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记忆与个案启示
——《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评述

2021-11-26文_邵

传媒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建构思想

文_邵 鹏

历史记忆被提取和研究依赖于对史料不断的挖掘和研读,研究者融汇了新的价值取向与理论维度使旧记忆再次焕发新意与生机,并通过当下的生存体验与思维惯性使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连接与连续的整体。重新审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个案,无疑是一个再次赋予历史文本以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在中日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记忆中,朱舜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者,他的学行宗旨与顾炎武无二,博学明辨、精研经史无逊于王夫之。在看到清政权日趋坚固、复明无望后,他毅然辞别故乡流亡日本。彼时幕府治下的日本,颁布锁国令,取缔对外交往关系,曾经作为楷模和路径的中国已经处于“蛮夷”统治下,而来自中国的典籍则成为其研究古典学问、安定社会秩序、促进视野和制度发展的重要媒介。[1]朱舜水作为明朝遗民,其自觉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扩散”精神就更具有一种悲壮色彩。在这样的使命驱动下,从事文化传播时对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具有极为明确的指向的。[2]朱舜水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使得其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的儒学思想在日本备受推崇,以舜水学说为宗旨的“江户学派”一直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两百多年。周逢年教授的新著《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正是旨在以历史记忆为切片,进而探索阐释宏大历史背景下中日两国跨文化传播的发展与规律及对当代的意义。

一、文化“巨影”下的迁徙与拥抱

日本明治维新之前被认为长期处于中国文化的“巨影”之下,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强劲而且持续不断,而谦逊的文化秉性则使得周边国家地区可以更从容主动的挑选取舍。文化传播的路径是“伴随民族迁徙而分散的,文化的采借多于发明,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愈多,发生过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3]周逢年教授在对朱舜水的研究中看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共识与主动。回溯这段中国文化“被拥抱”的过程,作者阐述了文化价值认同与跨文化传播效果实现之间互动互助、共生共济的内在机制和驱动力。事实上,日本作为岛国的孤立状态使其更容易对源于海外的异域文化保持陌生、警惕的态度,而文化价值认同不仅完成了彼此间的身份“确认”,也达成了有意义的价值认知空间。这种文化价值认同使得日本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惯性和空间亲近中对中国文化的引进、学习和借鉴过程中呈现出更加清晰的目的性和持续性。从制度上的“遣唐使”,到文字中的“汉文”、绘画中的“汉画”、诗词中的“汉诗”、医药中的“汉方”等,文化价值认同使中国文化在日本获得了跨文化传播上全方位的交流地位。

作者认为,在幕府时期的日本,中国儒家文化较西方文化更能适应日本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1637年,日本南部发生了带有基督教色彩的“岛原之乱”,西方宗教文化显示出颠覆日本传统社会的可能性。以火枪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科技加速了日本的统一,但政权稳固后,技术裹挟下的西方宗教文化力量则可能威胁以刀为象征的武士阶层的地位。[4]此时,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较西方文化更多是一种维护、修补而非颠覆革命。朱舜水在日本传播中华儒家文化并没有以天朝的强势文化自居,而是用谦恭的态度、客观真实的学术思想并依据日本的现实状况、以实际行动为日本社会解决现实问题。[5]可见,跨文化传播要建构彼此认同、相互适应的多元文化世界,必须遵循彼此包容、相互尊重和互动共赢的传播原则。

二、跨文化背后的建构与传播

对于朱舜水思想在日本传播的微观层面,周逢年教授运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结构模式建立了一个简洁的研究框架,分析朱舜水思想形成的背景、思想的传播者、思想传播的媒介、受众的影响等诸多方面。[6]朱舜水思想本身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自省与反思,空谈性理、言行脱节的弊病使程朱理学在明代后期己经无法立足,陆王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对于王朝末年日趋腐败的政治和危机四伏的社会也无能为力。因此,朱舜水主张以儒学的忧患意识和主张变革现实的救世精神,无疑是一剂良药;其所主张的“实理实学”,迥异于宋明“玄妙之说”,更容易让理论落地生根;追求道理的通俗易懂、“学以致用”,也更容易让受众接受。

朱舜水思想文献存世的多是他与弟子和友人的书信和访谈稿,比较散乱、零碎。周逢年教授经过多年挖掘、整理,终于梳理出一个由朱舜水为源传播者,弟子和友人为二级传播者的学术共同体,通过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的网络,使学术思想渗入扩散至各个学派,进而发扬光大。

作者认为,朱舜水思想在日本影响深远另一原因是“建构与传播”。“建构”是“采借”的发展和进步,“传播”则是将“采借”与“建构”的思想文化借助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散播”,进而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运用。传播技术与传播媒介的发展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叠加和融合。朱舜水思想跨文化传播媒介的分析更多的指向那些最传统的媒介形式,甚至是以身体作为媒介的言传身教和“示范性”的潜移默化,显然“身体力行”与“情感交融”或许会让思想的传播更有依托,而且内涵更加丰富饱满。该书在对跨文化传播的受众探讨中,“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模式”的分析思路清晰可辨,朱舜水的众多弟子是知识精英,他们成为“实理实学”思想指导“在地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更成为朱舜水思想传承发展和不断“散播”的决定性力量。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引用了《舜水先生文集》中的“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以此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7]时隔数百年,朱舜水思想的传播效果不仅在日本,更回传故国且迸发出新的活力。其思想传播背后不依赖西方式的文化霸权,没有刻意的强加于人,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再到书信文字的世代传承,思想文化不断生发活力的背后既是中日两国文化基因的同根同源,也是东亚文化圈各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反哺,更是全球化文化传播交流背景之下中华文化复兴的表现。

猜你喜欢

跨文化建构思想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思想与“剑”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