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探究

2021-11-26杨鹏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4期
关键词:支模脚手架土建

杨鹏

我国房建土建项目数量日益增多,项目建设质量面临更高要求。作为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常用技术之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在保障项目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对项目整体建设周期的缩短。相较于传统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依托于现代工艺与设备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其项目施工效率,并保证相关人员施工安全。所以,为进一步提升房建土建项目建设的流畅性、安全性,各建筑企业逐渐加大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

1.高支模施工概述

高支模技术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存在特殊要求,即高于5m 的支模高度方可实施高支模施工。同时,若混凝土结构跨度不低于18m,并且在施工期间,需要以8m 以上的支模进行辅助作业,也可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另外,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标准、高难度等特点,要想发挥出高支模技术的最大作用,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施工,结合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各高支模施工流程与环节的把控,确保高支模作业的开展符合标准要求[1]。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能够做到对高支模各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避免因高支模技术应用不合理而影响到项目整体建设效果。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2.1 施工准备

不同于其他项目而言,房建土建项目建设存在复杂性、系统性、多变性等特征,所以需通过加强施工准备工作来保障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2]。对此,企业需重视对高支模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首先,相关设计人员需做到结合现场情况进行高支模施工图纸的合理设计,并通过多方会审挖掘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图纸优化来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其次,在完善图纸的前提下,结合现场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借助技术交底的形式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技术应用[3]。再次,需在准备阶段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做到全面监督、管理高支模施工的各环节、流程,进而为后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2 施工体系安装

高支模施工与安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避免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需加强对高支模体系安装的质量管控。在施工前,相关人员需依据对现场情况的分析,进行高支模各参数的计算分析,判断其图纸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其参数数据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展高支模体系安装。纵观现阶段各房建土建项目中,高支模体系的安装多以松木板为主,需依据对松木板特点、特性的分析,通过合理搭设来保证高支模体系的整体承载力符合标准要求[4]。需注意,在模板连接时,需按照图纸进行缝隙的预留,确保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针对梁侧板的安装,需结合其施工要求,将其厚度控制在23mm 内,并将木板之间的错缝宽度控制在50cm 范围内,提升高支模体系的安装效果。

2.3 楼面安装

若以楼面为载体进行高支模的安装,为确保其高支模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重视对高支模支撑的合理设置,避免支撑体系因模板变形发生失稳现象。具体施工中,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楼面模板安装,严控各环节的安设质量。在楼面支顶安设时,需在安装作业前借助专业工具精准测量梁防线与轴线等参数,确定其安装位置后方可开展施工[5]。针对脚手架的安设,要求人员务必以纵向横梁为基准,进而提升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需注意,不同类型脚手架有着差异化的安装方式,以门式脚手架为例,需以保证脚手架稳定性为前提,于两侧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安装结束后验收并进行两端的锁紧与固定。此外,脚手架安设结束后需测量上下层脚手架是否处于相同垂线,检查两侧立柱的稳定性与平稳性,确保其楼面支撑体系的安设符合预期标准。

2.4 外框架梁柱施工

外框架梁柱施工受到梁柱密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难度与复杂性增大。为避免梁柱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提升外框架梁柱施工效果,可结合现场情况实施分层施工。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预先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梁体位置测量,针对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开展,则需在浇筑期间秉持着“先梁柱后楼板”的顺序。同时,为保证其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需在浇筑前预先进行梁体、支撑点的加固,避免因浇筑发生梁体偏移而影响到浇筑质量[6]。另外,在开展外框架梁柱高支模施工时,还需加大对主梁下水平杆稳定性的关注力度,确保其水平杆的设置符合预期要求,为高支模施工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2.5 混凝土浇筑作业

浇筑施工质量关乎整体项目建设效果,所以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建设中,为避免因高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需结合现场浇筑情况的分析进行浇筑速度的合理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浇筑作业的开展禁止出现一次性浇筑过高的问题,可以以2h 为周期,控制其浇筑高度保持在1m。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企业可结合浇筑工艺标准,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来规范浇筑作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50cm 内。并以从中间到两端的形式,进行混凝土的均匀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以连续、稳定的状态进行混凝土振捣,避免因过振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需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时刻检查混凝土浇筑厚度,监督振捣作业的连续性开展,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7]。

2.6 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拆除不合理,轻则影响到高支模技术应用效果,重则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结合现场情况的分析,针对不同跨度高支模采用不同的拆除形式,如高支模高于8m,需在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若高支模低于8m,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即可拆除。针对具体拆模作业的开展,包括:(1)结合混凝土凝结情况的分析,控制拆模作业的时间为浇筑10d 后,借助专业工具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确定其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拆模施工。若检测强度为达到标准,禁止对高支模强行拆除。(2)实际拆除作业过程中,需以“拆除→分级→分段拆除”的流程施工,在主要模板拆除前必须进行从属模板的优先拆除[8]。(3)为避免拆除作业的开展无法顺利进行,需先构建契合现场要求的拆除平台,并按照上述原则进行逐个拆除。而对于拆除构件而言,必须做到分类有序的堆放,如在拆除支架、散板后,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在规定区域堆放。同时,在拆除作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构件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冲击和影响,并第一时间将拆除后的模板清理和运输。若模板拆除时涉及临时堆放,需保持模板堆放距离与建筑主体间隔1m 以上,并保持其堆放高度低于1m。禁止在楼层附近、脚手架旁等位置堆放模板。待模板拆除结束后,相关人员需及时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需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进行处理。(4)拆除下的模板构件及时清理,清楚多余杂物、杂物后进行模板构件维护,以便用于其他工程。

3.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优化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高支模技术在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企业可结合以下措施来优化高支模施工:(1)材料把控。材料是高支模施工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为避免因材料不合格而影响到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与质量,需做到在施工前进行材料质量的严控,按照相关材料标准开展进场检测、取样试验等工作,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性能符合预期标准。(2)人员培训。企业领导需加大对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在施工前开展高支模技术理论、实践培训,确保施工、管理等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高支模技术的应用,避免在后续高支模施工中出现技术失误等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并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所以,施工企业需认知高支模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结合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建设需求,合理引进高支模施工技术,结合相关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做到对高支模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人员技术培训,进而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确保在房建土建项目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猜你喜欢

支模脚手架土建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