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
2021-11-25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不仅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而且通过对景物的描画,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认知,寄情于山水之中。山水画早期依附于人物画,作为背景居多,到了隋唐时期独立出来,及至五代、宋代时达到巅峰。
《游春图》
《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长80.5厘米,宽43厘米,是画在长卷上的绢本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是隋代展子虔(qián)。他用浓重的青绿填色作为画面的主调,浓重的青绿色调也是春天景色的特征,这种色彩的使用被称为青绿法,开创了中国山水画一种独具风格的畫法。
《游春图》的出现是山水画独立成科的标志,在中国山水画派中,许多人认为《游春图》是青绿山水的开山之作。
金碧山水
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它比青绿山水多了一种“泥金”色,泥金一般用于勾染山的轮廓、石头的纹理、彩霞的层次,以及楼阁等建筑物。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是金碧山水的代表人物。
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画卷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fū)色夸张,绚丽的色彩和工笔的细致表现出大好山河的雄伟壮观,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
立意
中国的山水画非常讲究“意”的表达,多伟大的山水画家,都是从自然造化中“意”指意识、精神,即作者对自己画得来灵感,从而进行创作的。作的主题思想的确立。唐代王维曾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意”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山水画家,都是从自然造化中得来灵感,从而进行创作的。
提问
你知道青绿山水画中的“青”指什么颜色吗?
南宗与北宗
历史上山水画风格出现了多次变化,这种变化以宋、元两代最为突出。明代董其昌把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分为南宗与北宗,是指山水画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绘画风格。
北派山水画通常都是以高山复岭,苍松古柏为对象,构图雄伟大气;而南派山水主要以江南风光,丘陵湖水,花柳杂树为对象,构图简约、有趣、有诗意。
文人画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文人画不同于工匠画和院体画,它并不追求艺术技法上是否高深,而是重在体现文人的情感,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文人画的开创者。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也是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
(选自《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书画》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