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研究

2021-11-26苏淼

关键词:抗疫思政价值观

苏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最美逆行者用柔弱身躯为中华民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屏障。“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深传递的浓浓大爱,让疫情笼罩的中华大地不再寒冷。疫情肆虐,爱却依旧。身为高校教师,虽无磅礴之力战疫情,却让疫情下的莘莘学子感受这份中华大爱的温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构建课程协同、案例转化和价值践履三大机制,将战“疫”生动事例融入教材、搬进课堂,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这次举世瞩目且卓有成效的全民抗疫所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将讲好中国防疫抗疫故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中,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全国抗疫中的总动员作用,进而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思政协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体系。”[2]49这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立足点。

(一)思政课程要讲好抗疫故事,利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主渠道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期望。这次疫情不只是对国家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一次考验。网络时代,海量信息充斥于各种媒介,内容丰富而复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达到思政课的育人目的。思政课有自身的规律和课程特点,必须精准发力,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思政课教师身在教学一线,应保持强烈的政治和社会敏感性,主动将当前这场全国动员的战“疫”典型事例有机融入日常教学中,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适时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及爱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从哲学原理、现实问题、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生态理念、理想信念、生命意识和道德责任的教育。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征、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3]。教师应把握好这一教育契机,把党领导下的全民战“疫”中一个个鲜活案例引入思政课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疫情当作“活教材”,开拓思政课的时代广度和厚度。通过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思考在应对疫情时“中国之治”的核心密码,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面临着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多发病、地方病流行和肆虐的严重挑战,也遭受了一些挫折,但是最终我们克服困难,赢得了挑战。20世纪末,我国已彻底消除了天花、霍乱等传统传染病,研发了多种有效的疫苗。实践证明,我们有能力战胜传统的传染病,也有能力战胜新型传染病毒,2003年成功抗击非典就是佐证。今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主动融入防疫抗疫故事,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高校的思政工作要有“大思政”的格局。“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目标之首要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4]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其实质是一种课程观[5]。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在尊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把防疫抗疫阻击战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鲜活素材及时纳入课堂,把抗疫的典型经验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通过对我国不同专业领域的战“疫”事迹的讲解,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增强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在养成严谨科学治学态度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进而激发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民情怀和爱国热情,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非思政类文科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专业特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时政热点,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时政问题,可以使广大青年学子在润物无声的讲解中受到极大启发和触动,在心底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以《税法》的教学为例,国家税务局着眼于“战疫情促发展,服务全面小康”,出台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四大方面17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加强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等,体现出党和国家、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与爱护。通过理论讲述、师生研讨,将这次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专业课教育全过程,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元素,不断优化课程建设。

第二,自然科学类课程从哲学的角度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哲学既与自然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又具有科学的一般特征。自然科学中蕴含大量的哲学道理。数学问题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哲学解释,同样,某个哲学命题也能通过数学原理进行精确化的演绎证明。笛卡尔认为,数学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求得真理的方法,应当用这种方法找出一些最根本的真理作为哲学的基础[6]333。罗素的科学哲学(他称为逻辑原子主义)把数理逻辑看成一种通用的语言和方法,来描述和分析语言、科学及经验世界的问题[6]335。

二、案例转化机制

案例教学是指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并以其为基础, 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 在互动的过程中,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与讨论,将所学知识与案例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7]。案例教学是一种将生动、鲜活的活动和事件情景再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案例,增强课程理论的厚度,精选疫情防控中的典型案例,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线上教学,变革思政课教学方式[8]。

大学思政课堂应广泛挖掘抗疫素材,以更多鲜活生动的实例,增强理论说服力。例如,将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等抗疫英雄的典型事迹融入课堂,用一个个精彩故事将授课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和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之治”的密码。再如,将清朝的瘟疫及防控特点、美国2019年流感及防控情况,与目前我国疫情及党中央和政府的各项抗击疫情工作部署作历史的比对,更能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这些伟大的抗疫英雄和鲜活感人的抗疫故事,将疫情防控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的战“疫”思政“金课”,重点讲好抗疫体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精神、中国制度,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进而形成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一)中国速度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过程,见证了中国速度、彰显出中国力量。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必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医院建设者们和时间赛跑的惊心动魄过程,彰显中国速度背后的中国力量。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支持,这是中国速度实现的基础;二是精神层面,忘我的敬业精神,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从专业角度回顾医院从选址、设计到建设的过程,并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回应网络上一些对医院建设的疑问,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展现专业技术的应用前景。

(二)中国制造

教师利用热搜“五菱的76个小时,改变了中国口罩”的实例,讲述中国制造奇迹,弘扬中国精神。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用7天的时间,完成了100万只口罩的交付,又用76个小时,自己设计、造成了口罩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既生产口罩,也生产口罩机的汽车企业。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五菱汽车积极转产,除了发挥与上游供应商“牵线搭桥”“牵头推进”的作用外,在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设备保障、质量管理、包装等方面持续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充分体现技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这样的事例进行启发和研讨,运用“触点”和“融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生动融合,互相促进,真正实现“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又能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

(三)中国精神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和英勇向前的无畏气概。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身体力行为我们构建了铜墙铁壁,他们就是当代中国脊梁。每当灾难降临,总有一种行业,总有一种精神,站于人前,顶天立地。他们中有“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一路逆行的医务人员,也有无数个各行各业中平凡而伟大的身影。结合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各行各业典型人物,通过对他们不惧生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事迹的学习,了解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强大的国家力量和人间大爱,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珍惜生活,珍视生命。

(四)中国制度

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统一领导和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各地各部门坚决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战“疫”,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在控制本国疫情的同时,对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等国施以援助,得到世卫专家的认可。反观国外,意大利小镇进行“民主”抗议、韩国政府束手无策、美国人民“不以为意”、英国“群体免疫”、印度保持“冷漠”。通过当前疫情暴发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对疫情的反应和防控效果,两种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应对之策的对比,两种社会制度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党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比较分析“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产生的根源,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中国对国外疫情防控的援助和医疗支持,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引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使广大青年学生增强爱国心,树立强国志,投身报国行。

三、价值践履机制

价值的践履是联系内外教化机制的核心环节,要使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坚持知行合一, 既要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要将其融入自身的行动中, 并进一步地体认和感悟, 最终形成价值观自觉和价值观自信[9]。

(一)完善网上教学模式,打造网络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把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14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所形成的中国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及时传递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是传统教学的一次巨大革新。高校教师要直面挑战,迅速适应角色转型,坚持课堂管理不下降、教学水平不下降、学习效果不下降的“三不降”目标,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线上资源、直播互动平台及在线精品开放课程,“边建设边开课”,积极开展在线教学。从雨课堂、智慧树、MOOC到学习通,从钉钉、微信到QQ,从速课、直播课到录播课,不断提升线上教学技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课前导学—课堂签到—直播讲授—在线互动—效果反馈”多链条环节,熟练应用技术工具,优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流程,落实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微信群、QQ群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答疑,提升学生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比如QQ屏幕分享功能很好解决了师生教学同步的难题,增强了语音、图像、PPT等教学互动的灵活性与及时性,让学生有一种课堂教学的模拟体验感。除此之外,教师要建立随时可以启用的微信群等备用教学平台,平时用于通知教学相关事宜,解答学生各种疑问,紧急时刻可以作为线上教学平台立即使用。通过成立班级“线上帮帮团”“优秀学生朋辈互助”“家校线上联系”等,加强学业督导和线上帮扶,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二)推进实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教育的各环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协同建设共用、共享、开放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研究训练”的良性循环,构建思政课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推进实践教学。在用好主渠道的同时,积极开拓社会实践新领域,使大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参加校外社会实践,通过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在加深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增强社会实践本领。

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卫生防疫、医院、部队、社区等实践基地受教育、长才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向抗疫英雄学习,引导大学生主动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努力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养成教育的途径,使他们汲取直观、生动、丰富的精神养分,提升思想认识、道德水准、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主体认识,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抗疫思政价值观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