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藏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2021-11-26拥宗
拥宗
(西藏昌都市实验小学,西藏 昌都 854000)
在开展德育教育以前,教师需要了解德育教育的目标。德育教育开展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受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要结合德育教育目标来进行德育渗透。
一、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落实的目标
在开展小学教育叶,需要强化德育教育。这既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关,也与社会的要求有关。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小学生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他们的思想便会变得狭隘;他们就很难与他人开展正常的社交;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出影响自己成长和发展的行为,他们也难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他人的信赖。只有让小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才能促使他们健康他成长。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提出了要反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西藏地区的教育部门也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强调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小学生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才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为了维护教学秩序,让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师需要开展班级管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教师需要落实学生的班级管理主体性。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学生会面对着大量的困难,遇到各种障碍,感受到各种情感问题,体验到成长的烦恼,教师可以从开展德育教育出发,在帮助学生成长,让他们能顺利的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这就是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落实的目标。
二、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落实的要点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藏区的教师既需要面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也需要面对一些特殊性的问题。从普遍性的问题而言,藏区的小学生和其他地区的小学生需要面对一些共同的学习、生活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着手,通过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接受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要面对一些特别的问题,比如受到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区域整体教育水平的影响,教师需要把握一些教育侧重点,比如当前在西藏地区,教师需要重视开展民族传统教育、爱国教育等。在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时,需要把握三个教育侧重点:(1)把握教育细节,德育教育的渗透无处不在。比如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学生需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态推选班干部,而不能为一己私心推举班干部,对部分学生而言,出于私心推举班干部可能只是一件小事,然而这件小事中却体现出学生能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德育教育的渗透,必须是全方位的。(2)让学生感受渗透德育教育的快乐。如果学生不能够感受到接受德育教育的快乐,他们就不会愿意持续接受教育。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快乐,教师需要在教学时给出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去学习、模仿,在探索中感受到快乐。比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是很难理解什么是爱国,为什么他们需要爱国。此时,教师可以在开展班级管理时渗透爱国教育,让学生能够学会从小管理班集体,长大以后可以管理整个国家。在教育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大量的正面、反面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不断遭受的苦难及在漫长的苦难历史中爱国人士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了解正是民族凝聚力令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屹立不倒。这些案例,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愿意自发的接受爱国教育。(3)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在开展班级管理时,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烦恼。如果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一味否定学生,斥责学生,那么学生会排斥接受德育。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这些困难既是学生成长的危机,也是学生成长的转机。教师要把握这些教育契机,应用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学生在遇到开展班级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一边处理自己的情绪,一边考虑如何优化班级管理事物的处理。教师要予以引导,让学生去思考、领悟、实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德育教育渗透。
三、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落实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教育
藏区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思想困惑,这些困惑会影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出身背景不同、自身个性不同,以内部因素而言,小学生还不成熟,没有一套固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外部环境而言,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及影响等。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参与班级管理建设,就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教育。
比如学生A 不愿意参与班级管理建设,他的立场和态度与其他学生不一致,造成了其他学生排斥学生A 的问题。当学生出现了缺点时,教师不能急于指责学生,而要耐心的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当下的心态,感受学生产生的情绪。通过沟通,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经常受到指责,于是他的性格变得消极。他不想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是不想承担责任,不愿意被他人指责。此时,教师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告诉学生,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有一套透明的、公平的指标,达到指标的学生不仅不会受指责,还会受到称赞;没有达到标准的学生,只要愿意承担责任,继续努力达到标准,同样也会受到称赞。教师破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便愿意尝试参与班级管理活动。
(二)结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开展政治教育
在藏区,教师需要根据政府部门及学校的要求,开展24 字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教育。西藏地区的文化环境比较复杂,教师可以以当下西藏区域民众都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作为切入点开展政治教育。
比如教师组织小学生观看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了解到过去的西藏贫穷、落后,不仅如此,贫富不均造成西藏地区民众生活困苦。而自建国之后,大量人才进入西藏,帮助西藏地区开展经济建设。于是一条一条公路修建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一家一家工厂建设了、农业活动也积极开展了。当前藏区的小学生上得起学,物质也较为丰富。教师学生说明自己的感受。学生B 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B 也要投入到西藏的建设中,让西藏的民众过得更好,任何破坏西藏建设的反动分子,都是西藏学生要抵制的对象。
(三)结合学生活动体验开展耐挫品质教育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的面对挫折,不知道如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问题,那么学生将不能顺利成长。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学生也会遇到挫折,教师可能过开展班级活动,来开展耐挫教育,令学生具备耐挫的品质。
比如学生C 当班长,由于有些工作没有做好,受到了其他学生的指责,学生C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他认为其他学生针对他。教师与学生C耐心的交谈。首先,教师让学生C 暂时不思考也不与人交谈班级管理的事,只履行好作为普通学生的责任,使学生C 暂时和与班长有关的情境分离。其次,教师引导学生C 思考,自己产生烦躁情境的外部环境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情境激发了他的情绪。学生C 表示,当他受到指责时,他认为其他学生在否定他工作的同时,似乎否定掉一切过去他的努力,于是他开始排斥其他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C 思考,等到冷静下来,学生C 认为其他的学生是在针对事,还是针对人呢?学生C冷静思考,表示针对事。教师引导学生C思考,学生C是班长,作为班长,要具有领导力。班长要告知其他的学生,班长也是人,是人就有力所不及,其他的学生不能一味指责,要给班长有建设性的意见,学生C 豁然开朗,他了解了他对管理知识还不够了解,学习管理学知识,能帮助他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够解决问题,从而让挫折感消失。
(四)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开展心理教育
学生在成长时,拥有健康的兴趣爱好,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有了兴趣爱好,便能寄情于兴趣爱好中,感受到享受兴趣爱好的快乐;也能通过交流感兴趣的事物,与他人交朋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有自己的兴趣更好发展的需求,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与发展兴趣爱好有关的活动。
比如学生建立了阅读沙龙。教师引导学生以西方阅读沙龙入会制会基础,建立自己的兴趣沙龙。在教师的引导下,每周五下午课堂学习完成以后,就是阅读沙龙活动的时间。学生移动桌椅,教师中间是公共区域活动的时间,愿意与他人交流的学生可以在公共区域阅读;而四周,则是私人区域活动的时间,学生独立阅读,他人不能来打扰在私人区域阅读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吃、喝沙龙中规定的饮料和食物,避免学生在吃、喝食物的同时影响其他人阅读。沙龙制订了一系列的入会、退会、管理的规则。这一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学生表示,在袅袅茶点香中阅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一方面,为了做好沙龙管理,比如学生D 承担了管理的职能,他负责为书籍制作标签和索引,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参与管理,锻炼了自身管理的能力。
总结
小学阶段教学应该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不仅要注重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还要重视其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渗透德育教育,令学生能够成为可持续成长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