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演奏技巧在《花儿会剪影》中的艺术实践
2021-11-26边伟
边 伟
大提琴音色庄重大气、抒情优美,给人华丽动人的艺术感受。大提琴不仅可以进行乐器独奏,还能与其他乐器配合进行合奏表演,所以也备受群众的喜欢。大提琴的音色特点与我国的传统器乐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在大提琴的演奏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是非常贴切的,因而也衍生出了具有民族化风格的演奏方式。不仅使大提琴演绎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艺术特点,还为大提琴在我国的民族化发展开辟出了新的途径。经过数代大提琴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艺术实践探索,推动了大提琴在我国的民族化发展进程。不仅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大提琴音乐曲目,突显了大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特色,也呈现出了大提琴艺术的东方风情。尤其是在演奏技法上的创新,为大提琴民族化音乐作品的诠释和演绎注入了新的色彩。
一、大提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探究
(一)大提琴演奏中的发音特色
大提琴琴弦是金属丝结构,音域宽广、浑厚,便于音频的传递。琴身和琴弦各部分材料均衡,合理的搭配保证了大提琴的绝佳音色。大提琴的琴弓由马尾作为材料,马尾富有弹性,为弹奏者运弓、揉弦时的操作提供了更持久的张力,也让音色更加和谐、美妙。大提琴的音色特点非常突出,音乐表现力突出。大提琴的声音干净、饱满,能够与人声融为一体。大提琴的音域涵盖范围广,各个声部都有特色。无论是高音、低音,还有使用频率较多的中音区,都能够赋予音乐不同凡响的表现色彩。大提琴的运弓、揉弦的技巧性处理,决定了音色的效果,音色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大提琴音乐作品的艺术呈现。因而,大提琴的发音所追求的效果是自如运弓,声音干净悦耳。不追求大音量、噪音多的哑音,更注重音色的和谐柔美。因为大提琴的音色更接近于庄重、流畅的男中音音色,带有忧伤唯美的音色气质特征,因而音乐的表现力也是非常的强大。
在演奏大提琴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演奏者运弓的速度、压力和触点,成为决定发音效果的三大要素。运弓要合理分配,具体弓法的讲究,还有不同发音对运弓手法的要求都各不相同。这些演奏技巧都影响发音的效果,也会对音乐作品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作用。大提琴演奏者在掌握了演奏基本功之后,就需要根据乐曲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不断的改变、调整和控制音色,尽可能的突显大提琴演奏的独特风格特征。此外,大提琴的弓在弦上的角度也需要随时进行调整,但是运弓的角度始终是直角,左手按弦,按弦要有力量,要踏实沉稳。右手拉弓时的触点要与按弦的力量保持均衡,这样才能将大提琴的音色完美的呈现出来。大提琴演奏者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技巧练习,才能精准的掌握发音技巧。从演奏技术的娴熟到对发音的准确把握,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在具体的音乐作品演奏实践中,才能准确把握大提琴发音的关键要领,真正让大提琴的发音符合它自身的音色特点,为音乐作品的呈现增添色彩。
(二)大提琴演奏中的揉弦要领
揉弦是大提琴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演奏技巧,利用揉弦能够表现出乐曲所需要的各种音色效果,增加大提琴演奏的感染力。因而,在大提琴音乐演奏中,熟练的揉弦是抒发情感的必备演奏技巧。大提琴演奏者正确的揉弦处理,能够将乐曲的艺术生命力和内在思想充分的表达出来,尤其是情感的丰富传递能够将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形成互动。对于专业的大提琴演奏人员而言,揉弦是大提琴演奏技巧中较难掌握的一种专业技巧,既需要持久训练获得手指、手臂之间协调的基本功,也需要在音乐作品处理中掌握音符音色与揉弦演奏之间的关系,体现揉弦对于音色的呈现效果。大提琴演奏的揉弦训练需要演奏者手指、手腕、手臂的动作协调配合,如果训练时间太长,姿势错误,手臂肌肉紧张,揉弦的动作会出现颤动,会影响发音效果。大提琴音乐作品演奏中,揉弦的动作需要左右手一起娴熟的配合,琴弓要靠近琴码,弓速要根据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特征做出调整。比如,弓子的压力增强,左手按弦力度增加,揉弦的频率减慢,幅度加大,这样发出的声音会强大有力。如果弓速快,揉弦频率快,音量不大,声音听起来就会柔和。大提琴演奏者揉弦的技巧掌握不熟练,手腕、手臂、手指用力不协调,拉出来的声音缺乏修饰性和表现力,听起来就会很不和谐,不够婉转,影响整个演奏效果。以《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为例,其中第二乐章是慢板。演奏者在进行揉弦处理时,揉动的频率要快,幅度要大,否则音乐表达会产生滞后感,缺乏流动性。所以,揉弦要在大提琴发出声音之前便开始,才能保证发出的声音的符合作品,充满艺术表现力。
(三)大提琴演奏中的运弓技巧
运弓同样是大提琴演奏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对大提琴的发音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大提琴演奏者基本的握弓姿势是右手握弓柄,弓垂直,对准自己的鼻子,弓毛侧向左面。右手臂下垂,处于放松状态。将弓放在弦上,弓对弦的压力来自于弓的自重,还有手臂对其施加的力。运功轻松而有一定力量的操作,需要演奏者去慢慢体会和训练。在运功的过程中,要轻松,不能产生紧张的心理。这样可以避免弓毛对弦造成挤压而产生噪音,发出不和谐的音效,保证运功流畅。大提琴演奏者在进行了基本的运功技巧训练之后,手臂要在弓上施加力量,这样弓毛可以贴紧琴弦,通过琴弦的充分震动来呈现理想的音色。直到这种震动通过身体形成内心的音感,便能达到“人琴合一”的良好状态。那么,怎么给琴弓施加压力则是需要大提琴演奏者进行专业训练的,才能时刻把握运功的技巧。首先,琴弓接触琴弦,形成杠杆效应,弓尖到弓根所承受的重量由轻到重逐渐递增。如果给琴弓施加均等的压力是无法获得均匀的声音的。为了保证声音的优美,运功的施压力度也是充满变化的。这样才能在大提琴音乐作品演奏中将声音更好的表达出来。尤其是演奏者在拉琴的时候,弓向下拉时,大拇指弯曲顶着弓,向上拉时,大拇指要直着抵住弓。大拇指的弯曲和伸直,要跟随其他手指的变化随时调整,才能避免运弓时间长导致的右手酸痛。
二、大提琴作品《花儿会剪影》的演奏重点分析
(一)民族音乐风格的表现
民族化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将西方大提琴作曲手法和民族音乐特征进行了生动的融合。从这首大提琴作品的曲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以西北地区特色民歌“花儿”音乐元素进行的大提琴音乐作品创作,以大提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呈现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风采。在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中,曲调悠长、节奏鲜明,不仅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创作水准,也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大提琴演奏中,要把握民族音乐元素的风格,在准确的音乐基调上进行新的演绎和诠释。由于民族音乐的表现方式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独具民族特色的五声音阶也赋予了“花儿”浓厚的地方色彩。因而,在这首大提琴音乐作品的演奏中,也对民歌“花儿”的音乐旋律以及唱腔处理等进行模仿,从而呈现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除此之外,在《花儿会剪影》的作品创作中,大提琴还充分发挥了自身具有人声演唱的特点,用甩音模仿“花儿”民歌的唱腔特点,并采用特殊的演奏技巧了进行了呈现。甩音是在音调下行的过程中插入上行音的一种音乐装饰手法,对于大提琴演奏而言,赋予了民族化音乐更为鲜明的艺术色彩。此外,在大提琴演奏技巧中,也会借鉴民族弦乐器的演奏方法,如二胡、京胡等演奏技法来模拟器乐音色,丰富音乐风格。并运用换把和滑指等演奏方法,表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鲜明的音乐调式特征
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是根据甘肃临夏地区流行的民歌“花儿”作品《白牡丹白着饶人》一曲改编而成。整个音乐作品呈现出了大提琴民族化创作特色,尤其是在调式上融合了民歌演唱、民族乐器演奏和西方创作技法等多元性融合的特点。因而,在演奏这首作品时,要清晰的把握作品调式特征。其中非常特殊的一点是,《花儿会剪影》在调式上采用了四声音列,是接近五声徽调式的一种特殊调式。在这首作品中,虽然音列和调式具有不完整性,但也正是这首大提琴音乐作品的独特之处。比如,四音列中的徽音上行到商音五度,是民歌“花儿”独具特色的开腔调式。“花儿”受五声调式影响,旋律中发展出了角音,于是变成了五声音阶。所以,大提琴音乐作品中能够将这种民族调式进行灵活应用是非常难得的,因而在演奏中也要突出特殊调式、音列的风格特征。总而言之,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乐曲曲调高亢、豪迈,调式的上行、下行演奏方法变化速度也非常的快,这样使得整首曲子听起来旋律起伏较大,音阶迂回,优美动听。尤其是乐曲的旋律多次出现大跳,使得整个乐曲将“花儿”自由奔放的音乐风格呈现出来。在大提琴生动的演奏技巧下,也将西北民歌的韵味表达了出来,充分的发挥了大提琴艺术的人声唱腔模拟效果。
(三)把位、滑音的特殊处理
在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的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换把、滑音等表现手法将内蕴的民歌韵味呈现出来。所以,在作品的二度艺术创作实践中,演奏者在进行换把时,要注重色彩性的体现。就是用左手将把位从一个换到另一个,换把能够让音域更宽,音色更丰富,能够提升演奏效果。换把的方法分为同指、异指和空弦等,演奏的速度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分快速和慢速两种,距离上有近距离换把,大换把和跳把。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就运用换把这种演奏演奏技巧,将作品中跳跃的音调效果进行丰富的呈现。除了换把演奏技巧之外,装饰音的演奏处理也是本曲演奏的一大特点。例如,滑音、抹音等演奏方式,都增添了大提琴音乐的民族化音乐风格。通过左手的同指滑音来表现“花儿”唱腔的音乐特点。抹音则是多用一些压力按住弦,手指快速滑移,这也是一种模仿唱腔的演奏技巧。这两种不同的装饰音演奏技巧,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微妙的差别。它们在演奏处理中都采用了同指演奏的技巧,但是在滑动的速度上却有快慢之分,这些细微之处都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作品过程中琢磨和体会,把握内蕴的风格审美。此外,为了全面呈现大提琴音乐作品《花儿会剪影》音乐艺术效果,还需要演奏者通过对民歌本身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和鉴赏,丰富自身对特殊演奏技巧的处理。并在大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技巧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品味,才能真正领悟这首大提琴音乐作品的审美特色。
结 语
总而言之,大提琴艺术在传入我国之后进行了丰富的民族化创作实践探索。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大提琴音乐作品创作的水平,也在大提琴音乐演奏技巧上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众多民族化大提琴音乐作品的诞生,也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了大提琴演奏技法。在民族化音乐作品的演绎中,将西方大提琴演奏技法进行了良好的传承,并根据民族化音乐特征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和创新,使大提琴音乐演奏更加符合本土群众的音乐审美需求,契合民族化音乐发展的总体目标。不仅延续了大提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也把握住了大提琴艺术与民族音乐融合的关键点。因而,在大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创作发展的历程中,演奏技法的突破和提升为其艺术创作的精进注入了深远的动力,也进一步的推进了大提琴艺术在我国的民族化进程,进而为大提琴艺术文化的普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