹏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山西 吕梁 032100)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文化古国,有着数量繁多,形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不具备经济效益属性,正逐步从人们的视野中慢慢淡化。基于此,我国在各个地方积极设立了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探寻、走访、申报、扶持、保护的方式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5.传统体育和游艺;
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与生活中,通过某种艺术形式表述对生命、自然上的敬畏或是由婚配、民间习俗、节日而产生的情感表达。它满足了当时的人们生活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三个方面,有着重要的“礼乐”作用[1]。它强调了以人作为技艺的核心传承方式,根据传承人的经验与精神状态来将其重现。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并不具备优秀的商品属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人们的精神空间被严重压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么是得不到相应的关注,要么就是被过度地包装成了变相的商品道具,致使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走向消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
当将“保护”一词用于非遗时,说明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存在一定脆弱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它的产生到传承延续,见证了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一段非常时期,若是在岁月长河中受到商品化的打击而直至消亡。不管是对于它的诞生民族与区域,还是其他地域,都无异于一种文化损失。现实化信息化的冲击不断蚕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当一种文化作为一个像稀有动物一样的项目被装进保护的温室中,来供后人考察观看回味时,也许意味着是对它消亡的一种凭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以人作为文化传承载体,但若是一项非遗没法让后人自觉地传承,而是需要借助社会外力来进行记录留存时,我们就会失去对这段文化的直观了解,失去文化的传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被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不仅仅是因为它“好看”,它记录了在某一历史时期该地区、该民族的一种社会风气、哲学观念和精神状态,带有着一脉传承的人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最大限度地保留着该民族、该地区的文化原态。为我们对其开展历史性质的活动探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可靠信息。是因为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还包含着无形的文化价值[2]。借由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表达传递了该文化传承一脉的特有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蕴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当仅仅保留它的“形”,还要从它的文化源头和内涵开始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保护不仅仅在于简单留存,更重要的是在于传承,要体现民间性而轻于官方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客观难题与解决措施
(一)受商品化的冲击,公众很难形成非遗的保护意识
由上文提到,市场商品化的冲击造成人们精神领域极度匮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漠视态度,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困难而消亡。在评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只注重衡量它的经济价值,不注重它的文化价值,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它应有的关注度,社会公众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显然还不够高。而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漠视态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老龄化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者”作为活态的传承载体,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的社会现状是,年轻人不愿意作为次代传承者继承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随之老一辈的传承者年老体衰、后继无人,就造成了传承受阻的现象,很多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因为找不到传承的后继者而失传消亡。根据基层单位文化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一批、第二批乃至第三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的年龄分布均为50 岁以上,而其中60 岁高龄以上的甚至占总传承人数的70%。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薪酬高、且相对稳定的其他行业工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者没法靠着技艺维持生计,最终迫于生活压力转行,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群体数量不占优势而且负向的流动性大的原因,因而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常困难的现实状况[3]。
解决措施:当地的基层的非遗保护中心,首先要根据当地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程度,由主要到次要地按照濒危程度的高低顺序,安排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公众媒体,宣传号召公众关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借由媒体教化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以达到提高人们重视文化传承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针对濒危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应的政策,申请地方政府补助为其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金,对收入来源偏低或是无收入来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政府资助补贴的方式来激励其将技艺传承下去的积极性[4]。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媒体渠道,认定濒临失传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文化推广宣传,而后可以通过社会渠道,公开招募有天赋有意愿成为非遗技艺传承的年轻人,作为新生代的非遗的传承者将其传承下去,以非遗保护中心、传承人、地方民众三种力量的互相配合,共同帮助非遗传承下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材料稀有,制作过程复杂造成的保护困难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是生产制作工艺品的技艺,由于多数采用的是古法工序,需要的物质对种类、材质的需求十分苛刻,以至于同样的材质在现今很难找到。如海南的黎族纺锦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但是由于黎锦的制作需要黎族地区多年生的棉花,而今只有少量零星分布,这就导致了黎锦的传承受到了材料的制约。再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小源元书纸的制作技艺,由于采用古法工序,只使用富阳竹制作,从竹子到成品纸一共需要大大小小35 道工序,现今富阳竹的存量不满足小源元书纸的材料需求,而改用其他竹子就会对书纸的制作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在实地走访了解中还发现还有部分文化传承属于保密性质,只在直系嫡系的血缘关系中传承,更是给非遗的传承保护带来现实难题。
解决措施:针对这类由非遗自身的苛刻性造成的传承困难原因,要根据非遗的保护机制结合实际问题具体开展。首先对于传承技艺不具有保密禁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要明确技术传承手段,将古法的制作工艺、流程、选料通过咨询相关的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方式,用口头转录的方式进行记录留存,并登记保存到文化馆的档案室中,以供后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复原工作。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尝试寻找工业合成材料代替古法选料。也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为几类制造工艺在古法选料的生长地环境相近的非遗项目,专门设立供给原料的种植区域,来帮助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法工序传承下去。而对于有保密禁制的非遗传承,应当尊重个体差异,以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此类项目进行文化传承。
(三)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商业包装问题
经过了解得知,部分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功利性太强,而对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解读流于表面,以至于非遗的留存、申报、保护环节都是作为招商引资的利益驱动。将申遗项目变为用于宣传地方旅游和增值地方经济的广告噱头。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将非遗商品化、包装化非但起不到对非遗的保护作用,反而会加剧民众对非遗的漠视程度。甚至时有商家在地方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中,借着非遗的幌子漫天要价出售劣质工艺品,极大地降低了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任度。
解决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注重非遗传承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时,需要保留部分民俗活动空间与人文环境保护空间。对濒危的非遗需要根据它的产地形成时期的物质条件与环境条件进行实体保护,用以保护非遗的原生性与生产性。对于已经失去生存环境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及时实施文物抢救,或者载体转化,以口头录音、笔录、图像记录等方式对其进行数据资料汇编。同时要打击不法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旗号谋取私利的不法商家,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市场。可以通过生产性保护,鼓励一些生产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古法工序进行加工生产销售,如苏杭油伞、浙江湖笔等,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于已经在市场环境中投入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其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各地方的非遗保护中心要帮助项目进行宣传和扶持。
(四)由于原生地存在环境被破坏造成的传承保护困难
还有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统的民族节日,或是大型庆典的形式体现的节日民俗。如四川的羌年,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 天,有的村寨要持续到十月初十。羌年,是集祭祀、歌唱、舞蹈、技巧表演、知识传授、服饰、羌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在神山、祭坛等祭祀场地遭到破坏后,失去了它的依托社会环境与空间环境,逐渐地被年轻人所淡忘,从而成为了急需保护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决措施:以四川省对羌年的保护措施为参考,针对此种由原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要深入实地进行探访。对地方民俗节日的多名举办者、主持者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资助,以保障其生活,从而专心投入到节日庆典文化传承中去。而后针对被破坏的祭祀场所,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复原,利用传承人在当地民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年轻人学习庆典文化,最后修建能够符合当地文化的博物馆和活态展示的文化平台。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修复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外,还要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宣传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营造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意义。各地的非遗保护中心要通过保护非遗的原生地环境、扩充宣传途径、扶持鼓励非遗文化传承人、投入生产性保护以及对濒危非遗项目进行抢救留存等工作,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丰富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