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尴尬情境对助人决策的影响:注意焦点和共情特质的作用

2021-11-27蒋瑶琪郭志斌韩尚锋

心理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助人共情焦点

蒋瑶琪 郭志斌 李 爽,2 韩尚锋 焦 岚

(1 宁波大学心理系暨研究所,宁波 215211;2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苏州 215300;3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深圳 518061)

1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别人的裤子拉链开了、老师牙齿上有菜叶这些尴尬情境时, 我们会不会去提醒或者帮助他们? 以往研究都是在一般社会情境下对助人决策过程进行探究 (Arvid et al., 2016;Kandrack & Lundberg, 2014; 李晴蕾, 王怀勇,2019),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在助人时面临使人产生尴尬的情境。 关于尴尬对助人决策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印象管理理论认为个体的尴尬会抑制其自身和旁观者的助人决策。 因为人们担心尴尬之事会对自己的形象有损,因此,为了避免再次损害自己的形象,往往会回避,从而减少助人(Zoccola,2011)。 负性情绪缓冲模型认为尴尬是一种负性情绪,个体为了获得积极情感,缓解尴尬带来的难受体验,会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基于尴尬对助人决策结果尚未有一致结论且尴尬情境下助人决策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拟考察尴尬情境下的助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作为与社交相关的个体认知因素之一, 注意焦点 (focus of attention) 对人际互动有着重要影响。Rosenhan,Salovey 和 Hargis(1981)的注意焦点理论认为个体的关注点放在他人身上,关注他人的不幸,产生的负面情绪就会增加助人行为; 当个体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可能得到的评价时, 助人决策就会被消极情绪抑制。 在尴尬情境中,个体往往手足无措,此时既想帮助他人摆脱尴尬情境, 又不想引起过多关注,处在矛盾的心理状态中(Miller, 2001),此时个体的注意焦点至关重要。当个体关注受助者时,会让正处在尴尬情境中的受助者感到尴尬, 产生共情尴尬。 共情尴尬是当个体目击到他人处在尴尬情境中时便会产生类似于他人经历的尴尬体验 (王小金,徐家颖, 郝芳, 2019),负性情绪缓冲模型和以往研究都认为启动共情尴尬对助人决策具有促进作用(Stocks, Lishner, Waits, & Downum, 2011; 王小金, 徐家颖, 郝芳, 2019)。感受到他人经历的尴尬情绪,会激发个体通过亲社会行为消除此种情绪,从而 获 得 积 极 情 感 (Daniel, Dys, Buchmann, &Malti, 2014)。 而当个体关注自身所处的尴尬情境时,进行是否助人的决策会感受到预期自我尴尬,即预期“自己被评估”或“自己被暴露”所引起的尴尬(王小金, 徐家颖, 郝芳, 2019)。例如“如果提醒他人的裤子拉链开了”,个体因为预期“自己被暴露”而产生尴尬情绪。 预期情绪是在对决策进行预期时会对结果产生的特定的情绪体验 (庄锦英, 2003),该情绪同样会对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Arvid et al.,2016)。 当个体关注自身所处的尴尬情境时,体验到的预期自我尴尬会让个体担心尴尬之事损坏形象,采取减少助人行为的措施(Zoccola, 2011)。 即本研究的假设一:尴尬情境中,施助者注意他人时比注意自身时助人意愿更高。

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理论 (person-context interaction theory)认为个人特质与其所处情境会产生交互作用,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姜永志, 2013)。关于共情特质与尴尬情境关系的相关研究尚少, 目前研究发现,共情特质与尴尬存在紧密联系,共情的脑神经生理基础和个体自我意识情绪的关键脑区相同(Han, Alders, Greening, Neufeld, & Mitchell,2012);高共情的个体倾向于在任何刺激下做出高共情反应,产生较多的助人、合作的亲社会行为(Pa-ciello, Fida, Cerniglia, Tramontano, & Cole,2013; Sierksma, Thijs, & Verkuyten, 2014)。在尴尬情境下高共情个体也可能产生较高的助人意愿。结合注意焦点理论做出进一步推测,在尴尬情境中,高共情的个体经常从他人的立场出发, 以他人为中心 (孙炳海, 黄小忠, 李伟健, 叶玲珠, 陈海德,2010),对处于尴尬情境的目标个体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注意,产生共情反应,感到共情尴尬,其助人意愿可能受到促进(Stocks et al., 2011)。 低共情的个体可能基于自己的幸福,以自己为中心,注意焦点在自身,关注自身的预期尴尬情绪,其助人意愿可能受到抑制。 即本研究的假设二:尴尬情境中,高共情个体相较于低共情个体助人意愿更高。

综上所述, 尴尬情境对助人决策的影响研究较少, 本研究拟操纵情境探究尴尬情境对助人决策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注意焦点和共情特质在其中的作用,以期更为全面、深入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为个体做出更多助人决策, 增加个体亲社会行为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2 实验1: 尴尬情境与注意焦点对助人决策的影响

2.1 方法

2.1.1 被试

在浙江某高校招募大学生117 名 (男性50 名,女性 67 名), 年龄从 18 岁到 21 岁 (M=18.95,SD=0.98)。 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实验遵循自愿原则,被试可以随时选择退出或停止(数据按无效处理)。

2.1.2 实验设计

采用 2(情境:尴尬情境/一般情境)×2(注意焦点:自我/他人)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内变量为尴尬情境,被试间变量为注意焦点,因变量为助人决策的意愿程度。

2.1.3 研究材料

2.1.3.1 尴尬情境操纵: 尴尬情境改编自Leary(1991)修订的尴尬感受性量表。 每个项目简洁地描述了一种可能会引起人们尴尬体验的助人情境(例:想象你无意间注意到一个不熟悉的同性同学A 的裤子拉链开了)。一般情境则为不会引起人们尴尬体验的日常助人情境(例:你走在路上,想象你无意间注意到一个不熟悉的同性同学A 的鞋带开了)。 正式实验前招募大学生60 名 (男性24 名, 女性36名),年龄从 17 岁到 26 岁(M=18.87,SD=1.85),分别对尴尬情境与一般情境进行尴尬情绪感知的五点评分,并对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 结果表明,尴尬情境的尴尬总评分(M=10.65,SD=3.43)显著高于一般情境(M=6.23,SD=2.42),t(59)=12.01,p<0.001,d=1.45,表明尴尬情境操纵有效。

2.1.3.2 注意焦点操纵: 现有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的范式可以让个体转换角度进行思考, 将关注点转移(Hodges, Denning, & Lieber, 2018)。 因此借鉴观点采择的启动范式,采用指导语来操纵注意焦点(自我/他人)。首先要求被试阅读一个情境,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以此练习控制注意焦点;再阅读指导语让被试注意自我或他人进行助人决策。 指导语如下:下面有一系列的情境,在作答时请你务必密切关注自己/同学 A 的感受、 想法 (孙炳海等,2010)。

2.1.3.3 问卷或量表

助人决策意愿程度测量:采用7 点计分,1 表示“非常不愿意”,7 表示 “非常愿意”(王秀娟 等,2018),数值越大表明助人意愿越强。

社会赞许性测量:采用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MCSD)对被试的社会赞许性进行测查。 共33个项目,采用迫选法,每个项目用“是”或者“否”来答题。选“否”记 0 分,选“是”记 1 分,有 15 个项目为反向记分,加总后,分数越高表明被试对社会认可的依赖性越强。在以往的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重测信度为 0.74(韦嘉, 韩会芳, 张春雨, 孙丽娟,张进辅, 2015)。

2.1.4 实验程序

被试来到实验室之后, 首先随机分为注意焦点为自我组和注意焦点为他人组; 之后完成材料阅读和书写任务,阅读指导语进行注意焦点操纵(自我/他人); 紧接着阅读助人情境选择助人意愿程度,并在结束后填写社会赞许性量表。

2.2 实验结果

以社会赞许性为协变量,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尴尬情境与注意焦点对助人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的主效应显著,尴尬情境的助人意愿显著低于一般情境的助人意愿,F(1,114)=43.63,p<0.001,η2p=0.28。 注意焦点的主效应显著,他人启动条件下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自我启动条件下的助人意愿,F(1,114)=5.44,p<0.05,η2p=0.05。情境与启动之间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114)=3.74,p=0.056,η2p=0.03。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尴尬情境下,不同启动条件下的助人意愿的差异显著(p<0.01),他人启动条件下的助人意愿(M=20.07,SD=0.54) 显著高于自我启动条件的助人意愿(M=17.82,SD=0.56)。 在一般情境下,自我启动(M=21.45,SD=0.51) 和他人启动 (M=22.05,SD=0.50)条件下的助人意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

图1 不同情境下两种注意焦点个体的助人意愿差异

3 实验2: 尴尬情境与共情特质对助人决策的影响

3.1 方法

3.1.1 被试

将浙江某高校159 名在校学生共情特质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序, 选取共情总分前33%为高分组,后33%为低分组(张秀穗, 林妙修, 2013)。 对高共情组与低共情组的共情特质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低共情组(M=61.41,SD=11.06)与高共情组(M=78.87,SD=4.57)被试的共情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104)=-10.62,p<0.001,d=2.06),表明分组有效。对两组中男性与女性的共情特质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男性(M=67.57,SD=14.06)与女性的共情得分(M=72.12,SD=10.15)不存在显著差异 t(104)=-1.94,p>0.05,d=0.37,表明高低共情组在人口学变量上无差异。 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被试106 名 (男性46 名,女性 60 名), 年龄从 17 岁至 28 岁 (M=20.74,SD=2.35)。

3.1.2 实验设计

采用 2(情境:尴尬情境/一般情境)×2(共情:高/低)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内变量为尴尬情境,被试间变量为共情特质,因变量为助人决策的意愿程度。

3.1.3 研究材料

3.1.3.1 情境操纵和助人决策意愿程度测量、 社会赞许性测量同实验1。

3.1.3.2 共情特质测量: 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共 22 个项目,4 个维度:想象力、观点采择 、个人痛苦和共情性关心。 采用5 点计分,0 代表“不恰当”,4 代表“很恰当”,分数越高表明个体共情能力越好。 该量表在以往的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4~0.87(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在本研究中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1。

3.1.4 实验程序

筛选后的被试来到实验室,填写年龄、学历、年级等个人基本信息之后, 阅读助人情境选择助人意愿程度,而后填写社会赞许性量表。

3.2 实验结果

对高共情组与低共情组在尴尬情境与一般情境中的助人意愿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 发现在尴尬情境下低共情组(M=17.28,SD=6.58)与高共情组被试的助人意愿(M=19.98,SD=4.90)存在显著差异(t(71)=-3.54,p<0.001,d=0.87),而在一般情境下低共情组 (M=20.42,SD=5.73) 和高共情组的助人意愿(M=21.19,SD=4.82)不存在显著差异(t(71)=0.22,p>0.05,d=0.05)。

以社会赞许性为协变量,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尴尬情境与共情特质对助人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情境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103)=3.91,p=0.051,η2p=0.04。一般情境下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尴尬情境 (p<0.001)。 共情特质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3)=3.16,p=0.08,η2p=0.03。 情境与共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1,103)=5.16,p<0.05,η2p=0.05。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尴尬情境下,高共情个体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低共情个体 (p<0.05)。 在一般情境下,不同共情水平的个体助人意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低共情个体中,一般情境下的助人意愿显著大于尴尬情境(p<0.001)。高共情个体的助人意愿在两种情境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2。

图2 不同情境下高低共情特质个体的助人意愿差异

4 讨论

本研究尝试通过两项实验探究尴尬情境与助人决策的关系以及注意焦点和共情特质的边界作用。实验1 考察不同注意焦点个体的助人决策, 实验2考察不同共情特质个体的助人决策。结果表明,尴尬情境下,施助者高共情或注意他人时,更易感受到共情尴尬,助人意愿更高,施助者低共情或注意自己时则相反。

4.1 尴尬情境与注意焦点对助人决策的影响

实验1 的结果表明,在尴尬情境下,施助者注意他人比注意自身时助人意愿更高。 这与前人对于尴尬促进或降低个体亲社会行为的结果不一致(Feinberg, Willer, & Keltner, 2012; 王小金, 徐家颖, 郝芳, 2019)。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前人研究在决策前启动尴尬情绪, 与助人决策的情境关联性较弱, 而本研究的尴尬情绪产生于助人决策且与助人决策结果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注意焦点在尴尬情境下对助人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尴尬情境下,注意焦点放在求助者身上时,会对求助者产生共情反应,感到共情尴尬,个体为了缓解共情尴尬带来的难受体验,表现出较高的助人意愿;而注意焦点在施助者自己身上时, 预期助人之后自己会产生预期自我尴尬,在此负性情绪之下个体更希望隐藏自己,防止损害自己的形象, 致其助人意愿下降(Jiang,Drolet, & Scott, 2018)。 由此可见,尴尬情境下的助人决策由于个体注意焦点的不同, 产生不同的尴尬情绪。 为了缓解负性情绪体验,防止形象受损,根据主观预期愉悦理论 (subjective expected pleasure theory), 施助者会权衡助人与不助人的预期愉悦和预期痛苦,为了维持自己积极的情绪体验,做出相应的助人决策,这也验证了注意焦点理论、负性情绪缓冲模型与印象管理理论。 此外,有研究发现,激发施助者对自己同情心的关注可以有效提高助人意愿(Paciello, Fida, Cerniglia, Tramontano, & Cole,2013)。本研究中操纵注意焦点在自身时也可能会激发施助者对自己同情心的关注, 从而影响助人决策的结果,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有效控制。

4.2 尴尬情境与共情特质对助人决策的影响

实验2 在实验1 的基础上, 探究尴尬情境与共情特质是否会对助人决策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尴尬情境下, 高共情个体比低共情个体有更高的助人意愿,该结果与Paciello 等人(2013)研究的结果一致。较高同理心的个体因为对他人更关心, 渴望改善他人状况,所以作出更多利他行为。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高共情个体可能在尴尬情境中关注他人心理状态和感受,产生更多的共情反应,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助人意愿;而低共情的施助者,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共情反应较少,因此表现出较低的助人意愿,同时也验证了实验1 的结果;另一方面,以往研究发现共情是共情尴尬产生的重要前提 (Stocks et al.,2011),在尴尬情境中,高共情个体首先对处于尴尬情境的求助者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理解, 理解他所处的尴尬情境,感受其想法和态度,采择其尴尬情绪体验,而后对求助者产生一定的共情反应,产生共情尴尬,个体为了消除该消极情绪的难受体验,更易做出助人的决策。

4.3 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 以往研究认为有很多情境都可以诱发尴尬,例如失言、失态、处于他人的关注中心、 违背他人的期望以及暴露在公众情境中(Jiang, Drolet, & Scott, 2018), 但却很少有研究探讨尴尬情境本身对助人决策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尴尬情境,考察其中的内在机制,是对尴尬情境下助人决策的内在机制研究的完善, 为尴尬情境下的助人决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研究方法层面来说,对注意焦点进行实验操纵, 借鉴观点采择的研究范式,使得注意焦点的启动成为可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从现实意义来说,第一,本研究发现注意焦点、共情特质在助人行为中的作用,并非仅由单一因素决定。 这也提醒社会公众要结合求助情境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的助人决策结果, 防止片面地对施助者的决策作出负面的评价, 从而对决策者形成负性印象,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视角来看待尴尬情绪,在尴尬情境下,施助者对求助者产生共情反应, 进而产生共情尴尬会增加助人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我们正确认识负性情绪,从而理解、控制、应用负性情绪有所帮助。 第三,启示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增加亲社会行为,提升助人意愿可能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例如尴尬情境下可以通过鼓励个体注意他人和训练个体共情能力提升助人意愿,促进助人决策,增加助人行为。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揭示了尴尬情境、 注意焦点和共情特质对助人决策的作用以及内在机制, 但仍存在如下局限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首先,本研究从施助者及情境角度探究其助人决策, 但尴尬情境是一个动态人际交互过程, 未来研究可以结合求助者因素综合探讨助人决策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次,尴尬情境中施助者会产生共情尴尬和自我尴尬, 这两种情绪都会影响助人决策, 加入脑机制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好研究这个动态过程, 更加深入地探究尴尬情境下助人决策的发生机制;最后,个体的共情能力可能与共情尴尬情绪以及助人决策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本研究尚未涉及,因此未来研究也可从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5 结论

尴尬情境下, 施助者注意他人比注意自身时助人意愿更高;

尴尬情境下,高共情特质个体更关注他人,比低共情特质个体助人意愿更高。

猜你喜欢

助人共情焦点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焦点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助人为乐的事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助人无需等待
“两会”焦点
助人为乐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