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飞机维修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2021-11-25尚金龙顾振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教证书飞机

尚金龙 顾振华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三亚 572000)

国家职教改革方案首次提出“1+X”证书制度,旨在解决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促进民航强国建设,民航局签署了《关于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加快推进世界机场群建设,强化国际航空枢纽的人才需求建设。因此,我国航空运输业加大了对飞机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民航职业院校是国家民航高职院校,提出实施行业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形成产学合作的办学特色。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专业启动了学历证书+民航维修人员基础执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对飞机维修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民航事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1]。

1 高职飞机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教育改革的意义

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其中飞机维修技术会直接影响民航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使得机务人才需求增大。教育部实施关于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计划,促进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管理,推进了优秀师资共享共建,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国家职教改革方案指出要建立健全师资队伍、信息化建设等办学标准,因此在高职院校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相关职教政策出台的实施对高职飞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加强对高职飞机维修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高职培训开展学历证书+维修人员执照获取的民航职教融合模式,是完善机务人员执照培训机制建设的行动响应。开展这一教学模式对培养航空维修复合型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由于航空运输发达地区通用航空需求较大,因此对飞机维修人才的需求增加。民航维修执照考试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发出的CCAR-66 部执照数为34 310 本,但2020 年初民航飞机维修人员需求10 万余人,潜在执照缺口约6 万人。民航局发布修订民航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后,允许学历教育学生参加飞机维修课程培训,改革后每年增加持有执照人员5 000 人以上,有力缓解了飞机维修人才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推动新时期职教改革发展,国务院出台职教改革实施方案来探究落实“1+X”证书制度。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复合型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变革,并编制相应工作方针。此外,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确保学历证书与职业等级证书的紧密关联。“1+X”证书制度是职教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是健全职教培训体系的关键制度。在高职飞机维修专业中落实“1+X”证书制度,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方式和加深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提供服务。

2 “1+X”证书制度下飞机维修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需求方面

第一,当前高职飞机维修专业教育存在传统教学难以获得行业证书培训资质认证以及专业建设与行业工作脱节等问题。第二,航空维修人才不同于传统行业维修人员,当前开设航空类专业的院校缺乏民航维修专业建设指导性规划。第三,高职符合行业培训资质教师匮乏,企业培训人员缺少教学经历,企业技术人员教学获得院校认可困难。第四,高职民航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学校未积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课程设置与民航企业实际维修工作脱节。

2.2 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由于民航培训法规的限制,传统院校教学模式、授课师生比等方面无法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第二,目前高职飞机维修专业生源较少,部分家长对高职院校认识存在偏见,一些企业用工中对应聘者学历要求较高。第三,有的院校大部分专业不具有特色,学生学习中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培养。第四,很多高职院校考虑教学改革成本,不注重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主要为应对考试学习相关知识,不具备较强的行业敏感性。第五,高职飞机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标准入手,增强教学内容的融合性,促进高职飞机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发展[3]。

3 “1+X”证书制度下民航维修专业教育改革规划

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关键是提出符合CCAR-66 院校培训规划方案。飞机维修体系要求维修人员持有相关证书,因此要分析“1+X”证书制度高职航空维修专业的培养要求,探究航空维修职教“1+X”证书制度的实施模式,将符合民航资质的证书培训移至学历教育,保障“1+X”证书制度下毕业生能够取得相关证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基于此,通过制定“1+X”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规章要求认证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标准化考核站点等措施培养符合民航业需求的高素质维修人才[4]。

根据民航运输业对维修人才的需求预测,构建了“1+X”制度下职业技能证书选取思路。证书选择要符合行业需求,而且需要考虑特色性方面是否符合行业特色与学校优势。高职院校实施改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本地区航空产业特点,选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证书类型。若本地区未来会建设干线机场枢纽,则可以考虑选择选择大型航空器涡轮类飞机执照[5]。另外,相关院校还要针对政府指导性文件完成本地区机场管理局、航空企业调研,掌握双师双岗型培训人才现状,并以此规划航空维修类专业课程开设方向,保证课程开设要求符合学历教育培养内容规定,同时可以利用与企业合作的资源,使实训器材符合民航法规要求,从而建设符合要求的优秀教师团队。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思路

目前,航空维修类高职学生主要在学校完成学历教育课程考核。考核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若考核方式存在差异,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因此学校要统一学历教育与行业培训考核标准,积极鼓励行业力量参与院校教学,便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6]。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关注行业法规修订动向,使考核内容符合行业证书培训机构条件。因为院校教学与行业培训融合需要企业提供兼职教师,所以企业需要获得行业前沿理论指导,同时要鼓励本校教师积累相关维修经验,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设立遴选机制。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教员提高教学能力,若企业职工兼职教师业务能力强,院校往往忽略对其教学能力的考核,因此要注重考核企业教员的教学能力,使之符合学历教育教师要求。

4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民航维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飞机维修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飞机系统维修等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其职业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需要依靠大量实践实训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的飞机维修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通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以此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同时采取整合教学课程资源等措施培养符合民航业需求的高素质维修技术人才,使飞机维修专业毕业生满足航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飞机维修专业还可以聘用专业人士构建专业顾问委员会,在人才培育方面给出相关建议。航空企业证书认证主要面向企业工作人员,由于高职双师型教师等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1+X”证书制度与课程考核不同,企业在高职学生“1+X”证书认证中占据主导地位。该制度实施前,高职飞机维修专业编制课程体系主要参照专业教学标准。实施“1+X”证书制度后,飞机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不仅需要结合技能等级考核标准落实,而且要深层次践行“1+X”证书制度,以保证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培训密切关联。

在高职院校中制定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制定课程标准的步骤,如图2 所示。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任教,但是飞机维修人才培养目标更多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需要寻求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合适路径。“1+X”证书制度下,教师理论能力随之提升,但因为飞机维修专业设计课程标准要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吻合,所以需要构建兼顾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课程资源。高职院校可以民航公司飞机维修人员培训为基础,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与航空公司企业合作,建设符合CCAR-66R3 规章要求的飞机维修执照考核站点,从而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达到基本技能训练与执照证书考取的目的。

图2 制定课程标准的步骤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航空发展带来的持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矛盾,探索了“1+X”证书制度下飞机维修专业“1+X”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以便于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结合民航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从而培育适应民航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对飞机维修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职教证书飞机
WJCI 收录证书
飞机失踪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收录证书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