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文化新探
——附论先周文化的渊源
2021-11-25尹盛平
尹盛平
(陕西历史博物馆)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邹衡、徐锡台等学者就开始研究先周文化,如今已过了半个世纪,关于先周文化的认定仍有争议,现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郑家坡遗存还是碾子坡遗存是先周文化?本文拟从重新探讨刘家文化入手,确认武功郑家坡遗存是先周文化遗存,并探索先周文化的渊源问题。
一、刘家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族属新探
刘家文化是商代分布于宝鸡和陇东地区的青铜考古学文化,陶器不仅盛行高领乳状袋足分裆鬲,而且还使用高领单耳圆腹罐、双耳或双大耳圆腹罐、腹耳圆腹罐(腹耳壶)等陶器,也有少量的袋足甗与折肩罐。
我们在《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刘家文化与甘、青一带的青铜文化共同特点较多,特别是与辛店文化面貌更为接近。”“偏洞室墓是刘家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这种偏洞室墓不仅带竖穴墓道,而且墓道有台阶。”“羌人有崇拜白石的习俗。刘家墓葬中普遍随葬石块,当与刘家文化先民的宗教信仰有关,它反映的可能正是羌人对白石的崇拜。”“羌人有披发之俗。……刘家墓葬死者头部的小型双联铜泡饰是首次发现,当是发卡一类饰物。墓主使用发卡很可能与羌人的辫发习俗有关。”“宝鸡地区是姜戎的起源地,……邹衡同志认为宝鸡县姬家店、晁峪以分裆鬲为特征的文化是‘姜炎文化’。”当年根据以上所述,同时又与武功郑家坡发现的先周文化遗存进行了对比,二者文化面貌迥异,所以我们认为以扶风刘家墓葬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是一支独立的羌系考古学文化,与武功郑家坡先周文化不是同一谱系,因此命名为刘家文化,并提出其族属为“姜氏之戎”,简称姜戎,所以刘家文化又可称为姜戎文化[1]。宝鸡是炎帝后裔姜姓部族的起源地,因此关于姜姓部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虞夏之际。《国语·周语下》说:
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2]。
前辈学者已指出:“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始祖……姜姓是羌族的一支。”[3]《周语下》所说的“共”,是指炎帝的后辈共工;“从孙”,是指共工的旁系孙辈。大禹治水,曾得到羌族四岳部落的帮助而取得成功,所以《史记·六国年表》说:“故禹兴于西羌。”[4]四岳部落的首领被封为诸侯,建立了四岳国,赐姓为“姜”,氏名为“有吕”。古代的吕地在宝鸡,例如漆水下游姜姓的“有邰氏”,又称“有吕氏”[5]。
关于“四岳”,传统的说法是因为“四岳”的首领担任主管山林之官而得名,但顾颉刚说:“由《山海经》与《楚辞》之提示,知最早之四岳必为西方萃聚之四山,……姜姓之族居于四岳,殆以四岳之神为其祖先,或以其祖先为四岳之神,故称之曰‘四岳之裔胄’,更上推其先人曰‘共之从孙四岳’。”[6]
《诗经·大雅·嵩高》云:“嵩高惟岳,骏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7]顾颉刚说:“按‘岳’为山名(《周官·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尔雅·释山》:‘河西,岳。’),在今陕西陇县西,即吴山,是姜姓一族的发源地(《国语·周语下》‘胙四岳国,……赐姓曰姜,氏曰有吕’)。”[8]
四岳之山,其中最为确定的是南岳吴山,又称吴岳,位于陇县城西南40公里,在今宝鸡市西北35公里。姜姓四岳国最早封于吴山(吴岳)之下的陇县境内,有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1972年冬,宝鸡市陇县川口河村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批陶器,有无耳罐、单耳罐、双耳罐、腹耳罐(壶)等[9]。这是齐家文化在陕西境内的首次发现,后来在陇县王马咀、郑家沟等地也有发现。张天恩等学者称之为齐家文化川口河类型。据其参观所见,甘肃东部天水地区北部大部分县区博物馆藏品中,均不乏齐家文化的陶器,有些器物的形制特征与川口河村出土的非常相似[10]。这说明齐家文化川口河类型,分布在天水市、宝鸡市的陇山东西两侧,与四岳部落居住的地域重合,而且年代与姜姓四岳国建立的年代相符(详见下文),当是姜姓四岳国的文化遗存。
商代姜姓部族的政治中心向南移动到宝鸡的汧水下游,所以西周早期金文中出现了一个姜姓的方国—夨国,其君自称夨王,都邑在今宝鸡市区贾村原上,领土包括凤翔县、宝鸡市区汧河下游的东西两岸[11]。
以上所述,说明姜姓部族确是炎帝的后裔,是羌族的分支,所以自明清以来,民间传说宝鸡是炎帝的故乡。正是因为有上述的历史背景,所以商代刘家文化兴起于今宝鸡市区,例如宝鸡市区的金河、斗鸡台、姬家店、石嘴头、晁峪等地,都发现了刘家文化的早期遗存。
关于夨国的姓,夨王簋盖铭文说:“夨王作郑姜尊簋,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学界对于这篇铭文的解读却大有分歧。主张夨国为姬姓者,认为“郑姜”是夨王之妻[12];主张夨国为姜姓者,认为“郑姜”是夨王之女,嫁于郑者[13]。
我们认为“郑姜”既不是夨王之妻,也不是夨王之女,而是与夨王同姓的郑伯之女。夨王簋是夨王为其同姓郑伯之女所作的媵器。西周金文中为同姓之女作媵器有例证,传世的郑井叔男父匜铭文说:“作为霍姬媵旅匜。”陈梦家根据霍国为姬姓,而西周同姓不婚的原则,认为“郑井”不是姬姓[14]。
郑地在凤翔县一带,“郑井”的封邑在秦雍城遗址一带[15]。关于“郑井”的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富辰云:“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16]《汉书·王莽传》说:“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邢国的始封君既然是周公之子,那么邢国为姬姓无疑。西周金文中的“郑井”与“丰井”,都是邢国的分支[17]。“丰井”为姬姓(见丰井叔簋铭文),“郑井”也应为姬姓。宝鸡茹家庄 伯的妻子井(邢)姬,当是来自“郑井”的姬姓女子,可证“郑井”为姬姓。
郑井叔男父匜,是郑井叔男父为同姓的霍国之女出嫁作媵器,所以称霍姬的父国本姓。姜姓的郑伯是夨国在郑地的一个族长,所以郑伯的女儿出嫁,夨王为其作媵器,称其父氏本姓,完全合乎西周女性称姓的规律,这就证实夨王之国是一个姜姓方国。“姜氏之戎”是炎帝后裔“四岳”的裔胄,所以《左传·襄公十四年》说:
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18]
顾颉刚说:“襄十四年《传》既谓姜戎为四岳裔胄而居于瓜州,则四岳所在当即瓜州所在。”又说:“‘四岳’者,姜戎之发源地也,在今陕西陇县。”[19]由此可知,姜戎氏所在的“瓜州”是在汧陇山区。姜戎是“四岳”之后还有一证,《史记·齐太公世家》说: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20]。
姜子牙的先祖既然是四岳,那么他应该是姜姓夨国的一个家族长。总之,刘家文化的来源当是陇县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其族属是四岳之后“姜氏之戎”,简称姜戎。
二、刘家文化来源新探
关于刘家文化来源,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根据张天恩归纳[21],主要有五种:
(一)笔者提出“刘家文化是在齐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2]。张天恩、刘军社又分别指出“刘家文化与齐家文化两者之间存在过渡类型,而有缺环”[23]。
(二)认为刘家文化与辛店文化关系密切,由向东移动的姬家川类型所形成[24]。或作为后者的一个新类型[25]。
(三)刘家文化来源于长武碾子坡遗存[26]。
(四)刘家文化的来源很可能是客省庄文化的双庵类型[27]。
(五)刘家文化来源于渭水上游的董家台类型[28]。
以上多数学者把刘家文化与甘青地区的辛店文化相联系,是因为两者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刘家文化与辛店文化都来源于齐家文化;刘家文化是商代姜姓部族的文化遗存,辛店文化是商代中期前后至春秋时期羌族的文化遗存。刘家文化陶器以单耳罐、双耳罐、腹耳罐(壶)等罐类为主,并有大量高领袋足鬲;辛店文化陶器也是以双耳罐、双大耳罐、腹耳罐(壶)等罐类为主,也有少量的高领袋足鬲。
但二者之间也有不同之处:首先,辛店文化来源于甘青交界地区的齐家文化,而刘家文化来源于陇县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其次,辛店文化有发达的彩陶,而刘家文化没有彩陶。
辛店文化的发展序列是清楚的,由齐家文化经过青海的山家头、甘肃的姬家川、张家嘴三个类型连续地发展、演变形成[29]。关于刘家文化的来源,张天恩认为:
刘堡坪类型陶器均为薄胎的夹细砂陶,褐色或橙黄色,饰浅细的绳纹,并有较多的蛇纹存在,器类主要是高领袋足鬲和高领罐,与刘家文化一、二期的文化特征多有相似的地方,分布地域也有重合。因此,更有理由把该类文化遗存看作刘家文化的来源。
……流行圜底罐、圜底钵,分布区已达渭河上游的董家台类型,以及偏西的山家头类型,或是刘家文化圜底罐类因素的来源[30]。
尽管刘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可能受到过青海东部山家头类型、甘肃董家台类型,以及庄浪刘堡坪类型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刘家文化是在陇县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由如下:
(一)陇县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是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向东越过陇山,进入到汧河上游的陇县境内。有学者推测其年代为距今4200~3800年,相当于夏代早期或略晚[31],恰与虞夏之际吻合,应该是姜姓四岳国的文化遗存。刘家文化早期的年代,有学者推测约相当于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或可进入二里岗下层的范围[32]。刘家文化与辛店文化属于西北羌系文化的两个分支,那么刘家文化的发展序列应该与辛店文化相似,其发展序列应该是:陇县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刘家文化。陇县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与刘家文化之间虽然有缺环,但是应该是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
(二)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分布的地域,西界是甘肃天水市以北的庄浪县,东界是宝鸡市的陇县。刘家文化早期分布的地域,西界也是陇山以西的庄浪县,东界是陇山以东的宝鸡市区,分布的区域虽然有所南移,但是大体与川口河齐家文化一致。
(三)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的罐类,当是刘家文化罐类的祖型。刘家文化盛行的单耳罐、双耳罐、腹耳罐(腹耳壶),应来源于川口河类型齐家文化的单耳罐、双耳罐、腹耳罐(腹耳壶)。尤其是二者的腹耳罐(腹耳壶)形制更为相似,都是溜肩、桶状深圆腹,腹部有双耳,与甘青宁地区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的腹耳罐(腹耳壶)不同。刘家文化早期罐类流行圜底,可能是受到青海山家头类型、甘肃董家台类型的影响而形成的。至于高领袋足鬲的来源,是不是来源于甘肃的刘堡坪类型,有待于更多的证据。
三、碾子坡文化的性质
碾子坡文化分布于陕甘交界的长武、灵台、麟游县境内的达溪河、杜水流域,年代约从商代殷墟一期至商末。墓葬以土圹竖穴墓为主,个别墓为偏洞室。陶器以高领袋足鬲为主,也有盆、豆、罐、瓮等。总体的文化面貌,既有刘家文化的特征又有类似先周文化的特征,但是与刘家文化、先周文化都有差别。
关于碾子坡文化的性质,由于胡谦盈、张长寿、梁星彭等,都将郑家坡遗址大多数单位的年代压在西周初年,只承认个别单位,也就是出土高领袋足鬲单位的年代可以到先周晚期,所以认为碾子坡遗存是先周文化[33]。这是因为先周文化研究过去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高领袋足鬲当作了先周文化代表性器物。沣西毛纺厂H18等先周文化遗存发现后,学界取得了一个共识,即先周文化中除了高领袋足鬲,还有联裆鬲。而且我们要强调的是:先周文化中是以联裆鬲为主,有少量高领袋足鬲。
邹衡首先将碾子坡遗存归入刘家文化或其分支[34]。彬县断泾先周文化遗址以及旬邑孙家先周文化遗址的发掘,也证明碾子坡遗存不是先周文化。张天恩曾提出碾子坡文化是豳人遗存的可能性为大[35],后来他又根据碾子坡文化分布的地域,提出碾子坡文化“可能为古密须国的文化遗存,经济形态表明其属于西方诸戎的一支”[36]。
雷兴山在硕士论文中,认为“碾子坡类遗存的族属不是灭商前的周人,而可能是姜戎之一支”[37]。后来在博士论文中写到:“笔者意识到,以高领袋足鬲为代表的‘王家嘴类’遗存的族属很可能就包括姬姓周人,换言之,‘王家嘴类’遗存可能是先周文化,而郑家坡文化不是先周文化。”[38]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可知周原地区商代的文化遗存有三:一是商文化京当类型,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时期;二是郑家坡先周文化,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或略晚;三是约在殷墟文化二期时,宝鸡市区的刘家文化向东发展到周原地区。稍后刘家文化就取代了商文化京当类型,成为周原地区的主宰者,这就为古公亶父迁岐提供了机缘。
王家嘴遗址完全可能是姜戎或者归附周太王的“他旁国”居址。扶风刘家姜戎墓地的资料说明,古公亶父迁岐后,墓地仍然在继续埋葬姜戎之人,其中最晚的M49年代为武王灭商前,埋葬习俗已由偏洞室墓变为土坑竖穴墓,但是带壁龛,仍是姜戎墓葬。这说明古公亶父迁岐后,岐邑、岐周为姬姓周人与姜姓羌戎杂居之地。另外,古公亶父迁岐后,周人使用高领袋足鬲有增多的迹象。王家嘴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以高领袋足鬲为主,是周人的居址也不奇怪。
商代扶风壹家堡遗址、礼泉朱马嘴遗址的发掘、沣西毛纺厂H18的发现,已验证武功郑家坡遗存是先周文化,公认的年代可以早到商代早期二里岗上层晚期(或称白家庄期或小双桥期)[39]。从郑家坡、彬县断泾一期和旬邑孙家类型,再到周原、沣西的先周文化,姬姓周人使用高领袋足鬲的比例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周原与沣西的先周文化,使用高领袋足鬲的比例增加更加明显。例如,沣西毛纺厂H18原报告器类统计的陶鬲数共152件,联裆鬲为126件,占83%,高领袋足分裆鬲只有26件,占17%。这说明沣西先周文化的炊器也是以联裆鬲为主,高领袋足分裆鬲较少,但是所占比例远远高于郑家坡先周文化。这与古公亶父迁岐后与姜姓部族结盟可能不无关系。后来牛世山指出:
1997年、2001年岐山王家咀的考古工作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商文化遗存以及商、刘家、郑家坡三类考古学文化前后相继的地层关系,……其中王家咀新发现了刘家文化的居址,结合附近的刘家墓葬,可知这里的刘家文化遗存的总体特征。但在有的学者文中,将周原遗址刘家地点的墓葬归入刘家文化,而将周原遗址王家咀地点的同时期生活性居址遗存又归入有学者命名的碾子坡文化(实际上,刘家墓葬与碾子坡遗存大同小异),这种将同一遗址内不同地点、同时代遗存划分为两种考古学文化的认识也是大有问题的。
可见,将刘家文化的碾子坡类型或部分地区的碾子坡类遗存推断为先周文化,疑问更多。所以,学界的主流观点还是认为郑家坡文化是先周文化[40]。
研究先周文化的基础是西周文化,但是碾子坡文化与西周文化完全不是同一个谱系的文化,所以它不可能是先周文化。另外,沣西毛纺厂H18等可以作为识别先周文化的标尺。如果碾子坡类遗存是先周文化,而郑家坡类遗存不是先周文化,那么沣西H18等先周晚期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为什么与碾子坡的文化面貌迥异,而与郑家坡先周文化的面貌却完全相同呢?
可以断言:沣西H18等先周晚期文化遗存,是由郑家坡先周文化发展而来。商代关中西部泾渭之间的四类文化遗存—京当型商文化、郑家坡文化、刘家文化和碾子坡文化中,只有郑家坡文化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先周文化。
四、先周文化渊源探索
周族的起源,目前尚未完全解决。最终解决周族的起源问题,首先要弄清武功郑家坡先周文化的来源问题。我们曾提出郑家坡先周文化,“是在客省庄二期文化双庵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1]。张天恩后来提出:“关中西部约在夏代早期仍可能是双庵类型晚期的蔡家河H29为代表的遗存,在夏代的中、晚期或略晚,则存在着一类以花边罐、折肩罐、花边鬲、高领鬲、豆等陶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我曾称为‘望鲁台—乔家堡类型’。”[42]
夏代早期,关中西部双庵类型的文化遗存,除过麟游县蔡家河H29以外,经过发掘的还有宝鸡市区石嘴头遗址东区的M2[43]。“望鲁台—乔家堡类型”流行花边口沿罐,有高领联裆鬲、折肩罐等器形,几乎都是红褐色和灰褐色陶,纹饰主要是麦粒状绳纹,还有弦纹和附加堆纹。这些文化特征与郑家坡先周文化有较多共同之处,所以张天恩说:“关于先周文化的来源,我们认为主要应是从关中西部相当于夏代中晚期或略晚的“望鲁台—乔家堡”类型发展而来,其所具有的联裆鬲、折肩罐、花边口沿等许多文化因素被先周文化继承下来。”[44]
目前发现的“望鲁台—乔家堡类型”文化遗存,分布于关中西部汧水流域中游的千阳县,以及淳化县等地。但是“望鲁台—乔家堡类型”文化的遗址都未经发掘,整体的文化面貌不清,年代不详。如果先周文化的来源,确是“望鲁台—乔家堡类型”文化,那么就有可能最终解决周族的起源问题。文献中后稷弃“封邰”,这是后世的说法,未必可靠。目前所知武功郑家坡先周文化年代的上限为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或略晚,也不能证明后稷弃“封邰”。但是关于周族的起源,《诗经》《左传》等文献中有一些线索:
(一)《诗经·大雅·绵》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45]。这是追述周族起源的诗,是说周族早期是经过杜水流域,往漆水流域迁徙。邹衡说:“王引之以为土即杜(《经义述闻》卷六),陈梦家从其说(《殷墟卜辞综述》页272)。我们认为土即卜辞所见土方,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西南部的石楼县”[46]。王引之释土为杜是正确的,但是杜水不在晋西南地区。杜水是漆水的上游,发源于今麟游县境内的招贤镇,流经麟游县城东与澄水合流,以下称为漆水。这说明周人早期可能是在杜水流域附近,后来才迁往漆水流域下游的邰地。果真如此的话,已知夏代姜姓部族是在陇县境内,那么周人早期就有可能是在麟游、千阳一带的杜水流域附近,所以姬姜世代通婚。姬姜两个古代通婚氏族的分布,如果是上述格局,二者成为两个互相通婚的部落就更加合理。
(二)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石癸说:“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47]《史记·周本纪》索引说:“《帝王世纪》云:‘后稷纳姞氏,生不窋’。”[48]不窋之父是末代后稷,说明纳姞氏的“后稷”是末代后稷,他所处的时代为夏末。古代姞姓国有二:一是古代燕国,在今河南濮阳;二是密须国,在今甘肃灵台县。姬姓周人早期有可能是在杜水流域附近,而麟游、千阳与灵台三县互为邻县,所以末代后稷才能与灵台境内的姞姓通婚。
据以上所引文献记载,以及郑家坡先周文化有可能来源于“望鲁台—乔家堡类型”文化遗存,那么夏代姬姓周人就有可能是在杜水流域附近,后来才经杜水流域迁往漆水下游的邰地,所以《诗经·大雅·绵》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这或许就是武功郑家坡先周文化,其年代上限为二里岗上层或略晚的原因。至于“望鲁台—乔家堡类型”文化遗存,是不是姬姓周人夏代的文化遗存,还有待于“望鲁台—乔家堡类型”遗址发掘资料的验证。
[1]尹盛平,任周芳.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J].文物,1984(7).
[2]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国语:周语下(第3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3-104.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8.
[4]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第1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686.
[5]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周本纪(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214.文末校勘记[二]:“有邰氏原作‘有吕氏’,据《凌》本、《殿》本改。”据此,可知古代的吕地在宝鸡。
[6]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四岳与五岳[M].北京:中华书局,1963:37.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7影印本,上册:297.
[8]顾颉刚.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旺—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七[C]//古史考:帝系的偶像(第6卷),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49.
[9]尹盛平.陕西陇县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J].考古与文物,1987(5).
[10]张天恩,肖琦.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C]//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考古50年暨八秩华诞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1]卢连成,尹盛平.古夨国遗址、墓地调查记[J].文物,1982(2).
[12]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J].文物,2006(9).
[13]张政烺.夨王簋盖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C]//古文字研究(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175.
[14]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六)[J].考古学报,1956(4).
[15]尹盛平.试论金文中的“周”[C]//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西安: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
[1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423.
[17]尹盛平.邢国改封的原因及其与郑邢、丰邢的关系[C]//三代文明研究(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8]同[16]:1005.
[19]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瓜州[M].北京:中华书局,1963:50-51.
[20]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第3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77.
[21]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313-314.
[22]a.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4(7).b.同[1].
[23]a.张天恩.高领袋足鬲的研究[J].文物,1989(6).b.刘军社.郑家坡文化与刘家文化的分期及其性质[J].考古学报,1994(1).
[24]a.卢连成.扶风刘家先周墓地剖析—论先周文化[J].考古与文物,1985(2).b.张忠培等.陕西史前文化的谱系研究与周文明的形成[C]//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5]张长寿等.关中先周文化的类型和先周文化的渊源[J].考古学报,1989(1).
[26]牛世山.刘家文化的初步研究[C]//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7]同[26].
[28]李水城.刘家文化来源的新线索[C]//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9]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C]//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79.
[30]同[21]:315-316.
[31]张天恩.齐家文化对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C]//广河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32]同[21]:306.
[33]a.胡谦盈.试论先周文化及相关问题[C]//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第二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b.张长寿,梁星彭.关于先周青铜文化的类型与周文化的渊源[J].考古学报,1989(1).
[34]邹衡.再论先周文化(摘要)[C]//周秦汉唐考古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安: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
[35]张天恩.先周文化早期相关问题浅议[C]//西周史论文集—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60.
[36]同[21]:334.
[37]雷兴山.蔡家河、园子坪等遗址发掘与碾子坡类型遗存分析[C]//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10-237.
[38]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45.
[39]牛世山.周族起源与先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C]//三代考古(7).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0]同[39].
[41]同[1].
[42]同[36].
[43]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2级实习队.宝鸡石嘴头东区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2).
[44]同[36]:275-276.望鲁台—乔家堡类型陶器,见272页图四六。
[45]同[7]:509.
[46]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342.
[47]同[16]:675.
[48]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