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11-27黄贺美李嘉彬彭锐明

山西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职评价学校

黄贺美 李嘉彬 彭锐明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2016年,教育部颁布《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明确规定,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根据自身所从事教学的专业特点,每5年去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实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201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从涉农高职院校着手,从师资管理及教学评价方面出发,以广东省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分析。

一、广东省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调查情况

课题组从学校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顶层设计、支持力度、管理措施、评价机制以及教师对学校现行的下企业锻炼管理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

(一)教师下企业锻炼体制机制方面的支持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对教师实践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待遇兑现说明,明确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内容包括了: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企业或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参与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明确了教师下企业锻炼时间,下企业锻炼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等。

(二)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管理现状

课题组采用访谈的方式,得知目前高校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管理主要采用“三方管理”方式,申请前学校的管理;教师下企业锻炼之后,主要是由所在部门及所在企业对该教师进行管理,学校职能部门对有关教师做不定时抽查。

(三)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机制

针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目前高校采用的方式多为“三方评价”的方式,如教师所在部门、企业、学校职能部门,按照一定比例得出评价分数。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比较多的学校对教师评价是“真空地带”,纯粹是应付“教师5年下企业锻炼不少于6个月”的要求,至于教师是否真到企业锻炼、锻炼的效果、锻炼期间的表现等,监管力度是跟不上。在调查中统计得知,54%的教师认为学校目前的评价机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的机制不合理,评价的方式有待改善等。

(四)教师对下企业锻炼的看法

在访谈中,超过九成的教师认为下企业锻炼就是走走形式,应付学校的要求,企业不重视,学校监管不到位,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如何不重要,只要满足锻炼时长便可;校企合作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对教师到企业锻炼存在误解,有些企业暂时无法认识到教师企业锻炼能促进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师下企业锻炼在教师的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有要求,但是更多是形式化的考核而已,超过八成的教师在调查中表示知晓下企业锻炼的指标要求,但难以落地考核。

(五)企业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看法

课题组针对所在学校的对口扶贫村、部分校企合作企业、涉农学生实践基地进行了调查。在调研中,有关锻炼单位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不是很了解,超过六成的企业表示听说过,对口涉农基地了解率偏低;对于教师下企业锻炼需要与企业签订合同一事,七成多的单位表示不清楚;在调查中,企业特别是涉农基地希望学校与企业能达到双赢的局面,希望老师能输送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育单位人员,提高员工理论水平,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同时,企业希望教师到企业锻炼能有时效性,体现在最好能脱产,至少是半脱产,这有利于企业与教师双方相互学习成长,而涉农基地更是希望在生产季节时教师能集中到基地指导生产实践;95%的企业认为教师理论水平高,自觉性强,能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但真正做到像企业员工一样,将精力放在企业锻炼上极少,特别是年轻教师,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差;最后是企业希望国家在政策方面能对企业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共同做好教师下企业锻炼工作。

二、广东省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对策研究

(一)思想上重视教师下企业锻炼工作

学校、企业和教师个人要认识到教师下企业锻炼有利于产教研深度融合,在顶层设计上要支持教师下企业锻炼,及时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指导、管理、评价和督促措施,用好教学评价手段,引导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下企业锻炼工作;企业要从国家政策、学校宣传中了解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必要性,跟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思想上、实际行动上支持教师下企业锻炼;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下企业锻炼,自觉主动到企业学习技术,扬长补短,从企业行业学习先进技术,一方面为企业输送高水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教导前沿技术知识。

(二)改善教师下企业锻炼安排

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涉农教师一般的实践基地更多是农村、农场等与本专业相关的涉农基地,而农业的生产一般是有季节性要求的,偶尔有突发性时期要求。以某学院茶艺专业为例,农村的茶业生产、制作、加工是有其特定时间的,如果学校事先没有考虑到农业的季节性问题,教师的下企业锻炼均安排在寒暑假,那可能就与锻炼基地的时间需求有出入,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上,对于不同的专业可以考虑不同的教学任务安排,甚至通过下企业锻炼基地的申报、锻炼内容等折算教师的授课课时,对于下企业锻炼需求大(企业需要教师输送技术)的,适当减少教师的在校授课课时,或者不同学期做不同课时调整,支持教师下企业锻炼。

(三)加强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管理

学校在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管理上要做适当的调整。要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制定不同的管理、选派方案,特别是涉农教师。在教师的个人专业化发展,如绩效业绩、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评先评优上融合教师下企业锻炼指标,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导向,落到实际,切实加强管理,而不是流于形式,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奖优惩劣。探索教师实际带项目到企业锻炼,在锻炼中企业切实取得效果,作为教师考核管理的一个主要指标,增强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发展。

(四)完善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

教师下企业锻炼应尽可能量化。一方面,学校要在教学安排上支持教师下企业锻炼,在薪酬上给予教师适当的补贴,在考核机制上对教师进行公平的评价;另一方面,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入融合,学校与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企业工作站”,与企业技术人员实行双岗互聘,互培互聘,共同培育人才,教师带着任务进企业,企业人员参与课题研究及学术交流,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三、结语

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之一。教师应尽快熟悉企业行业最前沿技术,发现当下教学内容与现实技术的差距,及时掌握对应工种对岗位的技术、理论、能力要求;企业要摒弃教师到企业锻炼是添乱的心理,充分利用教师理论水平高特点,发挥教师作用,以点带面,提高企业员工理论水平;学校在教师下企业锻炼顶层设计、实践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要切实把关,提高教师下企业锻炼实效性。

猜你喜欢

高职评价学校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