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检测设备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2021-11-27林向宇
林向宇
1.检测仪器的购置
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不少工程检测企业为了降低建设和硬件投入成本,在市场上购买大量二手甚至是报废仪器设备,以此应付建设主管对于实验室的督查。这样做只是取得了眼前局部利益,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毫无益处。工程检测设备的购置与规划,应该立足公司现有业务的需要、紧贴市场需求和客户端需要,按照规划先行、力所能及的原则进行合理和适度的购置。公司采购部门应该拟定年度采购计划,并在计划中表明拟购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使用用途、拟进行的实验项目等。近年来,一些工程检测企业进行的实验项目较以往相比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为了业务发展甚至还购买了部分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它们具有金额高、专业性强等特点,不少检测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指派非专业人员进行采购,表面上节约了经费,而实际上却不能达到预期使用效果。因此,采购前,公司应该做好周密的市场调研,对一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还应聘请有关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形成有关意见后报送公司领导审批。采购过程中,公司采购部门还应注意查验有关供货商的营业执照、计量证书、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承诺等。
2.检测仪器的入账与审核
仪器入账与审核是工程检测实验室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工作,但是不少工程检测单位还是将其停留在单纯的财务入账环节上,目前许多单位购买的检测类仪器设备都是批量集中购进的,具有仪器种类繁多、型号复杂、调试周期长、维护保养难等特点,因此在仪器设备到位前,相关人员应该主动与采购部门紧密配合,加强沟通,尽快熟悉合同有关条款和特别注意事项。设备到位后,应该根据仪器设备清单、仪器操作手册和特别使用说明以及检定书、物流单等对仪器设备进行外观、型号和规格的验收。如果发现不符合合同的地方,需与供货商及时沟通。仪器设备调试到位后,还应该加强技术培训,通知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正式验收,随后办理入库手续,投入使用。
3.仪器设备的运行与共享
伴随各大检测单位经济实力以及发展理念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仪器设备进入到工程检测实验室中,这不仅使实验室的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把共享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型仪器设备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操作相对复杂等特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不少兄弟单位咨询到什么地方可以做一些需要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项目,以及如何操作仪器设备,总结起来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1)信息相对闭塞,获取信息渠道不流畅。检测企业在购置大型设备后往往只有公司内部和周边的一些兄弟单位知道,而我国现有的工程检测咨询机制又仅仅局限于口手相传,外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建议搭建企业间的大型设备共享信息平台,将大型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公布于众,实现共享。
(2)构建大型仪器预约机制。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周期长,维护保养费用较高,而且大型仪器设备所进行的检测项目相对较为冷门,仪器空置率较高,因此,建立以信息平台技术为主的预约机制能够有效提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又能为检测企业创收,实现双赢。
(3)构建全方位的人员培训机制。检测仪器近年来展现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专业等特点,靠以前那种手把手教的仪器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因此,对新购入的仪器设备除了要熟读说明书外,还要了解其详细构造,在厂家人员的指导下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
4.仪器设备的维护与处置
随着大批新型仪器设备进入各检测实验室,这些仪器都存在型号新、功能强,检测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因为检测实验室的人员较多,每个人受到文化程度、操作经验、培训接受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仪器的操作方法也略有差异,因此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熟练度,这是做好仪器设备保养的第一步。新型仪器设备要依托大量的电子采集装置对数据进行采集,虽然提升了采集精度,但是也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作中,经常碰到仪器经市场监督部门检定不合格、仪器性能不稳定,以及有的仪器设备则由于长期没有开展检测实验,已经超过了检定期限,无法继续开展检测业务等问题。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发展成为制约检测单位发展的绊脚石,多数检测单位的仪器维护基本都是依托厂家或者固定的几家维修单位,在合同的保修期限内,厂家受制于合同条款的束缚对仪器维修通常表现得比较积极,但是保修期限过后,再通知厂家来做维修业务时候,他们通常都会提出要求检测单位提供仪器零配件有偿购买、工时费和来往的车票费、住宿费等费用支出,给检测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大麻烦。因此,现在许多检测单位都在本地选择几家固定的仪器维修服务商,这些服务商虽然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都比较好,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生产厂家,维修出来的仪器设备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工程检测单位应当建立与之相应的维修队伍,避免出现小故障导致日常检测业务停滞。在组件维修队伍的建立中,应该既要有懂日常操作的实验人员,又要有懂得设备机械构造的专业人员。作为维修人员,应当及时关注每一种类型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和使用原理,对一些确实需要维修的部分,先自行尝试修理,在无法修理时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在日常设备管理中,经常碰到年限在20 年以上的老设备,对这部分设备应该懂得灵活处理,新老结合,及时将设备上的零配件进行搭配,以此达到使用目的。与此同时,公司还可以将拟修理的仪器设备进行分类,适当分配给维修队伍里面的维修小组,以此提升维修效率。公司还应该组织维修小组成员定期去有关厂家和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及时掌握有关动态和技能。此外,还应该利用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技术交流论坛等平台逐步提升维修能力。在维修队伍组建的过程中,检测单位还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意识,使工作人员具备乐于奉献、热心服务的思想,并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的质量。
经维修后,仪器设备出现以下情况的应给予及时报废处置:(1)在国家公布新的有关规范后,旧的仪器无法满足要求的;(2)经市场监督部门计量检定不合格,市场上没有配件可以替换的;(3)年久失修,厂家无法提供配件和服务的;(4)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经有关技术专家检定后方可报送企业管理部门核销[1]。
5.仪器设备的清查与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规模壮大,检测单位的检测业务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检测项目也随之扩大,仪器设备也逐年增多,通过日常的核查,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在日常仪器设备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及时补缺补漏,实现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日常的盘点清查主要涉及账物是否相符,按台账逐台核对实物,清查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型号、规格等,核实状态、校准有效期、年度维修频次、维修经费开支、使用年限、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对各项设备应查明原因,发现损失、被借用的仪器设备找经办人追回。损坏严重的设备应及时淘汰报废,防止误用导致检测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应将每次清查过程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与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清查制度[2]。
仪器设备的档案汇集了从仪器论证购买开始到采购、验收、使用、鉴定、保养和报废的全过程,记录着仪器全周期的使用信息。档案管理主要涉及账目管理和日常清查两个方面,主要包括:设备档案目录清单、检测设备账目、出厂证明材料、验收记录、鉴定证书等日常维护情况汇总、部门定期核查记录等,为跟踪仪器设备日常使用状态,仪器设备空置率和运转率,为社会服务的情况等。仪器设备档案应该按照实验室分类建立,并将仪器设备档案装入档案盒,存放在专用的档案柜中,定期给予轮换补充。档案管理应符合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做好防火、防潮和防丢失工作。仪器设备档案应长期保存,在仪器设备做报废处置或者设备转移后方可销毁。重要仪器设备和易操作失误设备可以将简易操作流程做成模板装订于附近墙面上,上墙的仪器设备操作流程样式应全公司统一,并建立统一编号,在仪器报废之后要及时给予撤换[3]。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检测行业步入新时代,原来那些依靠经验和人情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检测企业的发展,今后工程检测企业业务工作的取得和检测成果的产出必将依靠良好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过硬的检测技术、优质的服务平台和高技术的科研产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早日朝着建筑业强国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