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与敦煌的第二次相会

2021-11-26王蕴聪董芳

人民画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彩塑敦煌研究院莫高窟

王蕴聪 董芳

上一次敦煌走进故宫,还是在70年前的1951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将他历年完成的全部壁画临摹本带到北京,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故宮午门闪耀。

时隔70年,故宫敦煌再次聚首。

在故宫午门红墙下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和彩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敦煌”字样的汉简、故宫宝华殿的旃檀佛、唐胡腾舞铜俑等180余件(套)精品文物,3个原大复制整窟、35件壁画临摹本,70余幅高清复制壁画,6身复制彩塑等在故宫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出,“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让故宫和敦煌莫高窟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相会。人们能够近距离欣赏交相辉映的珍宝,领略到中华文明千年华彩汇聚的两大代表—敦煌石窟与故宫的魅力。

穿越千年到敦煌

走进位于西雁翅楼的展厅,脚下是一段铺满飞天图案的甬道长廊,仿佛让人穿越到千里之外,来到大漠之中的敦煌。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丰富、多种文明交汇、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群。展览中,展出了由常书鸿等临摹的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九色鹿”“舍身饲虎”图及各种经变图等,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最为经典且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壁画很多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标杆之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艺术的递变历程和脉络。”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研究馆员、展览策划娄婕说。而来自罗马帝国的鎏金银盘、贵霜王国及波斯帝国的金银币,唐三彩牵驼俑等,与壁画共同闪耀丝绸之路的千年光彩。

在展厅内,几只残留红色、黄色、石青、石绿颜料的唐代陶碗引人驻足观看。它们出土于莫高窟前殿堂遗址,被推断为古代画工使用的调色碗。古代壁画绘制一般要经过起稿、着色、勾线等步骤,所使用的颜料为天然矿石制作而成。通过经过岁月沉淀的调色碗,似乎可以看到当年画师们在洞窟中描绘的景象。

在展览中遥望古代生活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塑记录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敦煌壁画和雕塑中的许多供养人形象,为后人研究古人形象、服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为延展服饰知识,也展出了故宫收藏古代妇女用的点翠头花、什锦梳具、丝绣荷包等。

敦煌莫高窟有超过370个洞窟有表现天国仙乐的壁画—乐舞图,描绘了基于现实社会中宴饮奏乐、乐舞供养神明的场景,是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的重要资料。敦煌壁画中的乐器涵盖吹奏、拉弦、弹拨、打击等约50种7000余件,其中有些早已失传,有些还能在千年后找到可对应的实物。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琵琶、排箫、古琴等,都是在莫高窟壁画中出现过的乐器。

为了这次展览,故宫博物院从乐器、家具、织绣、器用、书法、绘画等藏品类别中拣选出与敦煌壁画中各类文物相承续的部分,展现中华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研究馆员罗文华表示,此次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文物大都带有敦煌和丝路元素,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千年文化传承的脉络。

作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故宫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共同见证了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历程。在东雁翅楼的展览第三单元,以珍贵档案、影像、文献及文物为载体,展现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关怀下,故宫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文化传承弘扬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

猜你喜欢

彩塑敦煌研究院莫高窟
莫高窟的诞生(上)
探访莫高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
莫高窟里看藻井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
浅谈云南筇竹寺彩塑
浅谈晋祠圣母殿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