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之畔,文创风景独好
2021-11-25亦安冉
亦安冉
千年府学,文化双塔。9月底,一场隆重的祭孔大典在苏州文庙举行,敬献三牢、敬献花篮、恭读祝文、敬献佾舞,一系列祭孔仪式拉开了“2021姑苏孔子文化节”的序幕,这也是姑苏区双塔街道成功举办祭祀孔子诞辰大典的第十五个年头。
今年的孔子文化节以“崇文重教·子城今韵”为主题,把文庙揽在辖区的双塔街道,有姑苏子城的丰厚底蕴,有千年文庙的积淀打底,耸立云端的双塔更恰似两支毛笔,活脱脱就是天堂里的江南书房。
如此有文化的双塔街道,文创风景注定与众不同。
风物子城 独具芳华
苏州文脉,独具芳华。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
姑苏区双塔街道是春秋“子城”所在,拥有范仲淹创建的文庙府学,历史底蕴深厚,文教资源云集,与文教相关的建筑众多;江南园林古迹也不少;漫步在小巷中,更是不经意间便会邂逅一座名人故居……
今年,双塔街道用三个月梳理了辖区内各类名人故居、特色宅院,将宅院中的人文、古树、古井一一排摸,组织居民讲述老宅的故事,述说名人故居内的轶事,讲述先贤名家、行业翘楚的宅院家风,打造了《古宅新声》古宅故居文化收集项目。另一文化收集项目《诗赋江南》,则收集了辖区内文豪大家描绘的江南诗赋,整理出了百余首诗赋,并将其编纂成册。两本书,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古城文化做了个有形梳理,作为别具书香气质的文创产品,在今年的孔子文化节上首次登场。之前,还有一本中国国家地理与双塔街道合作的《风物子城》,把生活气息十足的苏州风物与双塔街道的风雅糅合在一起图文呈现,更是给人非一般惊艳的感觉。
触摸历史文脉的同时,在双塔街道也可感受到非遗文创的魅力。
作为“子城”所在,双塔街道拥有众多非遗文化,如何将非遗活化,助推非遗重返当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方能打造非遗长远有效的活化保护路径。
双塔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季赵量介绍,首先要让这些资源显现出来。街道通过社区推荐、实地走访,进行素材收集,挖掘民间特色项目,建设辖区非遗项目名库,对现有的非遗项目进行存续情况调查,并挖掘潜在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指导其申报非遗。目前,街道共有市级非遗项目4个,区级非遗项目13个。
光申报还不够,还要带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越融入生活,越生命力长久。像吴门琴艺、锔瓷技艺、梅花糕海棠糕制作技艺、书法与篆刻艺术等技艺,既能欣赏,又可以参与,于是街道组织这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着自己的手工艺进社区,给大家带来别样的非遗体验。
双塔街道还与国家地理杂志社合作推出“风物满子城”系列文化作品,成立“非遗联盟分会”,搭建非遗传承人交流平台,街道还依托辖区文化企业的资源,合作筹划建立“非遗体验基地”,搭建非遗体验平台,方便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辖区居民参观、学习、体验。
平台助力 人才聚集
南环东路10号“一带一路”产业园,是双塔街道助力文创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姑苏区双塔街道重点打造的载体转型升级项目之一,“一带一路”产业园以江南园林景观与北欧简约工业设计碰撞,打造一方梦想创意办公地。7栋建筑,有独栋、联排、四合院、大平层、loft,户型种类丰富,每户均有入户花园、屋頂花园或阳台。据了解,项目目前已签约引进当红新媒体抖音、北欧一带一路设计中心等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全力打造集网络直播、电商直播、短视频孵化、短视频电商、网红孵化以及线下商演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红直播基地,现拥有超6000㎡基地面积,500㎡演播大厅,以及数十个直播空间。并同步引进演艺清吧、街头滑板、咖啡手作、创意设计等丰富业态,依托移动互联网经济核心企业优势,聚集一批新兴产业。
公园路55号的智能科技大厦,是另一个助力文创的平台。前不久,一场名为“红色征程”的当代国画摄影艺术展在智能科技大厦三楼举行,20余幅书画作品和50多件摄影作品,其中的“黑科技”运用引来众多关注。
智能科技大厦共五层,二楼由“最苏州”运营的新青年手绘风格空间营造让人眼前一亮,今年“最苏州”与双塔街道联合打造了同德里、同益里民国风情街项目和《红五卅》实景街区沉浸式剧本游,让古老的街道焕发年轻的活力。大厦三至五楼则入驻了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熟的文化科技龙头企业。以智能科技大厦启动为契机,双塔街道更长远的目标在于,让子城周边的这方土地成为文化产业新高地,并集聚更多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