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歌曲《天路》的艺术特色

2021-11-27屈潇萌

黄河之声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天路青藏铁路首歌曲

屈潇萌

一、词曲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了解一首歌曲,首先要了解产生这首歌曲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发展之下,有着怎样的民俗、生活特点,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如此能才更好的深层次的分析和把握作品。

《天路》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屈塬,由于他所生长的地理环境处于陕西地区,因此他所创作的歌词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了他热爱家乡的情结。

曲作者印青,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他的父母都曾在军队文化组工作过,他们的家庭对他的影响极大,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四十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使他创作的歌曲主题广泛,旋律轻快柔美,歌词富有诗意,在1970年以后,他跟随部队来到浙江军区后,随后所创作的歌曲多次获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2000年担任总政歌舞团的创作者,2006年被任命为团长,2008年以后他已经不是团长,从而将精力投入于音乐创作中,参加并主持了许多音乐活动和各种文艺演出。他有着严肃的创作精神和兢兢业业的作风,从而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欢迎。

《天路》这首歌曲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是为了纪念青藏铁路而创作的歌曲。青藏铁路原先所要定的歌名是《高原幸福路》,在2001年青藏铁路即将开工的时候创作,当时屈塬和印青去当地考察的时候,发现当地人把该铁路称之为“天路”,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将这首作品改为《天路》。最开始的时候是由藏族歌手“巴桑”首唱,之后也有许多藏族知名歌唱家去翻唱。这些藏族歌手用自己藏族音乐高亢嘹亮的音色将这首歌曲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仅仅在西藏地区流传,导致这首歌曲没有在内地传播开来。直到2005年,歌手韩红将这首歌的演唱权买下后,对其重新进行编曲,并且用流行唱法将这首歌曲重新演唱。在2005年春晚过后这首歌曲便一夜走红。有很多的因素是因为韩红是家喻户晓的歌手,受大众人们喜爱,还有就是她的演唱风格偏向于流行,通俗易懂,人们更能去接受。再加上现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发达,所以传播得很快。

青藏铁路的建设是青藏地区儿女很多年来所期待的,他的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十五大”国务院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这条铁路的修建进一步的促进了藏族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同时也促进了省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传播,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让西藏和祖国大陆能够保持密切来往,融汇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望。

二、《天路》的艺术特色

(一)歌词中表达的民族夙愿

《天路》是一首带有爱国情怀又不失藏族风情的作品,这首歌的歌词中表达了民族愿望和期盼。但是作者并没有像很多作品一样直接去歌颂祖国,而是从第一人称出发将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一点点灌输给人们,就像是在倾诉。歌词内容描写了西藏地区迷人的景色和壮观的青藏铁路。歌名定为《天路》是根据当地藏族人民的欢呼而定的,源于青藏高原的海拔华人路线,从而被称为天路,很形象地歌颂了青藏铁路。

例如第一段“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我们可以从“清晨”“我”“青青的牧场”等字眼渐渐地走入画面,干净而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让我们想象到了青藏高原早晨迷人的景色。紧接着就是“神鹰”“蓝天”等字眼上有很强的艺术效果。“神鹰”一般都是高原地区的代表,是藏族儿女幻想出来的神鸟,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吉祥”的渴望之情。在这里说明了在高原地区落差比较大,由高到低拓宽了视野,为后面蜿蜒曲折的“天路”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天路”这条路有了一个很强的空间感,解释了天路。再结合“披着霞光”这一词的运用,和第一句形成了一个紧密性。第二段词在高高的山岗上对“巨龙”的俯视,也就是对青藏铁路的俯视,这种俯视也表达了修建铁路的艰辛,在情绪上是一种递进,为高潮埋下了伏笔。

再接着就是“一片祥云”,“为藏家儿女带来安康”这样的话。里面包含了高原修建铁路的难度,是对铁路工人在精神上的一种赞扬。后面的“黄昏”“我”,“高高的山岗”与前面的歌词相对应,是一个反衬手法的运用。一般代表了一种期望与眼神,此处反衬的就是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期望。而“神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正是我们创造的这条“天路”,才让祖国和人民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也将藏族文化传播了出去,使得青稞酒、酥油茶传遍四方。

最后两段词是一种并列关系,象征着祖国内地与西藏地区之间距离的缩短,沟通了人们之间的心灵,深刻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歌曲中藏族音乐元素的体现

歌曲《天路》将流行音乐元素与藏族音乐元素两者充分融合起来,使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表现了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期盼。

在很多藏族民歌中,都有一些字眼来表现藏族民歌,但是在《天路》这首歌曲中并没有出现特别的字眼,只是一个简单的“也”就能凸显出藏族音乐元素,旋律中在每一句的结尾部分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藏族味道,除此之外,整首歌曲中装饰音比较多,大多使用大二度和小三度作为这首歌曲的装饰音,这也是藏族风格的鲜明特点。其中有“前倚音”“后倚音”“滑音”等等,如“霞光”“祥云”以及最后的“遍”,包括韩红在演唱的时候加入了“雅拉嗦”等等这些都将藏族音乐的风格体现了出来。在最后一句“各族儿女欢聚一堂”,首先在这里之前回避了藏族元素,却在结束的时候又重归藏族风情,让人感觉到了音乐元素的民族性,把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曲式结构分析

《天路》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典型的带再现的二段曲式,4/4拍,带有藏族音乐元素的民族五声羽调式,旋律非常优美深情。速度是中速,节奏比较慢,歌词内容是叙事抒情的。曲式是A+B的形式,较工整,每段都是四句。引子有8小节,旋律比较高亢,展现了西藏风情。A段分为【a+b+c+d】的形式,旋律较抒情、亲切、缓和,是从9—25小节;B段分为【a1+b1+c1+d1】的形式,旋律激情澎湃、跌宕起伏,从26小节—51小节。A段旋律以低音开始,音程跨度不大,整体来看都是比较平稳、抒情的,再加上一个反复乐段来增强情感,为B乐段达到高潮起到了衬托作用。作者通过自身感受,表现了对修建青藏铁路的激动心情。《天路》这首曲子从刚开始的伴奏响起就给人一种藏族风格,随着音乐的逐渐推进,加上倚音、颤音藏族那种民族风情和风俗以及那高亢嘹亮的旋律慢慢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西藏雪域高原那迷人的景色。

A段基本都是从中低音开始,从中央升C开始,A段和B段都是4+4的结构,A段整体在节奏上都是比较平稳、缓和的,这是为了突出在B段的情绪爆发,使人听上去新颖别致,B段是全曲的爆发点,最高音“天”非常符合歌曲的情感需要,小字二组的升G给整首歌曲提供了渲染力,通过中间伴奏的不断推进,这个制高点的设计,宛如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显得更加开阔明朗,同时也表现出了藏族人民对修建青藏铁路的感激之情。旋律以八度的方式走向高音,“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也)”,这里的“也”字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理,有起有伏。B段的音乐相对于A段来说是比较密集的,形成了极大的落差。再有乐句的不断重复,也表现出了藏族儿女的感激之情。

该作品在节奏上主要以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为主,比如“清晨”“黄昏”这两个地方用弱起的状态,就像人们在轻轻的叙述一段故事一样,语气感很强烈,。除了切分,十六分音符也运用的恰到好处,起到了强调重音的作用,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十六分音符的运用就像是一副青藏铁路弯弯绕绕的地形图,充分的体现了人民修建铁路的艰难。

三、《天路》对藏族音乐发展的影响

《天路》这首歌曲无论是从歌词还是旋律上都深受人民大众所喜爱。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很大的因素在于它的民族性。本身作为一首藏族民歌能够传遍的很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唱者对这首歌的改编及时代性较强,在藏族音乐原有的风格上面掺杂了流行音乐元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人们所接受。在现如今流行音乐的发展对民族音乐的冲击很大,再加上地理位置等原因而得不到重视,很多好听的歌曲并不能传播出来。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就应该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在藏族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融入流行音乐,这样既能使流行音乐的创作呈现新特色,又能使藏族音乐以新颖的方式被人们接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藏族音乐的创作风格已经开始有所转变,随着青藏地区逐渐发展为旅游地区和经济的不断提高,藏族音乐已经从原始的传统民歌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北京的金山上》《青藏高原》《天路》《回到拉萨》等作品在全国各地开始传唱。正因如此,藏族的一些现代歌手开始担起了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以传统的藏族民歌为基础,开始融入一些流行音乐,既保留了原有的藏族风格,又吸收了流行音乐的精华,使得整个作品有了灵魂。

《天路》这首歌曲本就是一首藏族民歌,如神鹰、青稞酒酥油茶、雪域高原等等字眼,都描画出了青藏高原那诱人的风光。这首歌最初仅仅在西藏地区流传,后来在韩红演唱时将藏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了一起。韩红通过这首歌曾在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在2005年春晚上一夜走红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很多人开始渐渐地喜欢上了藏族音乐,也有很多人开始去研究、创作藏族音乐。《天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对流行音乐以及藏族民歌的看法,对藏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首歌不但难度较大,并且突破了民族和语言的界线,在近年来在众多歌唱比赛中频繁出现,很多歌手和当代大学生也很喜欢去演唱这首歌曲。《天路》的创作对其以后藏族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在2007年青藏铁路建成之后出现了《坐上火车去拉萨》,这首歌曲也是为了青藏铁路的修建而创作的,在创作手法上也是将藏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了起来,旋律简单动听,同时也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性。在现在的新时代下,使人们对西藏文化的了解也只会越来越多。

在《天路》之后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藏族流行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与藏族原始音乐一模一样,而是在汲取藏族音乐素材的精华上,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用别的一种形式表现新时代下的西藏文化。通过《天路》我们应该了解到,这首歌曲对以后藏族音乐的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要想让藏族音乐立足于世界,就必须要转变其创作理念以及如何去创作藏族音乐让群众接受认可。最后,我希望藏族音乐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能够突破自我界限,走向世界。

结 语

“如果将人类比喻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的话,那么民族音乐则是它的源头;民歌还在昼夜的每分每秒中,透过两岸的每一寸河床,以涓涓溪流淌入大河里。”藏族音乐正是这条大河中一条源远流长的支流,通过《天路》这首歌曲,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音乐的朴素而华美、深沉而奔放,我们可以领略到藏民族独特而又雄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很多国外的流行音乐遍布中国,流行音乐一时之间得到盛行,而少数民族音乐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以《天路》为例,该作品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民族音乐的元素,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创新性和国际性意义。而且能更好的唤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使各民族亲如一家,更加团结,也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因此,身为新时代的我们,要不遗余力的广泛传播我国的民族音乐特色,要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将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为这一风格的发扬尽一份绵薄之力,但愿有一天,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希望藏族音乐的明天更加灿烂,我国民族音乐的明天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天路青藏铁路首歌曲
向维果
神奇的天路
青藏铁路
长飘带
天路无惧觉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