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教育的明珠,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
——关于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调查报告
2021-11-26李明芳
李明芳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一、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概况
(一)民族寄宿制的典范
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地处金沙江畔的“石渠小江南”的洛须镇,“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办于1901 年,坐落于川、藏、青的交界处,距县城75 公里,学校占地面积68.4 亩,海拔3200 米,该校前后经历四次校址搬迁,该校的民族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浓厚,学校的科学管理模式新颖的办学理念,大胆吸收现代教育的优秀成果,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创一流寄宿制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的办学宗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在上级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关怀和鼎力扶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励精图治与教师们的默默奉献下,成了“甘孜州寄宿制管理示范学校”“甘孜州先进学校”“石渠县先进学校”“石渠县平安创建活动达标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在2016 年荣获科普示范学校,同年定向招生47 人,2020 年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等一系列殊荣。
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受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洛须特色的寄宿制教学模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是目前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发展民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教学是关键,因此,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寄宿制教学的办学特色,更好地完工作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大的提高,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逐步加强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二)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教育教学现状
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服务范围为石渠县洛须镇为主的8 个村和1 个社区,现在逐渐发展为全县乃至周边藏区的学生,从原来的50 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810 余人,学校共设立初中班级18 个,含初中一、二、三年级。2020 年石渠初中考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中考的学生共310 名,石渠全县前50 名该校占28 名,其中有7 名同学在2020 年度甘孜州中考石渠县名列前七,700 分以上有3 人,600——699 分有12 人,500——599 分有28 人,400——499 分有67 人。现在学校共有教职工81 人中级教师8 人,本科学历教师41 人,专科学历教师31 人,党员教师17 人,教师结构年轻化。由于近年来党的民族政策措施到位,当地政府和有关领导部门的关心和高度重视,对该校基础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度,还有各界关心民族教育的单位和个人都投入大量资金,学校面貌同建校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正成为石渠教育的一面旗帜,实现了“立足洛须,服务四乡,立足洛须,跨度石渠,走出石渠,放眼全州”,为力争做石渠教育发展的龙头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目前拥有教学楼四幢(其中一幢有学生的艺术教室,教室内有学生学习泥塑、雕刻、传统织布、绘画、书法、舞蹈、制作好的农牧民帐篷等的标本等手工,有阅览室),教师宿舍三幢,学生宿舍四幢,办公楼一幢,建筑总面积5191 平方米。学校还有各类会议室、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阶梯教室等基础设施,各班配备“二机一幕”(录音机、幻灯机、投影屏幕),使课堂教学进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备寄宿制中学的相应配套设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室和远程教育数据接收室,现在已正式开始了远程教育IP 数据的接收。学校在2002 年就被列为中国西部远程教育及李嘉诚现代远程教育基点学校,同时,学校作为西部地区远程教育的式三学校。让教师成长,让学校发展,让学生成才为目标,一直以来不断在教育教学上屡创佳绩。迄今为止,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三)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教育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进行双语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不拘于文学,还可以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双语能力的差别灵活选择阅读材料。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解阅读技巧。要注重精读和略读的配合,对那些比较好的文章可以进行反复阅读培养语感,对一些课外读物可适当略读。通过学生的广泛大量阅读,学生能够提高汉语阅读能力以及应用能力。2.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良好的语言学习素材,其语言都贴近生活,符合规范的双语表达方式。因此,这些文章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能力训练的良好语言材料,学生也更容易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要想学生学好。老师就应该精心备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应努力做到教学功能、结构、文化的结合。学生年龄大都偏小,假如他们能学有所用,定能培养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因此,通过精心备课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效率。3.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为教师的教学做好准备性工作,教师首先要从自身的观念出发,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从备课、制作课件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从对好的精品课程的讲解,要进行说课、评课,到同行之间互听,都要不断进行学习,深化自身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4.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传统文化。而由于语言和地域限制,藏区青少年却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此,在藏区的汉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双语教学,向学生们渗透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结合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让学生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增强学生对所有课程的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二、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寄宿制标准化管理
(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创一流寄宿制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
寄宿制学校教育也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为此,该校正不断加强和改进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制度、方法,同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将学生的成人教育和成材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让学生学做真人,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融入教学常规,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是不争的现实。数字显示,2004 年之前,西部地区有一师一校点约9 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该校是石渠县以南片区区唯一的一所重点寄宿制中学,现有寄宿制学生810 人,占学生人数的100%。学校在2009 年9 月就开始启动了寄宿制标准化管理工作,对全体寄宿制学生进行标准化管理。2007 年3 月和9 月,学校对全体寄宿制学生发放了卧、洁具,全面推行寄宿制标准化管理。
根据全体寄宿制学生具体情况和管理难度,为初一、初二年级班主任配备了三名协助教师,为初三及高中班主任配备了一名协助教师,规定班主任及协助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晨、晚检,按照学校对寄宿制学生“四洗一漱”和“三上线”要求规范学生寝室管理,由住校生管理教师为每个寝室打分,记录每天检查情况,将寝室检查量化评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要求协助教师和班主任密切协作,认真指导寄宿制学生寝室的标准化布置,对年龄小的学生甚至要求手把手地教他们叠放被子,教他们漱口刷牙。同时,规定每位班主任晚检每周不得少于三次,由值周教师负责检查班主任晚检到位情况并进行登记。
如果学校是一个有机体,那么,各个班级就是这个有机体的组织,班主任在这个组织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德教处将按照学校有关制度严格管理各班主任。采用量化评分的方式对各班主任进行评价,将学生仪容仪表检查情况,班级常规管理情况,安全管理情况纳入班主任学期考评,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既是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教学的需要,也是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发展个性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学校根据学生能歌善舞、活泼开朗、自尊心强、求知欲高的特点,多年来主要通过办讲座、举办以“青稞赋”为主题的艺术节(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举办中学生艺术节、举办书法、绘画比赛、阅读课、石刻文化传承、泥塑文化课,帐篷的制作等课程的设置。举办中学生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科性第二课堂,成功参加甘孜州中小学生艺术节。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知识领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石渠县寄宿制中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学校近年来面临着从来没有的良好发展契机,学校校园面积在扩大,学生人数在增加,仅本学期学校就有初中学生810 人,预计到2025 年,学校将达到全校25 个初中班级,学生人数超过1500 名的规模,但是,很多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专业不对口。该校教师队伍结构年轻化,目前教育教学中最大难题就是教师专业不对口,有近355%的老师上课,都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极不合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校35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就有52 人,这些教师撑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年轻,一方面可以说能给学校带来活力,年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意识都是很强的;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们年轻,教学经验缺乏,而学校现有的有经验的老教师相当缺乏,不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3.师资专业配套性差。学校缺乏很多专业教师,特别是英语、藏文理科教师,藏文政治教师,近年来就连藏文教师都很缺乏,这样造成很多教师专业不对口,教师跨学科、跨年级现象突出,教师编制的不合理导致教师任课负担重,工作量加大,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效益。4.后勤服务不完善。该校一直缺乏专业的电工和医务人员,出现断电或教师、学生生病等紧急状况都得不到及时解决。
四、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1.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巩固加强维稳长效机制。该校长期将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该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石渠县的农牧区,寄宿制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管理难度很大,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学校本着“安全不保,何谈教学”的理念,狠抓安全工作。2.在初一年级起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实验的实施。在新招收的初一年级中加强实践课程的实施,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的课外活动课,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训。3.加强教师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 ,稳定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精神文化的建设,其建设不仅要有利于保护教师个性和发展专业特色,而且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注重建设具有生命本性的教师精神文化,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精神文化 是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产生与发展,在教育目标中体 现其生命本真价值。建设具有生命本性的教师文化,要认真考虑教师教学理念与专业精神;要注重建设具有发展性的教师精神文化。教师精神文化的发展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本身的时代性、先进性,它决定其发展性;教师精 神文化的发展指向的是人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追求的 是真善美的统一、理想的教学生活境界。4.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广泛向社会宣传我校,让社会关注我校的发展。该校师生秉承“健康向上,不负众望”的校训,坚持以“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工作初心和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校的行动指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校办成石渠县一流学校,带头学校,全州特色寄宿制示范中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