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与研究
2021-11-27穆醇
穆醇
防雷措施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防雷装置的建设能够有效规避雷电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在雷电的预防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防雷接地系统,实现内外部的防雷,维护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受到了信息化时代的影响,智能型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成为当下的主流,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对建筑物进行保护,而且能够保证防雷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雷电对建筑物安全的威胁。
1.建筑防雷接地设计
1.1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加强建筑运行的安全保障。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防雷措施的建设,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接闪器通过防雷引下线接地的方式,因大地的电阻相对较低,能够快速转移雷电的威胁,通过大量电荷的吸收,有效减少雷电的威胁,起到了相应的防雷效果[1]。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方式最为适宜用于防雷措施的建设,接闪器通过防雷引下线接地的方式,可以将雷电直接转移到大地,大地进行泄流,进一步降低了雷电的危险,提高了建筑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在大地泄流的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群众造成影响,通过自然的方式完成泄流工作,保障建筑运行的正常化,更是有效保障了环境安全。在系统的设计中,直接通过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建设,将防雷装置和大地进行连接,一旦发生雷电的情况,及时通过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将雷电转移至大地,降低对于建筑物工程本体的影响,这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防雷电方式,目前建筑物都是采用此种方式来建设相应的防雷电措施,其效果显著,安全系数较高[2]。
1.2 接地电阻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运行的安全性,降低外界因素对工程运行的影响,可通过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进一步解决雷电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当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防雷电手段。在接地电阻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实际工程运行的基本情况,需要将接地电阻控制在10Ω 以下[3]。受信息化发展的影响,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的建设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防雷电的效果,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的防雷监控工作,实时掌握雷电的具体情况,这样能够更好地将雷电进行转移,直接完成大地泄流的工作。在接地电阻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电阻调整到最小的范围,通常电阻越小,其防雷电的效果则会越好,所以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运行情况来进行电阻的控制,一般建筑物的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能超过1Ω。在控制电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加接地极的方式,调整好电阻的数值,进一步提高防雷电的效果[4]。在接地极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接触的土壤范围相对较少,在泄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提高泄流的效果,不同接地极之间需要实现等距离的间距,促使不同的接地极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泄流工作,有效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降低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
2.防雷装置设计
2.1 外部设计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过程中,雷电的危害对于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稳定电气工程的运行状态,在进行电气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完成防雷装置的设计,这样能够更好地规避雷电对于电气工程运行的影响。在防雷装置的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来完成基础的外部设计,外部设计主要分为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等三个部分。在接地装置的建设过程中,其外部材料的选择相对较为严格,普通的材质无法起到分散雷电流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5]。为了更好地起到防雷电的效果,在进行接地装置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然后将接地装置与接地线、接地体进行组合,然后埋至地下,其深度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来进行设定。接闪器的作用是为了吸引雷电流,按照设计的轨道,完成电流的转移。在与建筑物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通过引下线连接好接地装置和接闪器设备,使得相互之间形成一个整体,顺利地将雷电流转移到大地,然后通过大地进行分流处理,进一步保障了电气工程运行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6]。
2.2 内部设计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防雷接地系统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的防雷效果。外部装置的设计更好地完成了雷电流的泄流工作,而内部的设计能够有效地调节雷电流对于工程运行的影响。在内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雷电波侵入的问题,首先应通过屏蔽措施的建设,来完成雷电对于建筑物内部的影响,进一步保障建筑物内部运行的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将每一个独立的金属体,通过导线进行连接,构成相互之间畅通的交流,在出现雷电问题时,及时将雷电流进行相应的处理,将电位差降到最低值,避免雷电的电子脉冲,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产生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保护,可以引用先进的智能设备来完成雷电流的处理,这样能够更加高效地保障雷电流处理的效率,更能够进一步稳定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3.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在设计智能型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是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在实际的系统运行中,模块之间的连接需要更加紧密,这样才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快速完成雷电的转移工作。综合当下所存在的问题和实际系统运行的情况,在进行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中,将模块划分为I/O 控制模块、电流衰减模块、输出转换模块以及中断模块等,不同的模块在运行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在避雷装置的设计中,所采用方法是接地电压传导的方式,通过电流的输出引导,将雷电问题的影响下降到最低,保障系统调度工作的质量。在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的建设中,嵌入相应的智能信息处理DSP,来对高压电流进行相应转换处理,完成高效化的电流输出,降低对周围系统和设备的干扰。在选择芯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建筑需求,选择对应芯片类型,一般采用ADI 公司的ADM706 芯片,这类芯片的抗干扰能力强、电流衰减控制好,能够满足工作运行中的各项需求。
3.1 I/O 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主要是完成电流的输出和转换工作,智能型的系统设计,采用6种可编程的FIFO,完成日常工作中的电流信号交换工作,使得交流过程中的电流转换成直流信号,在短时间内完成信号转换工作。
3.2 电流衰减模块
在进行电流衰减模块的设计中,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电阻的指数,可利用接闪器的建设来控制雷击电流的变化。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中,将电气工程、防雷接地系统、大地进行相互连接,一般的地埋深度不得小于0.6m,采用垂直的方式完成接地体顶面的埋设,这样能够更好地完善电流的控制。在垂直埋设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能够小于其长度,若相互之间的距离过近,不仅会出现相互干扰,甚至还会降低电流处理的效果。所以,在埋设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距离尺寸必须进行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之后,再进行埋设,进一步提高模块运行的质量。
3.3 输出转换模块和中断模块
在防雷电的处理过程中,输出和中断的处理十分关键,在智能型系统的设计中,规划输出转换模块和中断模块,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电流的中断和转换处理,一般的输出电压VA 由零变成D2。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降低雷电对电气工程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导线控制设计可以采用接地的方式,实现自动增益处理功能,更好地完成输出转换和中断的操作。
4.结语
在建筑的使用运行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它的实际运行状态有一定的影响,若无法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则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在雷电的处理上,恶劣的天气会出现雷电,若建筑物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遭到雷电的袭击,则会导致建筑正常运行和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会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和周围环境。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作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了降低雷电对建筑物、人身安全及建筑内电气系统的影响,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为了更好地避免雷电问题,建议通过建设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来对雷电问题进行处理,有效转换雷电流,降低雷电对于建筑物的影响,进一步保障建筑内各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对雷电问题最为有效的一种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