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劳动者期盼的实事办好
2021-11-26郑旭
郑旭
笔者所住的小区住户有万余户。“双十一”前后,各物流公司和知名电商平台的快递小哥在小区里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大强是某物流公司的快递员,他说他有一天晚上10点还在送货……
近些年,随着我国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灵活就业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物流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等数量大幅增加,去年就已达到8400余万人的规模。
在很多人眼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只要能吃苦,肯卖力,在三线及以上城市一个月赚上万儿八千块钱一点也不难,比大学毕业工作没几年的人还高。
但大强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笔者,他和不少同行每月收入看上去挺高,但这都是辛苦钱和拼命钱,是在他们牺牲了时间、押上了健康的前提下,做着超工时、超劳动强度的工作才换来的。
大强说,每次工资一到账,留下2000块钱应急,剩下的马上微信转给老家的妻儿父母。平时,烟不敢抽贵的;下馆子的时候,都是提前说好“凑份子”才能痛痛快快醉一回;最怕的是感冒发烧,在大城市要是没有医保,去一趟医院没有小1000块钱根本出不来,而且排队、挂号、等医生瞧病,小半天就过去了,耽误出工、影响收入。所以他每次回老家,都托关系开出够吃一年的常用药带出来……
的确,面对部分平台企业严苛的考核奖惩机制,有些快递小哥、外卖配餐员常常是小病扛着,大病拖着。也有人为了抢时间,甚至超速、逆行、闯红灯……导致危险无处不在。
分析原因,是很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难与平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他们没有在所在城市缴納社保,加上异地看病报销方面尚未全部实现互通互联,造成许多背井离乡的劳动者面临看病就医难、工伤赔偿难等种种难题,其职业健康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
因此,病有所医、医有所报、身份不模糊,就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夏天,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关部门也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制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拟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力争尽早解决职业伤害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难点、痛点,补齐制度短板,健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平台企业民主科学化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期盼的实事办好,这既有助于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也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普通百姓收入。
11月,河北、湖北等省份的相关部门已拿出政策举措,聚焦规范用工、制度保障、权益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进行了明确。
相信,随着更多省级、市级、县级新举措出台落地,我国将逐渐建立起适应平台用工形式和劳动者就业特点的劳动权益保障新机制,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大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