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藏品研究与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

2021-11-26陈铭

魅力中国 2021年24期
关键词:藏品文物公众

陈铭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广东 佛山 528000)

一、藏品研究的重要性

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科学研究及社会教育的目的,根据自身性质,收集保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1。作为博物馆的核心资源,藏品体现了博物馆的特色定位,是博物馆开展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业务工作的前提,进行藏品研究对博物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博物馆藏品作为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史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了解过去时代风貌及本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正经补史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博物馆长远发展

倡导“以人为本”的当代博物馆,早已不单是收藏文物的“藏珍阁”,而是满足人们知识需求的“大课室”,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具有教育(含展陈)、研究、收藏的功能。从教育和展陈的角度,加强藏品研究,能进一步认识藏品本身的功能价值及其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展览策划、展品挑选、展陈优化、完善讲解等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同时能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策划者提供更多启示,围绕最具代表性或最有故事性的藏品,策划公众喜闻乐见的社教活动,研发相关文创产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从文物收藏与保管的角度,加强藏品研究,能摸清博物馆文物家底,全面了解馆藏文物在年代、类型和质地上的特点,为馆藏文物征集工作提供指导,对完善藏品分类整理、根据藏品保存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有重要意义。藏品是博物馆的立身之本,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藏品研究,有助于尘封的藏品从文物库房走进公众视野,将馆藏文物资源转化为公众得以共享的公共文化成果,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

(二)有利于发挥藏品正经补史的作用

博物馆的藏品研究侧重以藏品本身为中心,当确定入藏时,需要鉴定其真伪、判定年代和地域、判断材质与用途,进而透过藏品的物质表象进入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研究。譬如去探寻藏品的制作技艺,去寻找与它有关的历史人物或社会群体,去挖掘藏品身上装饰的纹样或图案所蕴含的审美价值或哲学思考,去探索藏品所体现的古人生活智慧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加强藏品研究,能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古代社会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印证文献记载的历史或经久流传的民间传说,为其他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如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铜鉴缶,通过对其研究,其外部为鉴,内置一缶,可盛放冰块或温水,缶内盛酒,认识到它是古代用以冰酒或温酒的器具,同时也是古代中国青铜制作技艺之高超的实物例证。

博物馆藏品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自身所体现的年代、用途、工艺、质地、盛行时间是相对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情况和工艺技术水平,加强藏品研究,发掘藏品背后的历史信息,有利于发挥藏品证史、补史的作用。

二、藏品研究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藏品研究与社会教育都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教育是博物馆工作的落脚点,教育是目的,研究是实现目的重要途径,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藏品研究成果的体现。

目前,国内博物馆社会教育形式主要有展览、讲解、讲座、体验式学习、互联网远程教育等,但对大多中小型博物馆来说,社会教育还是以展览、讲解等方式为主,且展览往往常年固定不变,展览形式单一,藏品大多作为观众的欣赏对象被陈列在展柜中,缺少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加之叙述性的讲解方式难以激发观众与藏品之间的共鸣,藏品背后的故事挖掘不深。想让藏品“开口说话”,并实现“让观众明白”,首先要完成藏品“让自己(指博物馆人和展览展品设计者、教育者)明白”,即一线工作者需对藏品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观众提供更有效的体验平台,从而明白其丰富内涵1。当我们确定主题并开展具体的公众教育活动策划之前,往往需要先对文物库房中的系列藏品进行研究和阐释,再思考选择何种藏品、以何种形式开展公众教育。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内涵和品质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藏品研究的深度和水平。有学者总结博物馆藏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鉴别真伪、判定年代和用途;二是将藏品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三是将藏品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四是将藏品研究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发现藏品中体现的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探索藏品中体现的古人精神世界,以史为鉴,服务当代2。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博物馆与其他研究机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研究目的的社会属性,最终落脚点不单是对过去社会状态的揭示,还包含对现实世界的关怀,将研究成果实现科普化转换,构筑公众与藏品沟通的桥梁。当前博物馆藏品研究还存在易“深入”难“浅出”的问题,为研究成果的科普化转换带来困难。一位出色的研究者不一定擅长科普,但好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善于科普的工作人员提供优秀素材和策划灵感,因此藏品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对社会教育活动的品质提升至关重要。

三、构筑公众与藏品沟通桥梁的途径

博物馆藏品是有选择性被收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见证物,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脱离原生语境的博物馆藏品,若只是单一的摆放在文物库房或陈列展柜,缺少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大多观众眼中,那或许只是神秘的旧物或满足现代人好奇心的物件,无法理解其文化背景与内涵,从而达不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沉默无言的藏品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如何建立起公众与藏品沟通的桥梁,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拓展藏品研究参与群体

《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提出: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博物馆应当为馆外人员研究本馆藏品提供便利1。出于藏品安全的考虑,目前博物馆大多数藏品都在文物库房中保管,藏品研究工作往往被视为是馆藏研究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研究力量薄弱,因此拓展研究参与群体是提升博物馆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藏品数据库,让深藏于库房的藏品通过公共数据库平台为人所识,为藏品信息共享、拓展研究参与群体提供便利;二是建立与高校、研究所等专业机构或专家团队之间的联系,围绕博物馆藏品开展研究工作;三是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围绕某一研究课题,与和此有关博物馆开展合作,促进博物馆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拓宽藏品信息阐释维度

在藏品研究中,研究人员一般从藏品本体出发,以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对藏品的年代、工艺、用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加以探讨,形成研究成果,但学术研究成果不一定对所有观众都具有吸引力。因此,研究人员需加强与博物馆展览、教育等部门之间的业务对接,在尊重藏品本体信息客观性的基础上,拓宽藏品信息阐释维度。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需建立“为观众阐释3”的思维模式,将研究成果的阐释与关照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挖掘藏品对于当代社会文化交流、技术进步、群体认同的意义,增强公众对藏品现实关联性的敏感度,进而引发公众与藏品的共鸣。

(三)促进研究成果科普转化

博物馆藏品研究的成果大多以专著、论文的形式呈现,阅读门槛高、受众面窄,且趣味性不强,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学术研究成果的科普转化十分必要。目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介绍藏品,是博物馆展示中最常见的方法,将冗长的研究报告简化为清晰易懂的图文版,能将藏品信息快速准确地表达出来。参观讲解、组织专题讲座也是公众进入博物馆获取藏品信息的主要方式,通过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讲解,能帮助观众对文物有较为直观的认识。此外还可通过出版科普读物、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公共平台定期推送“馆藏藏品推介”、录制短视频等方式,为公众认识藏品、了解藏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提供多种渠道,公众可突破地域限制,看到一些在展厅中尚未展出的藏品,还可在互联网平台留言,促进与藏品之间的深层互动。如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 分钟讲述一件文物,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带领观众读懂中国文化。

(四)丰富藏品利用形式

为了使博物馆藏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大多数藏品都深藏于文物库房之中,被公众所看见、认识的藏品只是博物馆数以千计乃至数以万计藏品中的冰山一角,藏品利用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使得公众对博物馆藏品认识不足、认识不深。博物馆工作人员可通过创新展览方式、转变策展思路提高藏品利用率,在充分了解藏品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改变以艺术审美为导向挑选展品的方式,注重藏品本体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内涵,让更多“养在深闺”的藏品从库房中走进公众视野。此外,博物馆还可结合藏品特色,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文创产品往往较为贴近群众生活,使观众更容易形成关于藏品的文化记忆,博物馆工作人员可借此推广蕴含在藏品中的深厚文化内涵,拉近公众与藏品之间的距离。最后,在保障藏品安全的基础上,可利用藏品的复制品,举办社教活动,如藏品修复、拓印、3D 模型制作等,帮助观众了解藏品的结构、功能等信息,让观众在博物馆收获知识。

结语:因长期封闭于文物库房或玻璃展柜,文物藏品对不少观众而言是神秘而高冷的存在,现代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博物馆藏品应为公众教育服务,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活化藏品,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体现出博物馆藏品研究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上述建议从拓展研究参与群体、拓宽藏品信息阐释维度、促进研究成果科普转化、丰富藏品利用形式展开,希望能为促进藏品研究成果以更“亲民”的姿态面向公众,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提供些许参考。

猜你喜欢

藏品文物公众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文物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