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革命老区的壮丽新生
——喜读纪实文学《大别山上》
2021-11-26唐元明
□唐元明
【导 读】主旋律作品写得精彩别致难能可贵,有赖作者丰富的人文、生活和精神储备。报告文学《大别山上》放眼百年沧桑历史,深情描绘了红色沃土大别山地区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的艰难而光辉历程,红色历史与时代主题、纪实性与艺术性契合无痕、巧妙彰显,给人以精神启迪与文学享受。
安徽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著名作家潘小平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上》,甫一面世即广受关注,文艺界、出版界好评如潮,成为今年文学原创和主题出版领域的一个崭新亮点。
主旋律作品难写,是大家公认的,写得精彩而别致尤其难能可贵。原因不复杂,一是受题材限制,主题昭然、固定,作家可发挥的空间局促一域,个人优长难以施展;二是作者对相关素材未必熟悉,尤其还有感情深浅的问题,情深则意盈,情浅则蕴薄。因而,“命题”之作,向来被作家视为畏途,不是身有专长、意有萦系,难臻心手双畅、出品上乘的创作佳境。
潘小平恰是纪实文学和主题出版的双重高手。10多年高校文艺理论、写作教学和文化学者的卓然积淀,长期散文随笔与纪实文学的成功历练,使其视域开阔,笔力健硕,理性与情怀兼胜,加之有《皖赋》《潮起江淮》《文化徽州》《前朝旧事》《翁同龢》等众多优秀作品的丰厚底蕴,使她自有妙手巧运的优势。尤其有缘而有意的是,她近年来为撰写《有一种红叫“金寨红”》《永远的大别山》等“红色系列”纪实文学、专题片作品,曾数次前往大别山,于山山岭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和难忘的心迹,这些人文储备、生活储备和精神储备,弥足珍贵,恰逢其用。
一部成功之作的出笼,也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际会。《大别山上》自选题确立以来,先后入选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翻译资助项目。安徽教育出版社更是高度重视、上下鼎力合作,与作者共同谋划、精心打造图书,遂使《大别山上》成为内容与形式兼善的精品力作。
本书采用作者最为擅长的报告文学形式,放眼纵横百年的历史背景,以丰富真切的第一手资料、激越深沉的人文情感、灵动多彩的健硕笔触,着力书写了红色沃土大别山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贫穷落后逐渐走向小康和振兴的艰难而光辉的壮阔历程,生动展现了全国极具代表性的大别山人民在系统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丰硕成果以及恪守信念、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风采,深情回眸了这片遍地英雄的土地在战争年代的巨大勋绩,鲜明地回答了历史与现实、革命与建设等关乎执政党前途与人民命运的重大课题,既有浓墨重彩的重点描述,也有传神写意的情境特写,还有理性客观的问题审视,立体地呈现了这个特殊地区的群体奋斗史、集体致富路与社会大愿景。
本书的突出特色,是在纪实性与艺术性有效契合的基础上,凸显红色历史与时代主题,使主旋律与个性化巧妙彰显。金寨及大别山地区,山高水长、积贫积弱,是百年中国农村山区的一个典型缩影。同时,这里又是一块被红色洗礼和浸润的特殊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金寨境内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曾有10万人民子弟参加红军行列,最后幸存者仅有区区700余人,诞生了59位赫赫将军,军属和烈属后代在当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老区人民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对共和国的付出都是巨大的,然而这里的贫困也是极为严重的。中央的脱贫攻坚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扶贫实践如和煦而强劲的春风吹遍了这片热土,无数的驻村干部、无私的援助之手、无计的精神动力,共同激活、振兴、烘托、升华了这里的一切。作者以为民族复兴书写信史、为新时代留下小康印记的使命担当,全身心投入其中,以田野调查和零距离访谈等形式,力求捕捉第一手素材,反复咀嚼构思,倾情打磨优化,把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时代风云的关键节点、扣人心弦的典型人物、多姿多彩的山乡巨变等,如实如绘地展现出来,既写出了高度也写出了深度,既写出了意蕴也写出了精神,达到了纪实性和文学性的有机融合。
其次是宏大叙事与细节刻画的成功运用,使主旨突显,情景生动,感人心魄。作为国内外闻名的“将军县”,“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红色背景,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多次视察指导,对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的高度重视,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都是宏大主题,需要突出反映。作者以浓墨重彩和画龙点睛的双重手法,交相辉映地处理宏大叙事与关键细节。大的政策、大的事件、大的数据,则精心提炼、见线见面、以观全景;重要情境、典型人物、出彩细节,则重点聚焦、血肉丰满、照见精神。如对“六星上将”洪学智传奇人生的解说、对“洪氏家风”的揭示、对将军数十年心系故乡的深情厚谊(包括20万件军大衣的捐赠等)的挖掘,既写出了这位穷苦出身的革命前辈九死一生、戎马倥偬的英雄气概,也刻画了他不忘故土、热爱人民的淳朴本色。另一位革命烈士冯伦奎,1930年16岁时就参加了红军,其未曾谋面的“约订妻”黄守群小他一岁,在冯伦奎踏上战场以后,就以“媳妇”的身份来到黄家,侍奉公婆、艰辛劳动,如此苦等苦盼数十年,冯伦奎却一直杳无音信。她从豆蔻年华熬到了满头白雪,直至1980年才好不容易有了消息——她极度孤寂地守了48年、几乎拼却一生来等待的“那个人”,已于1936年甘肃倪家郢子的对敌战斗中牺牲了!噩耗袭来,她把自己关进屋里不吃不喝、痛哭不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例子实在太多,无论是富有文化的乡绅子弟,为了革命理想和穷人解放,毅然叛离富裕家庭,忤逆父母、毁家纾难,一腔热血奔赴革命事业,枪林弹雨在所不惜,经历的苦难和最后的结局令人感叹,还是稚气未脱而斗志昂扬、新婚第二天就被残忍杀害的红军女战士;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修建过程中10万大移民的巨大牺牲、忘我劳动等可歌可泣精神,还是新时期金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筹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许多难忘情节……这些都浸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力与壮美。而这些典型人物与重要事件的着意刻画,无不倾注着历史真实和情感要素,颇能打动人心。同时,对诸多类型不一的贫困山民脱胎换骨、扬眉吐气,对志智双强、回报家乡的带头创业者、网商弄潮儿等也做了情理交织、令人动容的描述,较好地烘托了希望的田野、金色的未来。
此外,作者在呈现方式、艺术手法上也做了精心构思和别致探索。面对红色山乡近百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事、无数英雄儿女的光辉业绩、众多英烈后代的艰苦人生,如何撷取要素、提炼光华、焕发精神?确实是一个难题。同时,脱贫攻坚、振兴乡村,举国皆然;政策方略、数据事迹,大同小异,如何裁剪巧妙、凸显亮点、昭示特色?亦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洵非易事。好在潘小平在类似写作中做过不少成功尝试,兼之她对大别山的山水田园和英雄百姓有着深深眷念、对扶贫攻坚和共同富裕寄寓诸多情怀,因而倾心筹划、着意巧构,通过特殊背景、重大事件、典型人物、个性细节的交相穿插,形散而神聚,达到了移步换景、相映生辉的效果,使得红色血脉、英雄土地与抛家舍业、顾全大局相赓续,贫穷坚忍、怀抱希望与政府帮扶、雪中送炭相映衬,鲜明的主题、特别的场景与鲜活的人物、深情的描述相生发,加上每章前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序言、每节前概要而诗性的关键词、附录的长长采访笔记简目等,使得全书主干坚实、血肉丰盈、情景灵动,充溢着正气弥漫的精神元素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张力,避免了此类作品通常存在的主题先行、概念化、同质化和模式化等弊端。
当然,作者选择的这种今昔映照、情境转换、虚实互动、笔致跃然的呈现方式,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板滞与无奇,却也带来了阅读的新异性和跌宕感,多少挑战了一般读者的庸常习惯。文本给人以通讯纪实的真切感、信实感之外,又饶有如许的鲜活性、灵妙性,淡化了主题的硬性引导,平添了阅读的奇异感受,这或许是一种意外的可喜收获。
近年来,国内主题出版物正以几何级的增量活跃于广大图书市场,增强了新时代主旋律的感染力与共鸣度,进一步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可谓功莫大焉。潘小平积数年之功精心完成的《大别山上》,应是今年主题出版物的重要收获之一。全书有着强烈的时代感、现场感和带入感,历史与现实融会、社会与个体共情,体现了作者卓然的思想情怀和可贵的艺术追求。正如著名评论家胡平所称道的,本作品重点关注革命烈属后代的脱贫经历与生活状态,在同类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中具有极强的独特性,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文本气质和创作风范,是对脱贫攻坚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深情回望,是伟大时代的忠实记录,是给建党百年的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