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吐谷浑部安乐州考
2021-11-26周倩倩
周倩倩
吐谷浑于龙朔三年(663)被吐蕃灭国,后尝试复国未成。咸亨三年(673),唐将诺曷钵及弘化公主所率领的吐谷浑部迁到灵州,设立安乐州作为安置之所。而《旧唐书·吐谷浑传》中记载慕容复承袭的官爵为长乐州都督而非安乐州,“贞元十四年十二月,以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慕容复为袭长乐州都督、青海国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未几,卒,其封袭遂绝。”([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8《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01页)诺曷钵曾孙慕容威墓志中也提到了“仍充长乐州游奕副使”“终于长乐州私馆”(《大唐故左领军卫大将军慕容威墓志》原石现藏宁夏博物馆,录文参周伟洲《吐谷浑资料辑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69-71页)。
对于长乐州是否为安乐州,学界有不同看法。夏鼐认为,安乐州之名在墓志中写作长乐州,何对何错尚未可知(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夏鼐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册,第434-475页);钟侃(钟侃《宁夏文物述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0年;《唐代慕容威墓志浅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第32-35页)、鲁人勇(《唐威州(安乐州)地望考》,《西北史地》1986年第2期,第63-65页)等认为长乐、安乐为同一州;周伟洲认为两州不是同一州。(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7-158页;《西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90-394页)
对于吐谷浑部安乐州的位置以及安乐与长乐是否为一州的问题,上述前辈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结论不尽相同。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稽核官方史书、私人著作以及墓志史料,对涉及安乐州位置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缘由进行探讨,略述拙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
唐为安置来降的吐谷浑诺曷钵部,设置安乐州。《新唐书·吐谷浑传》:“(咸亨)三年,(吐谷浑)乃徙浩亹水南。诺曷钵以吐蕃盛,势不抗,而鄯州地狭,又徙灵州,帝为置安乐州,即拜刺史,欲其安且乐云。”([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1上《吐谷浑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27页)安乐州在灵州境内,但具体位置不详。《新唐书·地理志一》“威州”条中记载的更具体些:“本安乐州。初,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于鄯州,不安其居,又徙于灵州之境。咸亨三年以灵州之故鸣沙县地置州以居之。至德后没吐蕃。”(《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2页)安乐州是在灵州的故鸣沙县之地,并于至德后落入吐蕃之手。
《元和郡县图志》“灵州回乐县条”:“安乐川,在灵州南稍东一百八十里。长乐山,旧名达乐山,亦曰铎洛山,以山下有铎洛泉水,故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4页)安乐川在灵州南稍东一百八十里,紧接着提到长乐山,似两者相距不远,亦有可能两地紧邻;并提到此地原有吐谷浑部落居住,而今被吐蕃派兵驻守。不知此地是否就是唐为安置吐谷浑诺曷钵部而设置的安乐州?《太平寰宇记》“废鸣沙县条”的记载:“长乐山。按《十道记》:‘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近长乐山下,此山一名铎落山,以山下有铎落泉水,故以为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3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65页)这条资料使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安乐川、安乐州、长乐山之间的关系,安乐州所在之地即为安乐川,与长乐山相近。唐廷之所以将吐谷浑诺曷钵部安置在此,除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外,也是取安乐川一名的寓意,置安乐州,欲使诺曷钵部“安且乐”。
《读史方舆纪要》“鸣沙城”条:“大历四年吐蕃寇鸣沙,寻为吐蕃所据。贞元三年吐蕃尚结赞等入寇,陷盐、夏诸州,退屯鸣沙,寻置长乐州于此。元和十三年灵武奏破吐蕃长乐州,克其外城是也。大中三年收复,改置威州。五代晋徙州治方渠,以鸣沙为属县。宋没于西夏。元复于此立鸣沙州,明初废。志云:‘自城北渡河五里即宁夏卫之广武营也。方渠,见庆阳府环县。’”([清]顾祖禹撰,施和金、贺次君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62,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961页)大历四年(769),吐蕃占领鸣沙,并以鸣沙为战略据点,进行屯守,成书于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图志》中对长乐山的描述“今吐蕃置兵守之”,两处对长乐山的记载一致;在此处设置长乐州,笔者认为这是吐蕃延续唐朝建置,置吐蕃长乐州,《旧唐书》记载:“(大中)三年春正月丙寅,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奏,吐蕃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之兵民归国。”(《旧唐书》卷18《宣宗纪》,第621-622页)吐蕃占领鸣沙之后,在此地设置了长乐州,而《旧唐书》中记载论恐热此时归还的是“安乐州”,而没有提到“长乐州”,这里的长乐与安乐应为同一州。唐将“安乐州”改为“长乐州”的原因,下文详论。大中三年(849),收复后改置为威州。《太平寰宇记》灵州回乐条:“鸣沙,西枕黄河,人马行沙有声,异于余沙,故曰鸣沙。因为县,即今威州城是其地也。”(《太平寰宇记》卷36,第762页)威州即安乐州属于以前鸣沙县的统治区域。
综上,安乐州应设置在灵州稍东一百八十里故鸣沙县之地,近长乐山的安乐川。咸亨三年,唐朝为安置吐谷浑部落在此置安乐州。大历四年,被吐蕃攻陷,延续唐的建置,设立吐蕃长乐州。大中三年,唐收复安乐州,并改置威州。
二
长乐州(安乐州)自大中三年收复后,改名为威州。五代时,州废归清边军节制。《旧五代史》:“升灵州方渠镇为威州,隶于灵武。改旧威州为清边军。”([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78《晋书·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029页)
西夏时,唐威州之地属韦州静塞军节制。张鉴《西夏纪事本末》附有从《范文正公文集》中辑出的《西夏地形图》其中“韦州静塞军”旁有“本咸州”,([清]张鉴著,龚世俊、王伟伟点校《西夏纪事本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2页)应为本威州,在清远军的西北方向。《宋史·郑文宝传》中朝廷议城古威州,派人访文宝时,文宝言:“威州在清远军西北八十里,乐山之西。唐大中时,灵武朱叔明收长乐州,邠宁张君绪收六关,即其地也。” ([元]脱脱等《宋史》卷277《郑文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426页)古威州在清远军西北八十里,即唐安乐州,西夏时为韦州静塞军。
威州与南威州。《宋史》:“元昊既据夏、银、绥、宥、静、灵、盐、会、胜、甘、凉、瓜、沙、肃诸州立国,而以石堡、洪门诸镇升为洪、威、龙、定四州。”(《宋史》卷485《夏国上》,第13994页)鲁人勇认为这是元昊称帝立国时,在唐威州之地所置,后为了避免与新建韦州在语音上有别,而改为南威州。(鲁人勇《西夏地理志》,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2-53页)其实不然,《通鉴辑览》:“元昊既悉有夏、银、绥、宥、静、灵、盐、会、胜、甘、凉,又取瓜、沙、肃,而洪、定、威、龙皆即堡镇号为州。……威州即威振堡在今宁夏府平罗县……”([清]傅恒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38册,第95页)元昊设置的威州非唐之威州,而是威振堡以堡号为州名之威州,为清时宁夏府平罗县。《宋史》记载西夏河南的九州中有南威州:“河南之州九:曰灵、曰洪、曰宥、曰银、曰夏、曰石、曰盐、曰南威、曰会。”(《宋史》卷486《夏国下》,第14028页)笔者认为,这里的南威应为唐之威州,位于西夏统治区域的南部,用“南威”以区别威振堡之威州。
元朝韦州所废,明弘治年间设韦州千户所,后又废除。《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一》:“韦州所,镇东南二百六十里。西夏置韦州于此,又为静寨军。元废。明弘治十年,以地多寇冲,增置韦州千户所。所城周二里有奇。今废。”(《读史方舆纪要》卷62,第2953页)清设韦州堡,《大清一统志》:“韦州堡,在灵州东南二百二十里,即故韦州,明弘治十年置千户,筑城周二里,今设把总。”([清]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卷265《宁夏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19页)
后建置几经转换,到建国后,这里属于同心县管辖。据1995年编纂的《同心县志》记载:“今罗山东侧红城水故城除有大量汉代瓦片外,唐代的瓦当、白瓷片、唐三彩瓷片等遗物遍地皆是,故城残墙最高处仍达7米,顶宽4米,基宽11米,占地约500余亩,规模宏大。据考,此地即为唐代故城,红城水故城,是在汉三水县城址上重新扩建而成,为当时安乐州城址。”(同心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同心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据县志记载位于罗山东侧的红城水故城,为安乐州城址所在。《同心县志》中对罗山进行了追溯:“罗山,唐初,称‘达乐山’,因山下有泉名曰‘铎落泉’,故又称其为‘铎落山’。后因吐谷浑部族在此安居,又称其为‘安乐山’,山东今韦州一带平地被称为‘安乐川’……今称之为‘罗山’。”(《同心县志》,第9页)罗山即铎落山(长乐山),长乐山东一带的平地为安乐川,唐为安置吐谷浑部在此设置的安乐州,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故城遗址;这与史籍中关于长乐山和安乐州的位置记述相符。
诺曷钵曾孙慕容威的墓志,于197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赵家庙村出土。志文中提到慕容威曾任长乐州游奕副使“迁左领军卫大将军,仍充长乐州游奕副使”;并于公元756年卒于长乐州私馆“以至德元年正月五日婴疾,春秋六十有三,终于长乐州私馆”,在其夫人武氏于乾元元年(758)去世后合葬于州南之原“即以乾元元年十月庚子朔十日己酉同窆于州南之原”。(录文参见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夏鼐文集》,第2册,第434-475页)安乐州的城址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故城遗址,而慕容威墓志发现的地点为下马关镇赵家庙村,赵家庙村在红城水故城遗址的南边,两地相距约5公里,与志文中提到的葬于州南之原的情形相符;这也说明:长乐州即为安乐州,乃州同名异。
安乐州(长乐州)自大中三年改为威州后,先后历西夏韦州静塞军、明韦州千户所、清韦州堡等,其州城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故城遗址。
三
上文已论长乐与安乐实为一州,而墓志称长乐州而非安乐州,笔者认为,是因为安禄山的原因。《旧唐书·肃宗本纪》中记载肃宗在至德二载冬十月还京后:“十一月壬寅朔……宫省门带‘安’字者改之。”(《旧唐书》卷10《肃宗纪》,第248页)《唐会要》:“至德二(三)载正月二十七日,改丹凤门为明凤门,安化门为达礼门,安上门为先天门,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寻并却如故。”([宋]王溥《唐会要》卷86“城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887页)两《唐书》记载至德年间更改了很多地名。
两《唐书》记载至德年间更改的地名有,至德元载的安定、安化郡改为保定、顺化郡,安静县改保静县,安西改镇西等;至德二载安邑、安边、尚安、洊水、东莞、晋康、恩平、广德、理定、军宁、崇平、柔远,安康、咸安、同安、安城、安乐、万安、始安郡改为汉阴(汉南)、蓬山、盛唐、岭方、常乐、万全、建陵郡,同安、保安、安城、安京、安昌、安南、安河县改为桐城、保宁(保定)、保城、保京、义昌、镇南、宁海等县,安南都护府改为镇南都扩府,安武州改为唐林等;至德中,安仁改为容山,安义县改为永业县等。据统计,至德年间所改地名达四十余处,其中带有“安”字的多达三十余处。
陈垣先生认为这是唐肃宗对安禄山的恶意避讳,《史讳举例》记载避讳三种类有“恶意避讳例”:“避讳有出于恶意者,唐肃宗恶安禄山,凡郡县名有安字者多易之。试以《新唐书·地理志》核之,凡至德元二载所改郡县名,皆因其有安字也……安乐郡改常乐……”(陈垣《史讳举例》,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3-34页)史籍中虽未有将安乐州改为长乐州的记载,但唐肃宗于公元756年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而与灵武相距甚近的安乐州很有可能改名为长乐州,写于乾元元年(758)的慕容威墓志在志文中自然称长乐州而非安乐州。
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吐谷浑人的自觉避嫌。《旧唐书》:“抱玉上言:‘臣贯属凉州,本姓安氏,以禄山构祸,耻与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赐姓李氏,今请割贯属京兆府长安县。’许之,因是举宗并赐国姓。”(《旧唐书》卷132《李抱玉传》,第3646页)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安禄山十分厌恶,连其同姓之人也更改姓氏和籍贯,以与之避嫌。在这种敏感、尴尬的政治环境中,作为外来胡人的吐谷浑人,虽不与安禄山同族同姓,在当时仍进行了自觉避嫌。
《慕容威墓志》载:“□人封(武)氏,封平阳郡夫人,武周魏王承嗣之孙,太仆寺卿、燕国公延寿之女。”(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夏鼐文集》,第2册,第434-475页)慕容神威夫人为武承嗣之孙、武延寿之女;而安乐公主先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嫁武承嗣之子武延秀。景龙四年(710),安乐公主被李隆基诛杀,迁居安乐州的吐谷浑王室与武家有姻亲,可能也有避安乐公主嫌之意,故而称长乐州。
《慕容宣彻墓志》首题“河东阴山郡安乐王慕容神威迁奉墓志并序”,此志为慕容神威于景龙三年(709)迁其父慕容宣彻归葬凉州祖茔而作的墓志,志中慕容神威为“安乐王”。(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夏鼐文集》,第2册,第434-475页)而在758年的慕容神威墓志中却没有提到“安乐王”这个称呼,也印证了上文的推测,吐谷浑王室出于对安史之乱造成的敏感政治环境的考虑,回避了这一称呼。
唐安乐州与长乐州实是州同名异。唐安乐州在当时的灵州境内,属于故鸣沙县管辖之地,位于灵州稍东一百八十里靠近长乐山的安乐川。后历经威州、西夏韦州静塞军、明韦州千户所、清韦州堡等的管辖,城址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故城遗址。慕容威墓志的出土地赵家庙村,正好在其南部,与墓志描述的地理方位相符。造成州同名异的原因,主要是唐肃宗时因恶安禄山而在地名上造成的忌讳,以及吐谷浑王室似对安禄山与安乐公主的自觉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