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021-11-26周文琼王幼奇曹杰曾维香翟绍征李庆

当代医学 2021年32期
关键词:障碍年龄因素

周文琼,王幼奇,曹杰,曾维香,翟绍征,李庆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西 宜春 336000)

抑郁症属于一组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为主的心境障碍[1-2]。抑郁症与睡眠障碍存在双向复杂关系,抑郁程度越严重,伴发睡眠障碍风险越高,且睡眠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疾病早期标志[3-4]。抑郁症患者虽存在一定认知损害,但既往有无抑郁症病史、是否伴有躯体化症状是影响认知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伴发睡眠障碍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成为临床研究重点。基于此,本研究对本院60 例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和同期60例无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和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伴发睡眠障碍组,选取同期60 例无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无睡眠障碍组。伴发睡眠障碍组男32例,女28例;抑郁症病程7~17个月,平均(11.85±2.36)个月。无睡眠障碍组男34例,女26例;抑郁症病程7~18个月,平均(12.27±2.59)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4 分且睡眠因子分值≥4 分;无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HAMD 评分≥14 分且睡眠因子分子≤3 分;抑郁症均为首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智力发育障碍者;合并其他类型精神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者;存在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者;伴有精神活性物质及药物依赖者;参与本研究前4周内接受镇静催眠药物、抗抑郁药物等相关治疗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3 方法 结合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性别、年龄、HAMD 评分、有无家族史、婚姻状况、抑郁症病程、受教育水平、睡眠时间、有无睡眠干扰、主观睡眠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总分0~30 分,评分越低表示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②有无睡眠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③多因素回归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SE 评分比较 伴发睡眠障碍组MMSE 评分(17.85±2.36)分,低于无睡眠障碍组(20.69±2.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20,P<0.001)。

2.2 有无睡眠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性别、HAMD评分、有无家族史、婚姻状况、抑郁症病程与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相关性;年龄、受教育水平、睡眠时间、有无睡眠干扰及主观睡眠质量是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有无睡眠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低、睡眠时间<7 h、有睡眠干扰、主观睡眠质量较差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约60%~80%抑郁症患者存在失眠症状[5-7]。在抑郁情绪持续存在、情绪失调影响下,会加重睡眠障碍严重程度,易引发认知功能等继发性损害,影响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恢复[8-10]。且睡眠障碍患者普遍存在入睡困难、觉醒频繁等症状,睡眠障碍情况下机体慢波睡眠会出现缺陷,影响脑内蛋白质合成、新神经突触联系建立,诱发皮质认知电位变化,形成认知损害。积极明确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损害影响因素,对指导临床制定实施防控措施尤为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伴发睡眠障碍组MMSE 评分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提示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与无睡眠障碍患者比较,认知损害程度较高。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数据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睡眠时间、有无睡眠干扰及主观睡眠质量是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P<0.05),提示上述因素与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随年龄增长,会出现海马体积缩小等年龄相关脑结构变化,形成认知功能损害生理基础;受教育程度低者自身认知水平低,加之抑郁症疾病、睡眠障碍双重影响,易增加认知损害程度。睡眠因素在认知损害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睡眠时间不足易导致患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若存在夜间易醒、恶梦等睡眠干扰,则会影响患者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主观睡眠质量较差会加重机体定向力障碍及对语言记忆能力影响,而年龄增长会发生睡眠结构变化、睡眠效率降低,增加认知功能损伤风险[11-15]。且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低、睡眠时间<7 h、有睡眠干扰、主观睡眠质量较差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临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防控措施:①科学药物治疗,积极应用药物治疗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抑制抑郁等症状,减轻抑郁症对睡眠障碍和认知损害影响;②加强健康知识教育,结合患者受教育水平,采取图片、趣味视频等形式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告知患者诱发抑郁症、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和日常自我管理方法;③个体认知功能锻炼,加强对中老年和受教育水平低的患者重视,结合个体实际情况综合评估,采用记忆游戏等方式抑制认知损害持续性进展;④心理干预,指导患者通过散步、听音乐、做手工、刺绣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自身抑郁情绪,减轻原发症状严重程度;⑤睡眠指导,告知患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睡眠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规律休息,减少睡眠环境噪音,保持睡眠环境安静,日间或晚上入睡前30 min可适当进行散步、做操等运动,保持休息、运动平衡。

综上所述,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较严重,年龄、受教育程度低、睡眠时间<7 h、有睡眠干扰、主观睡眠质量较差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实施防控措施,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猜你喜欢

障碍年龄因素
变小的年龄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解石三大因素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