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7李延渊
□李延渊
新闻编辑是新闻输出的重要环节,编辑质量直接影响新闻质量。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众不再单一通过传统媒体了解新闻,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本文将探讨新闻编辑如何应对新问题,找到新思路。
一、当前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时效性不足
过去,编辑被称为信息的“把关者”,即新闻编辑对信息进行审核与修改后,信息才可能进入受众的视野。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新闻编辑的主导权已经被削弱,甚至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还需要利用现场民众手机录制的视频作为信息来源。如果新闻编辑工作的时效性不强,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被动地位。
2.同质化严重
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的定位、价值标准、新闻内容及编排手法等方面都趋同。不同媒体间互相抄袭、模仿,一件新闻同时被多家媒体以相同的手段报道;新闻报道中只是对事实的简单堆砌,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深度报道,这样的情况泛滥成灾。
3.精确性不足
世界很大,每天发生的新闻不计其数。新闻编辑整合新闻的过程中如果不够严谨,新闻内容很容易出现偏差。有的新闻内容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也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虽然长篇大论了一番,却是自说自话。有的新闻重点偏移,一篇新闻由不同的人编辑之后侧重点不同,也出现不同的效果。有的编辑思想不过硬,不能深刻挖掘出社会问题,甚至自身想法有偏差,将主观、不合适的想法融入新闻评论中,给受众造成错误指引。
二、应对新闻编辑工作问题的对策
1.强化编辑职能
在目前媒体常见的采编体制下,编辑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是万能的,一切都要无条件地听从编辑的指挥。一条新闻最终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还要看编辑与记者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比如一个选题从哪个角度操作是有讲究的,虽然记者采访完成后对新闻有自己的认识,但如果方向有偏差就会错过一条好新闻。这就需要编辑与记者不断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碰撞出灵感火花,这个火花很可能被记者忽视,却被编辑捕捉到并且放大。
新闻编辑需要由幕后转向台前,参与到一线工作中。这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新闻编辑机制,鼓励采访与编辑工作的融合,打破编辑坐等记者交稿的传统模式。同时,编辑也要设置相关话题,鼓励受众参与互动。
2.创新编辑形式
新闻受众的需求已经改变,编辑要主动探索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呈现方式,结合自己媒体的特征,在不偏离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创新。
以电视社会新闻编辑为例,编辑可以改变以往主播“正襟危坐”的新闻播报方式,将新闻内容以“画中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通过“画中画”模式回顾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强化观众对新闻内容的领悟,收获更好的新闻编辑效果;与此同时,在创新新闻编辑方式时,编辑还可以适度地在新闻内容中融入对事件的分析,帮助观众更清晰地理解新闻,以彰显新闻编辑工作的价值,提高观众对新闻编辑工作的认可度。以“彩礼”问题为例,围绕这一内容的新闻素材,编辑可适度在新闻中引入官方有关民法典条款的解读,加深观众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此外,新闻编辑要深入实际生活,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需要开拓眼界及思维,去新闻发生地走访调查,从而获得有效信息。新闻编辑还要善于找寻新闻亮点,学会从不同维度分析新闻事件。以某地秸秆禁烧部署会议新闻报道为例,常规报道大多介绍会议的内容。但编辑可以添加近年来全国秸秆禁烧概况、新举措等内容,并采集受众的看法,突破呆板单一的报道模式,实现新闻价值的提升。
3.提高综合素质
其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需要和实践相结合,多与社会接触,从实践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编辑发布。新闻编辑想要编辑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就必须到实践中感受新闻的鲜活性和真实性。如果新闻工作没有与实践结合,就有可能导致新闻稿件的失真,无法生动反映新闻的特性,甚至出现与真实相反的状况。
其二,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强化职业道德,提高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是新闻编辑工作开展的前提,面对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利益的诱惑,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遵纪守法,加强学习职业道德理论,提高社会责任感,实现新闻编辑的有效性。
其三,注重受众需求。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除了心里有一个大我,敢于承担责任,还要有个小我,甚至忘我、无我,这就是说要将心比心,把自己当成受众,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新闻。
其四,编辑工作并不只是简单地将新闻素材经过整理、加工后发表在媒体上,而是要通过对信息的选取、加工和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让更多的受众尽快了解新闻事实。具体来说,就是如何把记者稿件中蕴藏着的正能量充分挖掘出来,把好的思想、好的经验、好的事迹等,通过好的形式、好的手段奉献给受众。就像淘金者一样,经过不断地淘洗、筛选和提炼,将最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
三、结语
本文结合以往新闻编辑工作经验,提出解决新闻编辑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对新闻编辑后续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