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旅游文学中的黄河文化思想及现实价值
2021-11-26李华付柯锦
李华, 付柯锦
(1.河南工程学院 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1191;2.澳门城市大学 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澳门 999078)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黄河文化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也是黄河治理的里程碑。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当作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整体战略布局中。黄河是全国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也是黄河流域自身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一定要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两岸百姓世世代代生于此、长于此、歌于此,几千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真实写照。黄河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在黄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文化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旅行文学作品《黄河之旅》及其他游记作品,如《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丝绸之路》《寻人不遇》等进行文本细读,对其文学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揭示其作品中所体现的黄河文化,探讨其作品对黄河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比尔·波特与《黄河之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比尔·波特是当代第一位成功到达黄河源头的西方作家,他以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审视黄河文化,展现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1991年春天,怀着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尊重及对黄河之源的向往,比尔·波特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踏遍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从黄河入海口东营出发,克服种种困难,行程五千多公里,沿着黄河沿岸蜿蜒绵长的“几”字轨迹最终到达矗立着“黄河源”石碑的青海省玛曲上游的约古宗列盆地,去探寻黄河文化,以一本《黄河之旅》全方位地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古今传说、文化遗址、历史古迹及自然景观等,是现代版的《徐霞客游记》,是一次追寻黄河源头的文化之旅,多角度地记录了中华文化的起源。比尔·波特说道:“1991年5月25日,是我成功到达黄河源头的日子……在这条河边,中华文明从五千年前开始发轫;在这条河边,中华帝国创造了空前绝代的辉煌;在这条河边,中国人形成了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2]279
比尔·波特在寻访中国一些文化遗迹的旅程中,发现很多文物古迹“养在深闺无人识”。中国是文明古国,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文物古迹浩如烟海,但人们对遗产价值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使其滋养国人的精神、灵魂,不仅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整体宣传规划,也需要学者跨界研究及弘扬,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就对文物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了多支专家团队对国内古建筑进行普查,并公布了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以抢救为主的保护措施。1985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并开始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又加入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部门也开始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甚至有些地方由政府部门出面,成立专门的旅游公司,强制执行文物的保护工作,还有一些地区将文物事业管理局改成文物旅游局。2000年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出台了新的文物法来规范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司,负责申报和管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教科文组织也参与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地文物行政部门设立了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监督站和监理机构。随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断调整,这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更是全国人民应该关注的工作。
比尔·波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从黄河入海口到达黄河源头,行走在黄河两岸,走在中华文明的腹地,一路追寻华夏的五千年文明,探寻黄河之魂。他撰写的关于黄河文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全新视角,映射出世界历史坐标之下和全球文明进程中,黄河文化的特殊意义。
黄河是自然长河,也是文化长河。比尔·波特笔下黄河顽强的生命力和博大的包容性不仅是历史学界需要关注的,也是文学界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一主题,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发现国外关于比尔·波特的相关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只有少量关于比尔·波特的新闻报道散见于一些网站;国内对于比尔·波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禅宗文化和隐士文化,以及对比尔·波特的作品的文本译介和文化传播的研究,关于黄河文化方面很少涉及,更没有从理论高度进行纵深研究,亦即缺少对其作品中黄河文化思想的指证、阐述。笔者也未见到从历史、文化和文献诠释的角度对比尔·波特黄河文化思想进行宏观和综合研究的论著。
二、文化学理论与黄河文化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系统的综合性学科,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传播,及探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和文化的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的社会人文学科。文化学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18世纪。黑格尔首先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概念。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享提出对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并主张建立相应的学科。之后,德国的克莱姆在其论著中,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继续使用这一概念。1915年,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明确提出在社会学之外建立一门“文化学”学科。自此,西方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展开科学研究,并创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文化学研究开始突破国界进入中国,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歧义很大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专家、学者根据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文化展开研究,从而使文化研究突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及文化研究的诸多流派,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化又是一种生产力。学界一般比较认可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风俗等,还包括其他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社会人的劳动、实践是文化的活水源头。“文化”一词在中国的出现是在《周礼正义》中,“观乎人文以化天下”[3]4,这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出现的开始,“观”就是观光、旅游,或者理解为观察人类行为是为了化育天下百姓,所以,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是文化出现的前提,是孕育文化的媒体,旅游也是文化的一项内容。旅游创生了文化,文化丰富了旅游。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663-664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正是它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黄河文化的内涵就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对象化,对象化于黄河或于黄河有关的事物之中。1948年3月,毛主席在陕北川口东渡黄河时,望着滚滚黄河水,深深感叹道:“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5]毛主席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黄河文化的内涵,表明了黄河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黄河以恢弘的气度,开阔的胸怀从四邻和各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兼收并容的气度接纳百川,最终铸成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们研究黄河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
三、比尔·波特旅游文学中的黄河文化体现
比尔·波特认为,黄河流过的地方都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他旅行的目的是寻找中国文化。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无数次地追寻内心声音,并提到了黄河之旅的初衷:“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此后一直到宋朝,那一带都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我要走遍整个黄河流域,更多地了解成就了如此伟大文明的事件、人物和景观。”[2]〔绪言〕他对黄河文化有着很深的认同:“我一个人行走在黄河两岸,行走在中华文明的腹地,黄河水奔流不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绵延不绝。”[2]〔绪言〕继寻访隐士之路后,比尔·波特完成了寻黄河源头的行走,之后又重走丝绸之路、江南之旅、彩云之南,创作了大量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作品。他同时也翻译了多部诗集和其他中国传统经典,在欧美等地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成为中美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
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及山水景观文化等,是黄河文化的具体体现。黄河之旅对比尔·波特有很大的影响,在寻访黄河的过程中,他发现黄河文化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
(一)名人文化和古迹文化
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追溯和展现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每到有名人墓地、坟茔或名人故居的地方,比尔·波特总是去凭吊一番,如鲁迅、蒲松龄、管仲、孔子、关羽、岳飞、白居易、刘秀、司马迁、王昭君等。他造访的历史文化名地,既有浮躁喧闹的现代都市,也有鲜有人问津的陵墓庙宇;既有东营的李清照纪念堂,又有泰山上刻有“孔子登临处”的石坊,有曲埠的孔庙和孔林,有邹城纪念“孟母三迁”的大庙,还有石门山上李白杜甫道别的凉亭及开封黄河岸边的镇河铁犀牛,有开封铁塔、龙亭、朱仙镇,还有郑州邙山、花园口、嵩山的嵩阳书院、少林寺、徐霞客雕像等。他还参观了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天水附近的麦积山石窟、渑池的仰韶文化遗址、灵宝县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关、灵宝的大禹渡、芮城永乐宫和吕洞宾墓及风陵渡、黄陵县的黄帝陵、延安的花木兰墓、绥德县的秦始皇墓、榆林的蒙恬长城、东胜的成吉思汗陵、包头的五当召喇嘛庙,还有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和五塔寺、银川的古长城遗址、贺兰山峡谷的岩画、西夏帝王的陵墓等。这些都贯穿着历史与现代,同中华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息息相关,展现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承受的坎坷苦难和创造的灿烂文化。
比尔·波特具有很强的文物意识和文化意识。每到一处,除了凭吊历史文化名人外,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了。他先后去过临淄博物馆、开封博物馆、黄河博物馆、北邙古墓博物馆、魏国古都韩城博物馆、河津县博物馆、延安纪念馆等。各地的博物馆都是当地被发掘出的历史文物的聚集地,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对古代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郑州的黄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主线的博物馆,它有丰富的黄河资料,音像展品尤其好。比尔·波特的文物意识启发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文物和探究文物,挖掘文物更深的文化价值。
(二)生态文化和自然景观文化
比尔·波特走过的一些地方,民风淳朴,景色优美。他的黄河之旅记录了黄河流域许多地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如东营的黄河第一桥、菏泽碧绿的牡丹田、涛声入梦的大禹渡、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榆林的沙地植物园、红石峡沙漠中的绿洲、毛乌素沙漠的美景、庄严壮观的阴山美岱召、气势恢宏的银川黄河渡口、麦草方格棋盘沙地复垦项目、青铜峡的羊皮筏漂流、刘家峡水库壮美的风光、一望无际的青海湖、自然和谐的鸟岛、牧草青青的约古宗列盆地,还有呼和浩特、成陵、东胜、银川、贺兰山、临夏、榆林、西宁等地美丽的自然风光。虽然比尔·波特对黄河沿岸的生态之美和自然景观之美大加赞叹,但勿庸讳言,我们也应意识到黄河的治理问题和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问题,希望若干年后,黄河依然展现出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象,这条孕育中华文明的河流还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
(三)黄河民俗文化及神话传说
比尔·波特对中华民俗、典故、神话颇有研究,如鲁昭公求助齐君、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闻韶的典故,禹王台的传说、中岳庙的传说、嵩山法王寺的传说、刘秀与严子陵的传说,还有一去不返的寻仙船、蓬莱的“仙人居”、八仙居住的极乐之岛、泉城72泉水的传说、盘古与五岳的传说、包公的传说等,以及“高山流水”的故事、司马迁与汉武帝、及秦始皇及文成公主和亲的故事、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故事、西汉大将霍去病的故事等。此外,他还记录了“黄河源头”的牛头碑,以及关于茶卡、牧民和小羊羔等黄河流域的多彩地域风情。
比尔还考察了青岛啤酒的历史、烟台地名的来历、张裕酒厂的历史传说、呼和浩特玉泉井和玉泉啤酒的历史故事、开封博物馆的火药、印刷术、临淄的风筝节、三门峡的历史、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黄帝的故事、诗人杜甫和书法家李邕夜宴而醉的历下亭、济南黄泛区的黄河浮桥、济南千佛山的雕像、柳埠镇的塔林、兰州五泉啤酒的传说等。
这些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儿女应积极挖掘民俗文化,重视民俗文化的价值,实现民俗文化的资源化,以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黄河茶文化
比尔·波特与中华民族有着不解的茶缘,对中国茶文化情有独钟,也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把饮茶看作自我修养、陶冶情操的方法。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发祥地,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在文人雅士的发展下形成了中华茶道。比尔·波特每到一处,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要与人品茶、论茶,把品茶当做艺术过程来看待。他还进行茶产品的游、购、娱,研究茶文化与政治、经济、民俗的关系,对当地的各种茶俗进行归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及品饮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总结,追寻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在比尔·波特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从而对中国的茶道精神有了自己独到的体悟,在事茶的过程中,人能得到茶叶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与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推动了中国茶文化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同时茶文化为他的黄河之旅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内涵。
四、比尔·波特的黄河文化思想对中美交流的贡献
比尔·波特对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或者以书面文字形式,或者以影像传媒方式向美国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对美国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影响。比尔·波特在中国呆了几十年,曾在香港一家电台工作,后来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的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游记,完成了黄河之旅之后,在香港电台制作了240期有关黄河文化的电台节目,这个节目非常成功,关注度极高。后来比尔·波特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岳之旅、丝绸之路之旅、江南的人文之旅等,都制作成了电台节目对中国文化进行宣传。随后这些中国之旅又被比尔·波特整理成书籍出版,继续向西方宣传中华文化。他充当了向欧美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起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用,受到欧美人的追捧,在国外掀起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他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独特、多元。首先他以游者的身份,以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欧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的兴趣。他又以译者的身份,翻译了多部中国文化经典,为西方人提供了医治心灵困顿的灵丹妙药。
比尔·波特翻译了许多部中国传统经典和诗集,尤其是唐代诗人寒山的诗,与其他翻译家像布莱思、斯奈德、华生一道,使得寒山和寒山诗近几十年在美国名声大振。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适恰逢垮掉派运动,所以好似癫狂的寒山诗受到美国年轻一代的热捧,寒山诗成了美国垮掉一代的精神食粮,是美国青年最喜爱的读物之一。物质高度发达的美国,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比尔·波特译作中寒山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及寒山诗中所体现的回归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对美国人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不仅巩固了寒山诗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
五、结语
通过对比尔·波特作品的研究,对于我们传承和保护黄河文化,以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学具有教化作用,比尔·波特从外国人的视角审视黄河文化,用文学激发民族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对于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从关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研究文学,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也能让更多的中华儿女受到黄河文化的滋养。比尔·波特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所做的宣传,不管是回国后的现身说法、电视访谈、媒体广播或者文学作品都对黄河文化的对外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不仅加深了国民对外国人视角下的黄河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中国人民以外国视角为镜思考过去,并决策当下及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