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2021-11-26张金娜

魅力中国 2021年24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张金娜

(山东省邹平市临池镇中心幼儿园,山东 邹平 256220)

引言

幼小衔接是帮助幼儿园小朋友成为合格的小学生,适应小学教育生活的一个关键教育阶段。要想使幼儿大班的学前教育完美发挥幼小衔接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根据目前幼小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帮助幼儿接受并适应自己身份的转变,为今后完成小学教育打好基础。

一、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一)环境差异

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般幼儿园生活环境布置得非常漂亮,花朵、小草、小动物、卡通,环境五颜六色,吸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室内室外都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教学玩具。在生活中,教师要负责幼儿的饮食、睡眠、排尿、排便等,生活照顾上无微不至,幼儿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小学校园环境则是简单的教室和点缀着几棵大树的操场,没有了五彩缤纷的颜色,也没有各种玩具,在小学所有都要靠自己来完成,这使刚刚步入小学的幼儿无法马上完成身份上的变化。因此,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法适应环境的行为。

(二)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

目前学生家长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因此直接造成了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不平衡。在幼小衔接语言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是其主体,小学并没有参与到幼小衔接教学活动中来,只是处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这种没有小学参与的幼小衔接很难有效完成过渡,导致学生进入小学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而此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对于幼小衔接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幼小衔接是属于幼儿园的工作。其实,幼小衔接不单单是幼儿园的工作,小学对此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幼小衔接的过程应当是双向的。小学阶段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很少关注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征,有些老师还认为幼小衔接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可有可无。

(三)幼小衔接片面化

幼小衔接是全面的,需要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都达成衔接,而很多幼儿园教育中注重了文化课的融入,让幼儿学习小学内容,带有明显的“小学化”特征,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只有文化课的对接,其他方面都存在严重短板,片面化现象更为突出。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因为有了一些“文化基础”,学习好像轻松了,但容易养成不良习惯。

(四)重教育而疏沟通

家长因观念、心理等因素对提前教育过于重视,在参与的过程中只关心幼儿掌握了多少小学知识、具备怎样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需要在满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等需求的基础上才会追求自我实现。对幼儿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爱与尊重需求十分强烈的年龄段,要使其获得发展,自我完成幼小衔接的转变,就需要家长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怀与认可。但现阶段,多数家长却明显忽视了这一点。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策略与应对

(一)加强宣传引导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着幼儿展开。幼小衔接工作在教育中起到承接作用,它不仅是幼儿入学前期打基础工作,也是幼儿能够快速地投入小学学习的重要过程,为幼儿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做出铺垫,只有幼儿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周边环境的改变,才能培养出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幼儿在幼儿园和学生在学校的不同,有意识地通过如厕、饮食、玩乐等逐步调整方法,培养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逐步培养幼儿独立动手,自我照料的能力。经常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多多参观幼儿的教学过程,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把它们融入小学教学中,让幼儿从心理上有一个缓慢的过渡时间。家长也要转变教育理念多多参与幼儿园、学校组织的学习讲座,认真学习,勤加思考,多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政策调整

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虽然在一些文件中提及了幼小衔接问题,但是在小学阶段的相关文件中并没有明确重视此类问题。进而对有些教师造成误导,他们以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工作,并不是小学的工作,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政策作出适当调整,着重强调小学在幼小衔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时,应认识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是促进幼小衔接教学的关键点,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当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统筹工作,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任务。

(三)明确家园共育目标

家园共育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联系机制,还需要达成更多教育共识,这样才能确保幼小衔接程序的顺利打开。幼儿熟悉幼儿园生活和学习节奏,教师要针对小学操作程序进行必要的改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共育要达成更多同步操作,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建议,传授一些教育的方法,让幼儿能够顺利进入到适应性训练环节,以有效促进幼小衔接品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顺利进入小学学习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在常规教育中,要注意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听课的习惯培养。教师不妨让幼儿复述课堂内容,或者要求幼儿回家讲述学习经历,或者是学习到的故事内容。2.提高幼儿注意力,特别是关注力的持久性。3.按时完成任务,避免出现拖拉情况。4.要养成良好的阅读背诵习惯。5.养成规律性作息习惯……幼儿在幼儿园没有太多作业任务,教师要有意识给幼儿留下一些课外学习活动任务,要降低活动任务难度,增加活动任务趣味性,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幼儿作业学习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培养,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教师要给家长推荐作息时间表,要求家长不打折扣地执行。幼小衔接关涉内容众多,教师要在更多方面做出预设和安排,借助家庭力量展开对应训练,能够获得预想的效果。

(四)尊重幼儿需求,引导有效沟通

在幼小衔接中,许多家长虽无法为幼儿提供辅导,但却与幼儿具有天然的亲密感,所以,家长与幼儿的沟通交流是其参与幼小衔接的最有效途径。基于此,在优化家长参与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重点在这一方面进行突破,通过创造更多的亲子沟通机会来帮助家长学会与幼儿沟通、爱上与幼儿沟通。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听听幼儿说什么”的活动,将幼儿想对家长说的话录制成视频,然后组织家长集中观看,从这种不直接见面的沟通开始,让家长了解更多的幼儿心声。随后,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亲子沟通的相关培训,再借助现场练习,让家长迅速掌握沟通技巧,学会倾听与沟通,从而使家长能够在沟通中更有效地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引导。

(五)弥补上课时间带来的差异

在幼儿大班的教育阶段,上课时间一般都是30 分钟,课堂活动时也是游戏和学习交叉进行,动静结合,充分体现了儿童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而小学的课堂教学时间一般都比大班延长了10 分钟左右,并且不像幼儿园那样吵闹,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这些会使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产生心理不适,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让大班学生有一个思想的缓冲,以便日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结束语

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真正意义上适应新环境作出改变的第一步。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以幼儿为本,充分调动幼儿园、教师、家长的积极性,围绕着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做出努力。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迅速,互相加强沟通,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为今后步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有效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有效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