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能训练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建设研究
2021-11-27马磊
马 磊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130)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体育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契机。体育学科对于学生们体魄的强健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如何在体育学科领域进行全面转型与改革,成为当前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体能之间存在着较为基础的连带性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对于学生们的体能有一个正确的且又明晰地认识,在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将会更胜一筹。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特征和承受能力进行锻炼活动的安排,应该是未来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点课题任务。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和现状,本文对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一、体能的内涵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体质健康测试评价制度就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这一制度的依据就是苏联《劳工制》,在2002年的时候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之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逐渐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和高校中展开了实施和应用[1]。2007年,在逐步调研完善的基础之上,《国家学生健康体质标准》正式颁布出台。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能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就是都用数据去评定学生个体的体质情况和健康情况,用数据来说明问题,但是他们之间也具有一点的区别,那就是体能测试会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身体素质提出差异性的、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和干预方案,体质健康标准却只能是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和问题,但是在解决方案和对策的提出方面却存着较大的欠缺性。
从内涵上看,体能主要是指人们具有的完成体力活动能力的各项身体要素,在一般的情况下,根据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分为健康体能和竞技性体能[2]。健康体能管理系统简称为HEMS,即通过管理会员信息、收集分析测试结果、制定差异性的运动方案数据库等方式,将数据的初步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导出功能等集为一体而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这一个软件系统的基本数据来源也是通过调研获得的,数据分析的方式也是采用智能型的方法,这也就确保了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严肃性。
二、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构建的落脚点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3]。只有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提升,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也是通过自己身体的状况来衡量体育课程是否有效。目前,在很多高校中,一部分大学生对开设体育课程依然存在误区,他们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兴趣,所以致使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存在较多问题。比如,通常教师在体育课会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训练过程比较枯燥也比较辛苦,对学生体力消耗也很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能训练比较排斥。学生对体能训练不感兴趣,就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理念,更不会主动弘扬体育精神[4]。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格外重要了。一方面,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要切实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贯彻落实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应该尽可能多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体育项目,让大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提升学习体育的兴趣。
三、当前体育教学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新颖性
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新颖性,难以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体育教程》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基础。通常而言,大学体育教师都会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一直以来,传统的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部分。开展田径运动时,教师通常会采取学生集合、热身、锻炼的运动模式;球类运动以篮球、排球和足球为主,课堂内容包括老师动作示范和讲解,学生自主练习等。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意识已经形成,想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开展体育锻炼。所以,在大学体育课堂中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但不会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反而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体育课堂缺少互动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自然不会太高。
(二)教学过程不够优化,课堂效率不高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在形式上、课程内容上都存在明显的不同。作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学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并不进行备课准备,导致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比较随意。这样的上课模式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很多体育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己训练,所以体育课也就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有的学生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长此以往,学生根本不会在体育课堂学到任何知识,身体素质也不会有任何提升。
(三)忽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引导
每个人的身体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落实在大学生身上也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体育项目而言,不同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训练程度也是存在明显区别的。但是,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很多课程的设置依然沿用一个班或者多个班同上一种体育训练课的模式,对于学生们的个性差异缺乏积极的引导,导致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的提升产生相反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在跑步方面比较有天赋,在长跑项目上耐力较强,所以对于跑步所需要的技巧可以很快地掌握。但是有的学生由于不善于奔跑,导致对于长跑的接受能力较差。这些情况在现实高校体育教学中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并没有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造成体育课程设置的千篇一律。
(四)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为新时代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推手,助力教育育人价值的发挥”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全新观念。然而,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希望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四、基于学生体能训练的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构建对策
(一)对教学方法进行升级,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的灵活性
要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的双向提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升级和创新。一是,对教学方法的升级和改造,提高体育课程的活跃性,通过灵活的体育训练方式,将大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课程训练当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才有提升的可能。二是,尽可能多的选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比如利用情境教学法,将体育课程转变为一个具有情节和环境,让学生通过进入情境而融入真实体育锻炼当中。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课程安排,在互联网上收集一些与课程锻炼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通过更为直观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可以提高体能的膳食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食物、运动和体能之间微妙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能训练的欲望。另外,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合理化教学。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比如,篮球组、足球组或者健美操组等等。根据不同运动的特点和技术要领,在小组内部开展学习和交流。这样的学习模式一方面考虑了学生的真实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体育教学体系建设,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建立健全体育教学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完善和优化,促使体育教学流程更加顺畅,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进而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是,完善教学方案。通过组织高校体育调研,将体育教师的想法和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进行有机融合,进而形成一套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师依照该教学方案组织实际教学活动,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不断对教案进行完善和优化,使得教学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重视体育课程的评价。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关键目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要让学生主动的、自发参与到体能锻炼中来,而不是单纯的未来完成体育课程的阶段性评价。所以,要求高校在构建体育教学体系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开展体育课程评价,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和重视。
(三)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学内容的设置。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合理设置训练内容,保证不同学生既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又不会对学生造成身体负担;第二,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通常,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将选择体育课程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能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例如,男生一般对足球、篮球等竞争性比较强的运动感兴趣,而女生通常会选择健美操、太极拳等竞争较弱或者较为平缓的体育课程。只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才能达到体能锻炼的目标;第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引路人”的作用。学生在选择体育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比如,有的学生耐力比较强,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推荐学生进行足球项目的学习;对于爆发力比较足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建议学生开展田径项目的锻炼。
(四)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国家、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一方面,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知名的体育健将,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解和宣传,给予学生以鼓励和支持,通过对耐力和体力的磨练,培养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在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观念,为日后步入社会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