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特征与发展趋势
—— 基于NVivo12.0的政策文本分析

2021-11-25许承保徐晓丽李云锋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节点育人政策

许承保,徐晓丽,李云锋

(南京农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江苏 南京 210095)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全局高度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和战略部署下,各项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相继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政策文件的与时俱进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态势也在不断嵌入和契合。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研究已经深入开展,学者们从政策的发展历程、所处环境、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等不同角度阐释和解析了相关政策特征。冯刚、周作福均聚焦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的内涵及发展,从四个历史发展时期总结回顾了政策的演进过程[1-2]。政策环境对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影响作用,徐艳国在分析和总结提炼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制度论述的特征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具有导向定位作用[3],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定还具有时代性,彼时的政策体系无法完全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当前要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设[4]。政策执行是政策主体将工作方案作用于工作对象的动态过程,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系统和运行过程的核心环节[5],既作用于政策绩效,又能检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6]。整体看来,政策在实施运行中也暴露出从“文本设计-执行效度-评估问责”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7]。

尽管学界已经关注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这一前瞻性课题,并进行了较为有价值的探索研究,但囿于有限的数量,主要以宏观性分析和经验性总结为主,未能回归政策文本本身,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拓展研究: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式,建立起完备的文本特征框架;二是在研究内容上,不仅从文本中抽取相关抽象概念,分析梳理政策文本的核心要义和关键环节,还要把握政策文本的整体脉络和具体内容,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脉络,以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能够扎实开展和推进。

1 政策文本的来源与处理

1.1 政策文本的检索与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进入到全面创新发展阶段[2],从顶层设计文件到国家多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专项文件,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通过检索教育部等部委网站,共获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文件13部(见表1),以此为研究对象,提取政策文件的核心要素并提炼结论。

表1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件汇总

1.2 文本处理

1.2.1研究工具

政策文本分析主要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本文使用NVivo12.0版本作为研究工具,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定性分析功能,其内嵌的词频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词频统计和筛选出关键词汇,以提高文本分析的效率和精准度。

1.2.2编码过程和文本特征框架

本文将筛选出的13部文件导入NVivo12.0中,分析词频特点,然后根据施特劳斯扎根理论的基本方法,沿着自下而上的路径构建过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特征进行三级编码,创建树状节点。

首先是开放式编码,通过仔细阅读和梳理政策文本,标注出政策文本的特征语句,经过整理后得到三级参考点555项,这些参考点在从属关系的最下层,是政策特征的最直观描述。

其次是轴心式编码,对第一阶段555个三级参考点进行归纳整合,确立18个二级子节点,这些子节点位于从属关系的夹心层,是体现政策特征的中间因素。进一步对这18个二级子节点进行归类,得到4个一级父节点,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保障,一级父节点是对二级子节点进行质性分析得到的结果,位于从属关系的最高层。至此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在所有的二级子节点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参考点最多,达到98,说明工作主体是核心要素。

图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的结构框架

最后是选择性编码,根据4个一级父节点,将其划分为核心类属和次核心类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保障再进行抽象归类,可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特征归纳为保障层面和执行层面两大维度。其中保障层面的维度主要是工作导向和工作保障等方面的要素,工作导向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制定依据,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学理性,保障政策制定与国家和社会当前的发展态势相适应。工作保障涵盖了工作队伍、工作条件、工作督评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性、效能性问题,保障政策实施过程有规范有动力。执行层面的维度主要是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等方面的要素,工作任务最大程度地体现政策作用于教育对象后所产生的价值效应和人才培养目标,即保障受教育者的利益,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内容是以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所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为蓝本,系统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的协同育人作用,促进政策执行任务的完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向。综上分析,执行层面的2个一级父节点,参考点数占整体的53.3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要素中占主体地位,属于主要要素,核心类属的主体应来源于执行层面的要素。保障层面的2个一级父节点,参考点数占整体的46.67%,是次核心类属。

2 政策文本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政策词云分析

政策词频是词汇在文本中出现的频数,词频越高说明政策文件对特定词汇越重视。通过NVivo12.0对13部政策文件进行可视化的政策词云分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致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图2选取了在政策文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100个词汇,字体越大,出现的频次越高。由此可见,对高频词汇进行归类总结后不难发现,主要有五类高频词汇:一是主题类词语:教育、思想、政治等;二是工作主体类词语:教师、辅导员、导师、高等学校等;三是工作对象类词语:学生、研究生、党员等;四是工作内容类词语:课程、教学、学科、科研、网络等;五是政策执行类动词:管理、开展、完善、强化等。这些高频词汇充分体现了这13部政策文件的词汇使用特点和关注要点。

图2 政策文本词云图

2.2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2.2.1师资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执行的强有力保障

师资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执行和落实的主体,共包含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管理干部4个三级节点,从师资队伍建设三级节点的参考点数排序来看,教师和辅导员的参考点数位列前二,分别占比50.00%、26.53%,这里的教师狭义上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各类专业教师以及研究生导师等,这两个群体是政策执行的最重要主体。新时代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精神需求日益提高且个性化差异性较大,师资队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方,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传递给大学生,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过程中,既是前提条件更是关键环节[8],《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文件对规范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对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指导意义(见表2)。

表2 师资队伍的节点信息

2.2.2价值引领突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时代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换,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加突出其育人功能和价值,立德树人成为最主要的价值指向[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动力[10]。价值引领主要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和使命担当教育4个三级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包含的点数位列前二,分别占比66.67%、28.89%,对价值引领的贡献度较大(见表3)。

表3 价值引领的节点信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价值支撑,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和担当意识的培养互融互通,能够为青年明晰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坚定的政治认同[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共出现5个参考点予以阐述和考量,旨在通过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和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来提升价值引领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2.2.3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连接教育者和大学生的纽带,在“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共有参考点数61,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参考点总数的26.64%,重要程度位居首位。课程育人子节点共涉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三级节点,课程思政的参考点数是思政课程的近三倍,课程思政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果说思政课程的本质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课程思政的本质则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12],二者在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异质性,彼此可以相互借鉴良性互动相得益彰[13],课程思政的产生与发展是实现“大思政”格局的必由之路。《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为提升思政课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教师素养提升都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表4 课程教育的节点信息

2.2.4新型网络育人载体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论域、实践范式和学科界限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会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14]。在“十大育人”体系中,网络育人共有参考点数35,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参考点总数的15.28%,重要程度位居第二位。网络育人共包含网络安全、网络素养、网络阵地、网络文化和网络技术五个三级节点,其中网络阵地和网络文化参考点数位居前二,分别占比34.29%、22.86%,所以通过拓宽网络教育平台和载体以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提升网络育人成效的关键环节(见表5)。无论是如“学习强国”APP、易班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用的网络载体,还是如微信、抖音等以社交和娱乐功能为主的兼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网络载体,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线教学和实践创造了条件[15],线上“微思政”成为教育者进行价值引领、舆论引导、思想疏导的新型阵地。

表5 网络育人的节点信息

2.3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13部政策文件,从不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解决各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日渐规范,工作内容明确具体。在这些文件中,有3部标志性文件明确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方向,阐释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目标思路。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年)专项文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全局性的战略安排;二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首次规划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三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年),强调要建立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这3部政策文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的发展脉络,尤其值得深入分析。

通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比较了三部政策文件的文本覆盖率①(见表6),可以看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从纵向比较来看,2016年的政策注意力②聚焦于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和课堂教学等阵地的育人功能。2017年的政策注意力是对“十大育人”体系的任务和内容作出系统性制度安排,分别用了9.40%和9.00%的篇幅将课程育人和网络育人置于政策突出位置。2020年的政策注意力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从“理论武装体系”到“评估督导体系”的区分,政策实施的精准度提高,“队伍建设体系”覆盖率高达15.91%,师资队伍建设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环节。二是从横向比较来看,政策文件经历了从顶层设计到理念落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后两部文件作为第一部总体政策文件的配套政策,政策目标循序渐进,确保了政策的可持续化发展。就政策操作和实效发挥而言,工作保障一直是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3部文件不仅均有大量篇幅对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设计安排,“监督考核评价”子节点在三部文件中的覆盖率也逐渐加大,2020年的文本覆盖率达到2018年的约3.4倍,说明政策执行效能的判断和评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调控和修正政策意义重大[16]。

表6 三部标志性文件的文本覆盖率 %

3 结论与启示

3.1 立足时代之基,打造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持续更新发展,影响着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完整的政策过程包含“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终结”四个阶段[17],且政策与政策之间需要具备衔接度和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备和执行效能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水平的主要标准[17],因此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闭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0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维护,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引领和人才培养等层面的工作任务。通过研究政策文本发现,政策制定的学理性、政策执行的操作性和政策评价的客观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关注,政策整体趋向于科学化,有助于政策绩效的释放。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要因时而新、应势而行,通过政策体系不断的自我完善与自我革新,以保持政策强大的生命力,不断规范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国情以及高等教育规律相适应。

3.2 把握重点环节,促进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

以效果导向为视角,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指通过恰当选择教育方法、精准供给教育内容和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最终以良好的教育结构匹配产生最佳教育效益的过程[18]。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多重教育工作任务,其教育素养是落实高校思想教育政策文件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政策文件重点关注的问题,相较于经费、场地等硬性保障条件,师资队伍的选、育、用、管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并分层、分类提升教师素养应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需要密切关注的重点环节。尽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可喜成效,但距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供需连接上的畅通无阻还有一定的距离。各高校仍需认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和方位,结合地缘性、学科性等特征,配齐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兼职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培训支持体系,妥善处理好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激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注重协同创新,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涵盖了目标、内容、方法和载体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与融合,“三全育人”是促进教育资源向最优化配置有效路径,可以调动各方力量,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空间,构建起一体化的“大思政”格局[19]。国家政策已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强调了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协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大思政”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方力量和各类资源的良性互动,高校要坚持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置于首位,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引导大学生将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价值和涵养,还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挖掘各类教育素材,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键对键”和“面对面”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注释:

① 政策文本覆盖率是该节点内容在该政策文本内容中的占比,比率越高,体现出政策文件对这一节点阐述的越具体。

② 政策注意力是指政策文本重点关注的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节点育人政策
政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政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面向复杂网络的节点相似性度量*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助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