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
2021-11-26刘格
刘格
抒情性和表现性是音乐艺术最为显著的审美特征,加深对两者的研究探讨,能够深入了解音乐中表达的各种情感,感受音乐变化的特征,完成故事的有效串联。本文就将结合现有实例开展研究工作,希望对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是利用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是利用不同音的组合实现对思想情感及现实生活直观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现阶段在情感表达、意象塑造过程中,采用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如舞蹈,利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宣泄情感;绘画,通过色彩构图、线条等将内心情感宣泄出来。音乐就是这众多表现方式中的一种,是通过不同音调、音色完成情感及场景宣传的方式,以此建立音乐与人们之间的沟通桥梁,并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音乐艺术中的抒情性
(一)抒情性与生活感受
音乐艺术中的抒情性与生活感受,是人们对事物最为直观的精神反应。在了解抒情性与生活感受时,先要对抒情一词有所掌握。抒情指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思,将音乐与艺术融合起来,可为情感抒发提供更多媒介和桥梁,也利于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情感抒发的效果。该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情感表现形式,是人们主观意象的重要凸显。
在音乐艺术作品抒情性的展现中,这种主观特征更加明显。如在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这首曲子是为凸显创作者凄苦生活以及饱尝人间冷暖后的感受,所以,整首曲调相对较为低沉、悲壮,这样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层次的感受,建立与听众间的情感共鸣,并在欣赏之后剖析创作者的生活,产生对音乐的不同感情。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借助音响将音乐与一些无法提供的场景联系起来,激发人们想象力,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此基础上,与自己生活结合起来,加深情感感悟。由此可知,音乐艺术中情感性的凸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生活的直观感悟。
(二)抒情性与审美感悟
《梁祝》这首乐曲中,通过如泣如诉的弦乐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人们在歌曲欣赏中,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画面,并对画面中的主人公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之后再结合自身增强这一感悟效果。与此同时,在这首歌的表述中,人们也可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是一种与情感存在矛盾冲突的美,但又不影响对于整首歌的欣赏。由此可知,音乐艺术中抒情性的体现不仅是情感上的变化,还会存在审美上的提升。
(三)抒情性与想象性
与上两种情况不同,有一种音乐作品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力去理解,了解其中蕴含的音乐魅力。如《4 分33 秒》,其中有一段音乐家并未弹奏出任何旋律,但在这段时间内,却让听众感受到另一种音乐概念,这就是想象力发挥的巨大作用。结合场景和音乐前奏,让听众深陷其中,并在停顿中激活自己的想象力,感受音乐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进而为这部作品赋予不同的含义与内涵,给出不一样的评价。每个人的情感感受都是不同的,音乐家充分利用这一点,为音乐创作引入灵动元素,根据听众的实际生活阅历,想象音乐中的深层次内涵,既达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又能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感受不一样的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不仅是单纯器乐演奏,戏剧舞台、电影等艺术表现形式中,也体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如电影中出现的口哨音乐。昏暗的医院走廊,女杀手冷漠的表情,高跟鞋踩在地板的回声,愉悦富有节奏的口哨更加衬托出电影场景紧张刺激的气氛。借助音响直接刺激听众的听觉神经,音乐艺术给人直接的感受,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表达提供了情绪的发泄途径。
三、音乐艺术地表现性
(一)弹奏者
音乐艺术的表现性指的是听众听到的真实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艺术审美特性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音乐艺术的欣赏主要是以听觉为主的,通过听觉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内容,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音乐艺术美的所在,感受其魅力变化。而音乐艺术表现性的体现重点在于表现这两个词上,表现的实现不单单是进行音乐创作,更主要的是表演者将音乐内容完全呈现出来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可将音乐内涵情感展现出来,牵动听众情绪,使其更好的感受音乐魅力所在,感受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灵活性。
曾经有一位艺术研究学者提出过,不管是哪一种表演形式,表演者都是作品与观众之间重要的衔接纽带,是呈现作品真实效果的关键。对于音乐艺术来说,表演者就是音乐二次创造的重要人物,是借助声音和表情完美阐释作品的关键角色。如经典京剧曲目《智取威虎山》这一选段,演唱者饱满的精神状态将直接决定着这一片段的呈现效果。当表演者大声呵斥后,所表现的横眉冷目以及冷笑过后的淡定神态,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作品中的创造内涵与底蕴。
(二)舞台效果
表演是音乐作品展示、建立与听众间媒介桥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展现音乐审美价值的主要方法。表演过程中包含表演者和舞台效果两部分,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为音乐艺术作品的完美呈现提供了帮助。鉴于此,在严格要求表演者的过程中,还应做好舞台效果的科学把控,以期在表演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完成作品真实场景的还原,调动人们的情绪,增强音乐艺术的欣赏效果。
东北师范音乐系编创的舞蹈作品《长白又一春》当中,以朝鲜舞和古代的杖鼓舞为主要表现方式,采取各种不同的鼓乐展现出严肃又带有一定趣味性的长白鼓舞课堂教学的情景。通过疏密有度的节奏感进行情境创设,可进一步加深情感渲染,再配合舞台的不断变化,凸显音乐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容,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音乐本身属于一种声音艺术,但通过音响韵律的作用可形成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中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进一步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以HIPHOP 为例,该音乐风格之所以在我国得到广泛欢迎,与音乐中较为强烈的攻击性与节奏感有着直接关系。该音乐风格体现出狂野、个性、开放和张扬的情感表达效果,深入其中的人们能够更好地释放自身积压的情绪,并随着音乐曲调的变化做出调节,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和体验。另外,该音乐风格的表现力强且直观,能够将人们最为真实的情感展现出来,很符合现今年轻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该音乐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HIPHOP 音乐中的艺术风格通常与舞台艺术呈现方式紧密结合,缤纷绚烂的舞台灯光布景,在舞美的衬托下,让观众在视听方面,充分感受HIPHOP 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音乐自身
音乐艺术表现性的凸显最为本质的内容就是自身表现性的体现,这是音乐自身具有的独特属性,同时,也是其与其他艺术形式间的明显区别。而音乐自身表现性的凸显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上:
一是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语言艺术彰显的主要形式。旋律的变化以长短音、高低音等的变化为主,虽然变化规律较为固定,但随着节奏、腔调、组合方式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效果,从而将音乐内容、情感、阐述事件、批判内容直观展现出来,形成不同的风格形态,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二是节奏。节奏是音乐旋律的核心,不仅能够表现音乐艺术语言内容,还能够凸显音乐的时代感特征。音乐节奏以轻重变化、长短变化、强弱变化为主,且不同的变化形式巧妙搭接,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效果,进而改变音乐作品的曲风和情感,凸显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节奏的合理规划不仅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的有效衔接,也实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节奏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带动听众情绪,将听众带入到不同情境中来,让听众深入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加深对音乐的认知。
比如,《悲怆交响曲》中,利用舒缓的音乐节奏展现创作者悲伤的情感变化,而欢快、匆忙的节奏,经常用来表现快乐、开心的情绪。如乐曲《黎明》,其中就充分运用欢快的行板以及小快板的音乐节奏,来展现轻松愉悦的音乐曲风。
三是和声。和声表现的是音乐作品中的空间感,通过不同声部音乐的变化与组合,构成不一样的视听效果。在和声的组合利用上,一般是利用重复、交叠等形式实现的,目的是增加音乐表现的立体感、结构感、层次性和鲜明性。且在传统和声表现上,往往多人一起,所以,展现出的效果要更加的震撼人心。
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和声的展现还可利用音乐配器来实现,如加勒比海盗中的配乐《heisapirate》就充分利用音乐配器,以增强和声部位所带来的震撼性,调动人们的情绪,感受一场恢宏壮大的电影画面。该配乐也将主人公曲折命运更好地展现出来,加上结尾处较为密集的鼓点动作,更是将整个剧情推向高潮,不禁让人们的心绪提到最高,真实感受场景内容。
四、结语
音乐艺术中情感性和表现性作为两个较为重要的特征,在音乐创作中应加以重视,利用极具节奏感与渲染力的音乐形式,激发听者的情感共鸣,从中体悟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从而更好地展现音乐审美效果,凸显音乐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