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推广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1-11-2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被动农业机械农机

(费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费县 273400)

1 农机推广的现状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农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也较高。随着农业需求的不断加大,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和人才也不断增加,加之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趋势十分明显。首先是国家比较重视农机推广,组织了相应的推广人员开展推广工作,也加大了对农机设备研发的成本和时间投入,给农业机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1]。其次是社会企业的参与性提升,很多地区的农机生产厂商技术在不断提升,组织推广的活动也在不断升级,给农机推广带来了新的动力。但我国农业机械水平和意识整体偏低,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农业机械发展的脚步还不够快,与世界先进农业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整体上讲农业生产思想还没有完全打开,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手工劳作,农户个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大局意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度的制约,推广过程并不顺利。社会农业机械企业与地方机构的配合性不高,这一系列问题滞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 农机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2.1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平,而且传统的农业劳作思想根深蒂固,整体的农业生产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农机的推广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农业与工业的结合,通过现代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种植成本和时间,有助于减轻农业生产的压力。同时农机推广有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将规模化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生产,能扩大整体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的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优化行业前景,推动农业生产建立良好趋势。当前农机推广的重点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者地理资源优越的地区,加速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率,第一产业处于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机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行业利好驱动。

2.2 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农业收入

当前农机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经营收益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机科技水平优化作用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首先,农机带来了技术创新,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带动了经济收入;其次,农机的高效性给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以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通过应用农机后,农民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发展副业,或者在其他行业进行就业,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最后,农机推广刺激了生产结构的变化,产品类型和种植方式根据最新的品种来优化提升,提高农作物质量,增加整体产量。同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的产业链开始出现,深度加工与网络销售加入到农业生产的体系中,给农民创造了盈利新机会,不断提高农业收入。

2.3 灌输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思想

我国很多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不高,主要是因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思想不高,缺乏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尤其是生产规模较小的贫困地区。思想是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农机在推广的过程中正好把农业与科技结合的优点展现给农民,提高农民对农机的认识,也是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识,通过技术推进带动思想的进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创新产业结构和种植方式,逐渐实现现代化生产。通过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很多地区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地理限制和时间限制,将农业产品不断商品化、社会化,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得到了体现,农业种植的产品不再是单纯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必需品,逐渐的发展为高创收的合理化就业方式,真正的做到农业产业化、高效化发展,将科技真正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3 农机推广目前存在的不足

虽然农业机械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农机设备的购买成本较高,除了在农业发达地区外推广工作一直开展缓慢,这与农民的意识和地方推广工作无不相关。

3.1 整体重视程度较低

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思想意识上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能力较差,经济条件也相对比较落后,大部分地区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呈观望状态,想通过别人试验后再考虑购买,过于看重眼前利益,缺乏发展思想[2]。而地方在推广农机过程中受到消极信息的影响常常难以坚持推广,推广工作严重滞后,推广人员自身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同时地方农机站推广人员短缺,身兼数职的工作形势难以有序开展推广工作,这就导致了整体上农机推广工作实际效果降低,推广难度逐渐加大。

3.2 推广力量薄弱

农机推广主要以地方农机总站为主要推广点开展工作,但很多地区办公条件较差、推广人员较少、资金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不足,在人员和工作能力上都出现相应不足,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且积极性不高。地方专业性人才较少,缺乏稳定的维修保养人员。

4 如何提高农机推广的作用

4.1 改被动为主动

所谓改被动为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改农民的思想被动为主动,很多农民对农机的认可度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寄希望于他人,也寄希望于国家,因此在面对推广人员的农机宣传时,常常被动的接受农机的功能特点,被动的改变个人思想,被动的产生购买欲望。要提高农民的主动性,首先要把农机的实用性发挥出来,从传统的农业种植中找问题,把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弊端总结出来,让农民自己发现问题,从技术上提高农民的认识,主动参与对农机设备的了解;其次是让农民体验农机的优势,参观示范基地的同时把农机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让农户体验农机的便利和效率,提高农民自身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是改推广人员的被动推广为主动推广,大部分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属于地方机构的专职人员,推广农机是被动接受工作安排的任务,或者因农民要求才被动去推广,所以在意识上要增加推广人员的主动性,调整推广人员待遇,合理设计薪酬制度,完善责任制度,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主动性。此外还要加强社会企业的主动性,提高企业的主动投入,科学设计合作运营方案。

4.2 重视农机推广与农业产业结构的结合

农业现代化发展给农业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不仅是一种技术进步,同时也是一种思想的植入,只有整体上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让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更快更好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因受到各类技术的推进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机械农业、自动化农业、智能农业、旅游农业等许多新概念的形成,把农机推广的思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意识,不断挖掘新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收益,发展相关的农业产业,让农民参与产业化生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自然环境,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进程。

5 结语

总的来讲,农机推广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从我国独有农业特性来看,农业发展的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传统的观念、耕作方式、思想意识薄弱等一系列不利因素。要因地适宜的发展现代化农业,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对农机推广的认识,提高农机推广投入,从机制上改进推广力度,结合社会企业开展推广活动,改变农民思想,加大对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满足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从主客观上提高农机使用的意识,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保持农民对农机的信心不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03)

猜你喜欢

被动农业机械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