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剧目创作生产、演出运营中舞美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以国家大剧院舞美统筹岗位为例
2021-11-27袁天虹
袁天虹
(国家大剧院,北京 100031)
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文化建设事业大力推进,近年来,各地剧场和文艺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国内外舞台作品的展演变得更加普及,优秀的文艺演出活动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技术团队作为演出项目的主力军之一,在制作、排演阶段对艺术创作的落实程度、呈现品质起到决定性作用。且本行业有因戏制宜的独特性,大量工程设备、机械结构的技术性,多专业、多工种、多人员交叉配合的综合性,如何实现高标准、体系化的舞台管理,是一部剧目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并成为行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国家大剧院,拥有高规格、高强度制作经验的剧目制作系统,并已成功运行了10年。在该系统中,以项目制形式,为每个项目确定舞美统筹人员,作为舞美分支项目人,负责项目管理和舞美各专业协调统筹工作。本文以国家大剧院舞美统筹岗位为主要讨论对象,从实用角度出发,浅谈岗位定位、梳理在项目发展过程中该岗位的工作重点内容,并总结了舞美统筹对舞台技术工作组织、对演出项目落实的有效支持。希望为同行在演出运营的组织方面提供参考。
2 关于舞美统筹岗位
舞美统筹这个称呼,在演出行业里并不常见。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工作中,它常与执行制作人、舞台监督或舞台技术总监的工作内容交叠。劳伦斯·斯特恩所著的《舞台管理》中,也提出了以上岗位工作内容混淆的问题。[1]当然,剧团的工作架构完全可以根据项目本身情况而定,如在体量较小的演出团队中,一人可以身兼多职,既节省经济成本,又节省沟通成本,何乐而不为。此处我们不多论述“舞美统筹”岗位具体的名字,还是着眼于它实质的工作内容,即:对舞台“专业技术”的项目管理。
在专业技术方面,对上游,舞美统筹与总制作人、舞台监督、管理层密切沟通;对下游,舞美统筹与8个舞台美术专业(布景、灯光、音响、多媒体、道具、服装、化装、剧场)紧密合作。在后疫情时代,有了“云演艺”这样的新演出形式,摄制类专业也在逐步成为我们紧密的合作伙伴。
而项目管理,主要目标是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即从整体项目考虑,把控预算、周期进度、资源计划、工作量等,有效控制规模,处理专业与整体进度之间的关系,加强项目计划性、协同性,着重关注项目中的技术难点,实现复杂项目的系统思维目标管理和动态控制。[2]
这看起来很复杂的工作目标其实并不复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一书中,将指挥与演奏者的关系比作项目经理与项目团队的关系。[3]笔者认为用此来比喻舞美统筹与舞台技术专业的关系也十分恰当——指挥并不需要精通每一种乐器,但应充分了解每类乐器的性能,掌握“音乐的韵律与美感”。而舞美统筹就是要把握项目的节奏、有效控制进展,将个性化的艺术创作纳入更稳定、有序的体系之内,从而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保障舞台演出质量,二是保障演出项目顺利进展。
3 工作内容
舞美统筹在项目中的工作职责与功能。
3.1 阶段一:创作阶段
主要听取创作团队的艺术成果汇报,理解作品主旨、创作目标,并从舞台技术角度思考如何最大程度落实、呈现创作团队意图。在此阶段,舞美统筹可邀请舞台技术各专业,对设计方案进行可实施性评估;广泛听取技术落地意见,论证项目方向、风险点、难点;制定工作计划,考虑人员、物料、时间、场地、行政程序、工作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预判并采取降低制作和排演风险的措施。
3.2 阶段二:编制预算、舞台工作策划、制作阶段
3.2.1 制作初期
了解舞台各专业与创作团队对接过程,跟进设计意图,确保各专业切实落实艺术效果转化技术方案的每个细节。确保技术数据可靠、可实现、效果佳。
3.2.2 制作中期
有制作需求的专业,如布景、道具、服装、化装须严格按照生产阶段进行监制审查;设备依赖度高的专业,如灯光、多媒体、音响,应梳理现有设备资源,对特殊设备考虑租赁或购买,跟进设备落实进度。
3.2.3 时间交叉
在此阶段,设计方案、技术对接、行政文件、制作工作启动的关键时间点,有前后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计划。注意交叉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3.2.4 舞台工作计划
策划原因:舞台工作的业态,即剧场有限的物理空间,伴随着尽早完成装台任务的愿景。处理巨大的舞台物料与精细复杂的设备所产生的工作量是非常耗时的,需避免专业间因互相占用时间、空间资源所导致的效率低下,或因施工顺序错误,导致的返工、等待和资源浪费。舞美统筹应细致、周密地将各专业的单线、交叉工作安排好。
策划目标:在书面上演练工作方案,统一抓手,集中规划,密切配合。在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仔细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判断技术风险点;周密计划每一单个专业工作流程,并从中得出多专业重叠工作的落实计划。
策划时间:策划内容与预算编制密切对应,两者应同时完成。策划是基于整体技术方案,对整场演出和整个后台空间在时间、物料需求、工作安排等方面通盘筹划。每个详细计划将对应到每项具体费用上。
实施方法:按照排演日程,分专业、时间、地点,明确各阶段舞台工作情况,并邀请上下游负责人对此进行充分讨论,得出一个完善、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此部分工作是舞美统筹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保障后续舞台工作顺利进展的重要前提。
3.3 阶段三:装台、交台与技术合成阶段
3.3.1 装台
舞台工作策划中,此部分工作计划已明确。在此阶段,除非出现临时情况,按计划推进即可。此时,舞美统筹着重关注工作是否按照计划顺利实施;若出现问题,现场即沟通解决。
3.3.2 交台
所有专业完成安装,运转无误。正式将舞台调度交由舞台监督主导。
3.3.3 技术合成
由舞台监督统一调度,舞台各专业配合,确保舞台切换安全、顺畅。
3.4 阶段四:舞台排练
此时,舞台空间已准备好,舞美各元素已到位,等待创作团队进入空间,加入演员、乐队等其他元素,进入合成阶段。
3.4.1 以导演为主,协同设计师调整
此部分的舞台技术调整主要在于视觉、听觉。
视觉方面如布景、灯光、视频三者的整体效果与切换衔接;三者组成的景别之契合度、强弱节奏、层次关系;特效实施情况;演员着服装、化装进入场景后画面整体效果。
在听觉方面平衡强弱声音、自然声或电子声。如大型交响乐队整体演奏、乐器独奏、民乐、合唱、主角独奏、播放的音效等。
3.4.2 以舞台监督为主,协助演员使用舞台部件
演员是真正处于舞美场景中使用它的人。在表演时,演员需要全身心投入在人物情感中,关注语句、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的表达。而他们对舞美元素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表演的现场发挥。例如,布景组件因本身的物理性质,偶尔会有粉尘、尖锐结构暴露、平台需在演出中移动等问题;或者因直面强光,演员无法看清舞台上的情况之类的问题。舞台技术工作者须重视演员反馈关于舞美元素的问题,首先保证演职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考虑在不影响整体舞美效果的情况下,尽力确保演员的工作感受。
3.5 阶段五:演出阶段
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在前面阶段落实完成,演出即按计划实施。
演出前,仔细检查布景、道具,以及遮蔽系统与吊装景情况。确认相关设备运转无误,所有物料到位,所有负责切换景的舞台技工到位,演员穿服装、化装情况等。
演出中,密切关注舞台状况、切换情况、所有专业配合情况。
3.6 阶段六:资料整理、结算、总结
在演出结束后,要根据项目进展与最终上演情况整理项目资料,包含但不限于:效果图、技术分解图、制作分解图、装撤台情况、项目进展情况、难点及风险点评估与实施情况、资源使用量与对应费用、本轮未尽事宜等。详细地记录和留存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供后续复排工作优化提升。
4 人才要求
舞台管理涉及多工种,多专业的综合配合。舞美统筹在此管理岗位中,应具备以下几项技能与特质。
第一,应充分理解剧场艺术、演出艺术。如对导演、演员职责的理解;对不同剧种的存在形式、呈现方式、其背后的美学逻辑、社会人文意义等具有鉴赏与理解能力。
第二,要非常熟悉演出中舞台搭建、制作材料特性。了解灯光、音响、特效、机械等专业技术,并熟知成本控制、安全措施等;充分理解并把控创意团队的理念在实际呈现时的技术转化情况。
第三,应具备良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者思维。 “舞台演出是由多个部门与众多人进行合作的一次艺术活动,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联络与协调。”[4]舞台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者思维,做到纵观并接受所有专业的信息,才能综合考虑、控制成本、控制多专业,随着时间线不断地调整计划、实施与控制措施。
5 结语
舞美统筹在舞台技术方面的管理是对内的,对外则负责了所有对舞台技术方面的需求与协调。在大体量的院团中,舞美统筹能够基于技术做到协调各方、解决障碍,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机动应对突发情况,更好地把控流程中的重要节点,保证项目与演出顺利有序进行。
舞台管理者应深知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制作团队应深知管理结构与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主创团队应深知舞台执行团队对实际呈现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舞美统筹岗位工作的梳理与总结,希望使导演、设计师、制作人团队、舞台技术团队,以及剧场运营团队对在舞台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有进一步了解。
在文艺演出的形式、内容以及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舞台管理者将根据这些变化不断地进步与创新,整合、完善工作模式,用高质量、现代化的舞台管理为文艺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