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经营管理学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2021-11-2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学机械化农机

(石河子大学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1 课程简介

农机经营管理学课程为农学或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是现代管理学科中一个日显突出其地位的新分支。该课程综合了农业机械化概论、经营管理原理、经营预测、经营战略、经营计划与实施、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经营效益分析与评价、农业机械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等内容[1],理论与实例紧密结合,方法和程序具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为胜任农业机械高级管理任务奠定基础[2],对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训练,获得以下知识、能力及素养:一是掌握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具备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的能力;二是具有农业机械化科学生产的组织能力;三是具有一定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能力。

2 教学对象和教材

2.1 教学对象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为选修课程,被安排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第7个学期,共32学时,授课对象2个班共71人,授课环境为阶梯教室,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2.2 教学材料

课程参考教材为《农机经营管理学》(朱瑞祥、邱立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推荐课外阅读教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99)、《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计量分析》(彭代彦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蔡根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改革探索

3.1 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

3.1.1 总体思路

本课程作为非农经专业的通识课程,主要是向非农经专业的学习者普及有关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营销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选修课的受重视程度不高,大四阶段的学生准备考研较多,授课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另外,考虑到即将面临各类面试,为增加学生当众讲话的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因此,在授课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3.1.2 具体做法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运用。将全班71名学生分为9个学习小组,每组学生负责一个章节,每个学生利用3 min时间讲解一个概念,要求结合国内外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这一研究领域的典型案例。讲述结束后,听课教师和其他学生与授课学生围绕讲述概念或原理进行互动讨论2 min。

3.1.3 实践效果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学生能结合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克拉斯、洛阳一拖等国内外农机企业的产品和发展历程讲述课程中企业总体战略、企业竞争等概念和原理,深化内涵学习;有学生结合华为、微软、苹果等著名品牌的案例,讲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经营计划、项目管理等相关概念,从自己对国有农机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愿景,谈到对学习本专业的认知,显著拓宽了思路。

3.2 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

3.2.1 总体思路

选修课考核方式主要为考试或提交论文。其中,提交论文的考察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难以准确判断;试卷考试的形式,一般是教师出题,学生利用短时间记忆考前突击,考试过后对课程知识易逐渐忘记。为提升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知程度,提升课程学习效果,对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

3.2.2 具体做法

改革试卷出题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负责一个章节,根据章节内容,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由“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题型构成,各组的练习题汇总后形成“题库”,作为课程考试试卷的“基本库”,占试卷总分40%的知识点从“基本库”中选出,其余60%由课程组教师负责。

3.2.3 实践效果

通过“出题”,同学们对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考试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较好,达到了课程目标。

4 考核结果分析

4.1 成绩构成

课程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根据课堂对知识点讲述情况和互动情况进行打分,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结合平时接触到的企业案例,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阐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分析、表达能力。

4.2 考试结果分析

期末考试命题主要从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定义等方面进行,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和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从考核结果来看,80分以上人数为48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试卷缺少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分析方面的考察。改进措施是增加知识运用和分析方面的主观题目数量和分值占比。

5 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进一步认识农机经营管理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在对课程内容和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灵活运用课堂,结合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程考核方法,对提升课程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帮助。

5.1 结合课程特点,根据师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不同开展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许多政策方针的变化,教育理念和教学培养目标也在发生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应该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目标进行革新和改变。一是要协调好课程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确立以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表达的能动性;二是协调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尽量以教师讲述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协调好传统课堂教学与教学模式研究的关系,确立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学模式研究活动为突破口的教学发展观;四是注重发挥学生在课程考核中的作用,通过参与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的设计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属性的理解,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5.2 结合新工科背景,注重教学材料的革新和完善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经济管理理论取得许多新成果,应结合新工科背景,加强参考教材的更新和提升。目前,课程教材只有朱瑞祥、邱立春在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机经营管理学》,该书没有再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书中涉及到许多知识内容已经有很大的变革和发展。例如,农业机械化概论部分,我国农机事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已经发展成为为农机生产和使用全球第一大国;经营管理原理、经营预测、经营战略等章节内容,可以增选新型案例;经营计划与实施、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经营效益分析与评价等章节,应补充最新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政策法规;农业机械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方面,应根据国家最新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更新和完善。

5.3 结合多学科交叉和思政教育,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提升

该课程内容涉及农业机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要求授课教师对相关学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石河子大学本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在完成教材自学的同时,还自学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书籍,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计量分析》(彭代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蔡根女);还通过网络学习了相近的课程,如《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高焕文)、《农业及其运用管理学》(陈济勤)。

6 结语

课程分类虽然有必修和选修的区别,但作为授课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门课。要讲好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需要授课教师有积极的学习心态和钻研精神,以及广博的知识涉猎,授课过程中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专业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03)

猜你喜欢

管理学机械化农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不一样的农机展
浅谈管理学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