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秩序特性及核心价值理念

2021-11-26韩玉洁

关键词:河伯秩序黄河

韩玉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华夏儿女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在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黄河的不断探索中生成的各种生存痕迹。这些生存痕迹包括人们与黄河直接或间接相处生成的物质生产、政治伦理、制度规则、群体心理、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由于黄河地理、自然和历史的特殊性,黄河文化在不断的历史变革中逐渐内生出不同的文化秩序。这些文化秩序成为黄河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内在根基,并产生广泛影响。文化秩序特性是文化中主要价值理念生成的逻辑内因,当前在对黄河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和把握这些秩序的先进范式,继承发展其中的优秀核心价值,发掘黄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一、黄河文化生存秩序及核心价值理念

黄河特殊的地理属性形成了黄河文化中生存秩序的复杂性,黄河文化的复杂性生存秩序形成了黄河文化中敬畏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价值理念。

(一)黄河文化的复杂性生存秩序

生存秩序是黄河文化中人河关系的规定性秩序。黄河文化中生存秩序的复杂性来自黄河本身的地理属性。黄河是地球上的十大母亲河之一,与世界上的其他著名母亲河如恒河、拉普拉塔河、尼罗河、伏尔加河、卢瓦尔河、莱茵河、亚马孙河、阿瓦什河等相比,黄河的地理属性非常特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流经区域使黄河整体上成为一条泥沙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也正因如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生存根基和灾难来源,这些都生成了黄河文化中生存秩序的复杂性。

黄河成为泥沙河,一是地理地貌和气候的原因,二是人类生存实践影响的原因。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卡日曲,循着随物赋形的本性,流经三个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一个平原(华北平原)。蜿蜒穿过中国中北部9个省份,辗转向东流入渤海或黄海。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北部,初期形成时间在“250万年前到140万年前之间”[1],包括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是地球上最大的黄土集聚地。黄土高原的土质非常疏松,为多孔结构,大空隙多,遇水后土体容易分散。这是黄土高原容易水土流失的客观原因。同时,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是半干旱气候,干湿季节分界明显,春季常见的是干旱天气,夏季多暴雨,秋季和冬季雨雪不足且不均。长期以来的人类实践活动让黄土高原原本不多的植被又不断减少,致使黄河生态不断恶化,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中裹挟了大量的黄沙,有“一石水而六斗泥”之说,黄河水呈现黄颜色,故名黄河。黄河泥沙河的特性使人与黄河的关系呈悖论性的复杂关系。一方面,黄河沿岸省份的沃土很多都来自黄河决口或漫溢后留下的泥土,黄土易于耕植,是人们逐水而居的生存依据,肥沃的黄土地滋养了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没有黄河,就没有黄河沿岸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另一方面,黄河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抬高,经常决口,自西汉以来,2000多年经历了上千次决溢。每次的决口和改道,都给黄河中下游省份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口流离失所,最严重的是1938年的郑州花园口决口,导致89万人死亡,390万人无家可归,1200万人受灾。历史上有记载的治水名人,从台骀、夏禹到当代的治水名家,都为治黄付出了艰辛和代价。治理黄河的理论和著作,从先秦到当代,数不胜数,这在世界江河湖海的治理史上,也属罕见。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三门峡水利工程,后来又兴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排除了大部分隐患。但是黄河泥沙河的特性近几百年内不会改变,黄河水患也不敢轻言消除。河流决口是其地理属性和自然属性所致,黄河依然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黄河文化的复杂性生存秩序形成生命共同体价值理念

生存秩序是黄河文化的第一文化秩序。人类依附黄河生存,与黄河密不可分,黄河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黄河文化生存秩序中深深刻下了中国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2]13和“天地有好生之德”的复杂性判断。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敬畏黄河、依附黄河、治理黄河、保护和开发黄河的过程中,形成了敬畏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黄河文化生存秩序。

在人与黄河的关系中,敬畏黄河、依附黄河、治理黄河、保护和开发黄河是生命共同体一体多维的价值理念,充分显示了人们对自然敬畏和积极改造的认知。由于人类自身的局限,人们对黄河带来的灾难非常恐惧,洪水力量的巨大被不断神化。出现了丰富的黄河神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祭祀活动。黄河神成为中国神话谱系和文化演绎中常见的神。

黄河神名河伯,在《庄子》《楚辞》以及《搜神记》里都有记载。但是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搜神记》记载,黄河河伯本是凡人,名叫冯夷,陕西华阴人。冯夷因渡黄河溺死,天帝怜悯他的遭遇,封其为黄河神,管理黄河及其支流。后来,怀着使黄河不再夺人性命的美好愿望,河伯对黄河的主流走向、状态和支流进行全面考察,绘成了河图。河图后来被送给大禹,为其治理黄河提供了根本依据。除了这一贡献外,在其他古代神话传说中,河伯名声并不太好。《庄子·秋水》记载了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河伯看到黄河气势宏大,一直东流汇入北海,北海气象万千,气势磅礴且深不可测,于是感受到自己的孤陋浅薄,叹息着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246即河伯刚开始洋洋自得,短视自大,后来看到海洋的浩瀚,望洋兴叹之后变得谦虚谨慎。在各种河伯娶妻的故事中,河伯被塑造成人面鱼身、银白头发和玻璃眼睛的花花公子形象。传说河伯与伏羲的女儿宓妃相恋,但是喜新厌旧,后来宓妃与后羿在一起,河伯又非常生气伤心。河伯后来性格乖张,被当作黄河的化身,经常肆意放出洪水残害人类,人们不得已而经常用牲畜和少女沉河祭祀。因为河图的贡献,黄河逐步得到治理,人们逐渐原谅了河伯。这些传说和故事都充分表明人们对黄河神感情的复杂多面。河伯娶妻的陋习在战国时期得到遏制,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4]3211。西门豹揭穿了祝巫与地方豪绅敛财和残害少女的恶劣行径,制止了河伯娶妻的陋习后,“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4]3213。人们看到水利工程的作用,从此不再用活人沉祭,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等原因,祭祀和祭拜河神的习俗被沿袭下来。到了近代,人们对黄河的了解愈加充分,逐渐认识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关系密切。治理黄河的理念不断深化,保护黄河逐渐成为人与黄河关系中的重要价值理念。

在生存秩序的规则下,敬畏、改造、保护成为人河关系的核心价值,黄河文化中的生存秩序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基因。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大自然中,人类应该树立所有生命、自然物象都是一个共同体的理念。大自然并不会为人类改变规律和法则,人类生存必须敬畏、顺应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生存必须建立在不断了解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在黄河文化的生存秩序中,首先是依附黄河生存,遵循黄河规律生存;其次是最大程度地化害为利生存;最后是适度创造化生存。要让黄河文化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成为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黄河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二、黄河文化生态秩序及核心价值理念

黄河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秩序形成了黄河文化包容差异、均衡共生、和而不同的生态共生性价值理念。

(一)黄河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秩序

生态秩序是黄河文化中人河关系的变动性秩序。黄河文化中生态秩序的多样性来自于黄河形态的特殊性。与中国的其他自西向东的著名河流例如珠江、长江、淮河、海河相比,黄河河床形态最为复杂弯曲,有九曲十八弯之称。而突出表现样态就是在世界水利史上独树一帜的“几”字。“几”字特性使黄河流域面积广,覆盖面大,流经地域生态多样。人们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产生了不同的文明,生成了黄河文化中生态秩序的多样性。

黄河文化中生态秩序的多样性体现为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自然生态的多样性直接取决于黄河的“几”字特点。古黄河诞生在370万年前,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促进了黄河上游古湖盆的形成。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黄河上游一些雏形的古湖如青海湖、银川湖、共和湖、唐克湖和呼和浩特湖相互融合,形成了古黄河。180万年前,汾渭盆地与河套盆地相连,山西和陕西两省范围内的黄河基本形成。晋陕黄河的一条支流向东延伸穿过崤山,形成了现今的三门峡沟,贯通了汾渭盆地和华北平原。在黄河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运动而不断受到高山的阻碍。黄河上游到了甘肃兰州,就受到六盘山的阻碍,一路沿贺兰山脉向北,进入内蒙古大漠;然后顺着阴山向东,又沿着吕梁山向南,最后顺秦岭向东流去。所以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呈现多样化。黄河流经地区有草原、盆地、峡谷、高原、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的不断变化,80万年前,黄河流域的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就有人类生存的痕迹。人们在不同环境中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了草原文明、农耕文明、海洋文明三种文明模式,分别对应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三大文化系统。

三大文化系统特质不一。草原文化是黄河流域草原生态相对应的文化样态,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黄河流经内蒙古草原,在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阴山、祁连山、贺兰山附近都有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草原牧民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在保护草原、森林、水源的实践中探索出内涵丰富的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宝贵经验。农耕文化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黄河上中下游各个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农耕文化的痕迹。早在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就孕育了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蓝田人遗址、丁村人遗址、二里岗遗址等都彰显着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早期成果。有文字记录以后,5000多年的文明史更凸显了农耕文化的辉煌成果。农耕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人类生存要依附自然、依附土地。黄河流域沿海和沿河交叉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海洋文化。黄河流域的海洋文化注重商贸和交易,开放进取,开发比较早,地域特征明显,但是在发展中受到陆地农耕文化的影响,发展缓慢。黄河一条河流孕育出三大文化系统,而且每一种文化系统都拥有多样化的文化成果,这是黄河生态的多样性对中华儿女的馈赠,是我们共同家园里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黄河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秩序形成生态共生性价值理念

由于黄河多样性的生态秩序特质,自古以来,黄河就被认为是百川之首,文明之源。《汉书·沟洫志》指出,“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5]698。《水经注》的开篇就是《河水》,而河,古代专指黄河。《水经注》中提到,“故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黄河’”[6]9。黄河被称为生命之源和文明之源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本身生态的多样性孕育了生命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而生命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更多地体现了对生态共生性价值理念的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在黄河文化的生态秩序中,变动是突出的特点。不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相互影响,经常会有不同层面的冲突和融合。黄河文化中的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关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中,黄河文化逐渐形成容忍差异、宽大包容、均衡共生、和而不同等共生价值理念。共生是自然的选择,是整个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中国文化依附生命之水而生存的文化选择。《周易·系辞上传》有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7]248。生命的共生来自生态的多样性,共生首先需要生命多样性与自然生态多样性的良好互动,其次需要生命之间包容差异、相互滋养和相互转化。丛林法则是生命走向更好更强的一种促进力,但不是生命共生的基础和根基。共生最终是对和而不同的生命境界和文化境界的追求,有差别的多样性才能在共生中奏响和谐的生命之音。

在不同文化模式的发展中,在共生性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保存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黄河文化秩序逐渐形成。当然,这种价值理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完全形成共识。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大问题面前,中国学习西方,在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上不断进步,西方文化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想也影响了一部分人。当前,生态危机严重,包括疫情在内的生态灾难逼迫人们重新思考人河关系。西方有识之士也在呼吁从东方文明中寻找生态智慧。在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遵循黄河文化中生态秩序的多样性,保持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多元共存是创造性发展黄河文化的重要前提。包容差异、均衡共生、和而不同等价值理念应该成为价值认同的主要内容。

三、黄河文化生活秩序及核心价值理念

黄河文化的创新性生活秩序形成了黄河文化中民生为本、顾全大局、开放协作的价值理念。

(一)黄河文化的创新性生活秩序

黄河文化生活秩序的创新性来自黄河的历史属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发源地,从治河历史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程度来说,黄河治理的历史也是中国的治国史。在黄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探索治理黄河的方法,在不断变革中积累生活智慧,形成了黄河文化中生活秩序的创新性。

黄河文化中生活秩序的创新性体现为治河思路和人们生活选择的创新性。黄河历史上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水利活动主要有三类:一是黄河治理,二是漕运,三是灌溉。根据不同时期黄河状况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黄河生活秩序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历史典籍中记载的黄河流域最初的水利活动是台骀治水。台骀是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与帝喾同时代。台骀主要治理了黄河的支流——汾河和洮河。在当时,人们对于洪水充满敬畏,基本应对措施就是祈祷。而台骀迈出了治理洪水的第一步,他对甘肃、青海、山西三省范围内的水情进行详细勘测,根据天上的星宿定位水流和山川,不仅成功治理洪水,开辟了新的河道,而且初定了各个地区的版图。之后,推陈出新的是夏禹治水。《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都记载,夏禹总结其父鲧“障水法”的教训,以疏导的方式对治水方法进行创新。《山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8]425《汉书·沟洫志》载,“夏书曰:‘禹抑洪水十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5]1675。大禹把整个华夏大地的水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历经13年,导河积石,勘定九州。战国时期的韩国人郑国入秦国,凿泾水修郑国渠,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基础。西汉贾让提出治河三策,上策迁冀州之民,中策穿漕渠于冀地,下策小修小补;张戎主张从水沙比例分析黄河河患,主张以水刷沙。东汉王景创造性采用“墕流法”,修筑堤坝,疏决渠道,在适当距离立水门,使得黄河、汴河更相洄注,成就了八九百年的黄河无改道。宋初黄河多次改道,治河方略和人物层出不穷,李垂、李仲、陈尧佐、欧阳修、沈立、侯叔献、司马光、王安石、程师孟、宋用臣、苏辙、任伯雨等都为黄河的治理做出了贡献。元代郭守敬注重地形测量,在“海拔”高程标准概念的设定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以海平面为零点;贾鲁通过考察河道和沿河地形,修筑北堤,疏塞并举,使得黄河回归故道。明代刘天和采用“筑缕水堤”和“植柳六法”,并且在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周用提出广修沟渠,使黄河水分散到田间,不仅可以治理黄河,还有利于农田灌溉;潘季驯治河,提出“以河攻河,以水攻沙”。清代靳辅在潘季驯治河的基础上写出《治河方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在历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至今黄河干支流共建成水利工程3000多处[9]3,无数水利人情系黄河,不断开拓治河新局面。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不仅是母亲河,还逐渐成为我们的幸福河。黄河文化中生活秩序的创新性要求在华夏文明的文化血脉中也不断得到认同和确定。

(二)黄河文化创新性生活秩序形成生活共情价值理念

民生为本、顾全大局、开放协作是黄河文化中伦理文化的丰厚基础。在生命伦理方面,产生在黄河流域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有与黄河相关的经典论述。老子从水的本性谈及修身、治国和理政。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2]20。《论语·子罕》记载,孔子站在泗水(春秋古黄河)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113。在政治伦理中,秦始皇改黄河为“德水”,主张在政治伦理中以水德治国。在社会伦理中,以水定需,以水定地,共享共治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黄河治理的实践中,从古代对天地星宿和地方水土的勘定方法到当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协同创新一直是黄河治理和保护的核心思想。为了实现黄河治理的大协同和大创新,需要人们顾全大局,在不同分工中竭尽所能。在历代黄河治理经验中,都有保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价值引领。黄河文化中的生活秩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重新设定,价值伦理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黄河文化中生活秩序的创新性及其形成的价值理念也成为我们新时代文化建构中的重要内容。

黄河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是一条生命的河流,也是一条文化的河流。黄河文化三种文化秩序形成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标识,为我们当前加强黄河文化先进性和优秀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加强黄河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进行黄河流域治理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先导和价值引领。黄河文化中三种秩序及其核心价值理念之间并不孤立,它们交互促进,共同构成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基因链,无论在过来、当下还是未来,它们都是中华文明根系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正是在这样的黄河文化秩序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中,黄河文化不断扩展、嬗变并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文化体系,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共通维度和创新价值。

猜你喜欢

河伯秩序黄河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国际秩序的裂变及其未来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
人神传说之河伯
相差二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