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花卉产业,促进涉农高校新农人培养

2021-11-27梁琪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农花卉农业

梁琪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农业发展,并表达了自己对涉农高校的殷切期望,这也为当前如何培养新农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全新的方向。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使农业人才更加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适应时代发展规律。根据花卉产业的具体发展实施农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更加关注这一点,在培育新农人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强化其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扎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出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化需求。

1 新农科与新农人内涵探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也不再停留于过去的手工作业模式,而是过渡为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并更加重视环境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通过新政策的出台,农业方面也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发展理念,农业格局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业态[1]。另外,社会矛盾也出现了转变,这需要涉农高校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聚焦花卉产业,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使乡村振兴得到更加充足的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人民得到充足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所以,涉农高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机遇。当前,人才供给与农业发展需求不符,再加上新学科的开发力度不足,学生缺乏人文创新精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涉农高校亟需开展内生性变革[2]。进入新世纪之后,新农科成了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国家规划了新农科建设之路,并结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加强了新农科建设的部署。涉农高校要进一步分析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相关方面的改革,使教育更加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新农人这一概念出现得更早一些,新农人有别于传统农业从业者,他们属于一个新兴群体。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他们为其注入了新的经营发展活力,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分析了新农人的互联网基因,指出新农人必须要具备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的相关技能服务于三农领域[3]。有些学者指出这一新农人概念偏于宽泛,没有清晰地界定新农人的群体特征。这些学者认为,新农人应当坚持生态农业理念,结合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农业价值,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这些对新农人的定义聚焦了当前社会对新农人的要求与责任,并分析其特征。笔者结合新农科的建设,根据人才培养角度分析,认为应当将新农人定义为具备创新思维、专业知识技能及互联网思维的农业工作者,另外,也是指拥有实践技能、具有复合应用型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善于创新,拥有技术,能够极大地助力于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4]。

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树立保护生态的理念,实施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新目标,打造良好的场地环境,创造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花卉产业属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产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对于调整我国当前农业结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断发展花卉产业,可以使农民达到增收的目的。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社会繁荣、生活富裕的目标,可以从花卉产业的发展就可看出其区域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各地区在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比如种植猕猴桃、苹果等果树类经济作物。花卉也是一种特色产业,它可以提升种植区域的经济效益,形成特色花卉产业基地,同时提高新农人的经济收入,创造出社会效益[5]。我国各地区在不断增加花卉种植方面的基础设施,使花卉产业发挥自身的自然优势。比如,我国陕西省构建了陕北草坪墓地、关中盆花墓地、陕南盆景基地的花卉种植格局。我校2018 年建成江苏省现代农业(花卉)产业技术体系苏州推广示范基地,收集并繁育各地的特色花卉,进行种植,并不断优化生产布局,逐渐突出的区域特色,种植了一部分野生花卉资源,花卉种类多达3500多种。

3 融合发展培育新农人的具体措施

高校要结合多方面的力量,聚焦花卉产业,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农合作,将此作为落脚点,成立相关工作的小组,由其担任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小组成员包含农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及专业教师等等,形成具有科学性的课程体系,使各方的利益得以平衡。另外,也要关注人才培养联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充分结合行业需求、企业利益诉求、高校育人使命开展新农人培养。

3.1 优化教学结构

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事物整体功能所发挥的效果,新农科是高等农业教育变革的产物,在系统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实践教学层面标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推动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只有各种因素实现糅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形成教学合力,从全方位培养既具有创新能力,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使其为新时代的农业建设做出贡献。在构建花卉相关课程的体系时,可由成立的小组一起开发课程。第一,应当遵循“大学科”建设理念,设置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增强新农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打破各方面的局限,培养专业的花卉产业人才。要设置花卉产业相关的人文通识课,引导学生认识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并真正热爱这一行业。第二,应当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培养新农人强烈的生态自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展农村现代化建设。第三,应当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包含实践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由于花卉相关课程的专业实践性比较强,所以会判断和操作才是最终目的。第四,应当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发挥当地花卉企业的积极作用,以此来带动学生拥有互联网思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花卉产业流通、生产、经营方面不断挖掘新的思路。另外,也要根据产业的发展情况构建精品课程,编制与花卉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相关的教材,比如,丽水学院根据当前的新农人培育要求,编制了花卉课程相关的课程体系及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其中有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创新创业认知训练等几大实训课程,并涵括了拓展课程、核心课程、通识课程等几大板块,设置了创业案例、创业管理、农产品管理等课程,科学地打造了融合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的课程体系。

3.2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花卉产业新农人最重要的是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只有师资队伍强大,才能培养出努力投身农村建设,并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双师型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且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当前,存在着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而花卉行业发展却存在用工荒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新农人培养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花卉栽培方面,教师必须要具有花卉企业管理能力,并具备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能够胜任花卉生产指导以及相关方面综合实训的教学重任。让花卉企业的精英人才走进涉农高校,为学生讲述、传授花卉培植技能,实施校园与花卉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培养的机制,通过多方面的合作,让教师也能够进花卉种植基地,了解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花卉企业高管也可以为学生实地提供实践指导,这样的教育更接地气,也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出来的新农人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不断优化校企职称制度,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取得良好的待遇,同时让花卉企业及地区政府参与人才的培养和产业的孵化,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腾飞共同努力。

3.3 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重点目标

在花卉产业教学方面,教师要根据生的学习水平选择有价值的教学项目,对学生开展基础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避免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在振兴乡村产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涉农高校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培养新农人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要了解当前的花卉产业人才需求,将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打造高素质且热爱花卉产业的人才队伍。高校要把兴农作为自身的重任,竭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涉农高校要寻求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构建具有实用性的校地合作模式,共同实现协同育人。高校也可以针对花卉专业的具体发展需求开设相关培训班,组织当地的种植大户与创业青年,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每年开展一次培训,培训要具有连贯性。选择优秀学员连续参与,确保学员参与培训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花卉种植。定期进行技术答疑,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帮助他们将实际生产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实地解决。促进当地乡村振兴。高校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在花卉相关课程教学中,聘请具有高职称,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另外,也可根据花卉产业发展需求邀请行业精英、土专家参与教学,大大丰富教育资源,让农业人才能够切实掌握技能。

3.4 形成企业顶岗实习及生产性实训联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涉农高校可以与花卉企业合作,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结合花卉产业的重点内容,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加强与花卉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推进学训结合的教育模式,并形成企业顶岗实习及生产性实训联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也要开设花卉温室大棚、花卉实训室、花艺环境施工基地,强化学生的生产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这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在培养新农人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实践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员视野及思维的拓展,通过课堂学习强化学生的理论功底。第二,正确地制定办学方案,在双创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与学习需求,寻找本地的农业示范基地,让学生能够到基地观摩学习,开阔视野。第三,举办与花卉产业相关的创意大赛,增强学生品牌意识及实战能力,使其拥有创新创业意识。探索花卉农产品的营销策略,加强发花卉农产品附加值,让花卉农产品能够拥有自身的品牌特色,体现新农人的创业能力及时代风采。

3.5 构建优质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要不断探索与当前花卉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正确地制定办学方案,准确的实时定位,合理规划服务基点,精准地开展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可以开设花卉产业高级研修班,更加专业地培养花卉产业人才队伍。关注人才培养,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让新农人不仅精通花卉方面的新技术,而且善于管理经营。重视与社会其他力量的合作,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专业的工作体系与资源架构。在教育过程中,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发挥其先锋效应,让优秀学生能够带动其他学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要关注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育,丰富教学模式。结合线上教学,灵活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层次,增强其为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为其打造高品质的人才队伍提供足够的智慧支撑。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将应用型、地方性作为办学方向,立足本地花卉市场发展需求,并向全国各地辐射,助力乡村振兴,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培训。另外,学校也可以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民大学等各种服务于新农人培养的平台,借助教学、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聚焦花卉产业,强化跟踪服务、培养储备、搭建平台、产教融合等教育模式,以此来培养精通花卉种植技术、热爱农业、善于经营的农业人才,并能够有效带动花卉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卉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涉农高校花卉相关课程教育中,要不断挖掘地区政府及花卉企业的力量,形成多方面的协同育人体系,使涉农高校可以培养出能切实推动花卉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当前已有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新农人的培养,因此,要不断寻求新的培养模式,实现新农科教育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新农花卉农业
李鱓·花卉十二开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