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实施路径

2021-11-25王姝丽

法制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法警司法警察院校

王姝丽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监狱警察系,吉林 长春 130062)

忠诚是法警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司法警察院校方面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忠诚警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相关司法警察院校必须基于职业教育视域下,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用党的各项政治纲领、精神指示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并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一、分析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开展忠诚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形势需要

大学生在校接受忠诚教育,可加快推进司法警察机关建设与发展。基于国际形势角度分析,受西方文化影响,学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基于国内发展形势看,法警是维护司法秩序的坚定力量,加快打造政治可靠且忠诚的队伍,是司法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法警人才培养需要

司法警察院校作为法警人才培养主阵地,开展忠诚教育满足优秀人才培养需要。院校将忠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首要目标,促使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积极主动担负起岗位责任,保证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为向司法警察机关输送大批量优秀的警务人员夯实基础,提高人才利用率。基于此,司法警察院校开设具有法警特色人才培养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二、强化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对党忠诚,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

法警人员要牢记党的誓言,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司法警察院校为深入开展忠诚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用党的思想理论充分武装大学生头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法警本职工作开展忠诚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基本以“95”后居多,政治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院校方面要在开展忠诚教育过程中,设立专门的忠诚教育课程,向学生灌输关于“红色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铸就法警忠诚信念。院校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熏陶红色故事氛围,确保在红色故事感染下,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大学生内心,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不怕苦的革命精神”;引导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永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1]。

在思想政治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向学生传播正能量,把握思政教育重点,促使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自身行为规范,提高对司法警察职业岗位性质的认识;教育教学内容上,围绕司法警察工作性质灌输忠诚教育内容,教师要利用互联网载体整合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强化学生对忠诚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履行人才培养职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用足课堂。基于此,院校在教育教学上,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整个生命周期,培养当代大学生终身学习理念;教师需要就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渗透在忠诚教育中,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忠诚法警人员”。在忠诚教育中开展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学,切实发挥了司法警察院校育人主阵地作用。通过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参观“红色基地”、参加志愿者活动,潜移默化中传输忠诚教育;预备警务人员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忠诚信仰,点燃了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接受忠诚教育的热情,自觉主动地从忠诚教育中汲取营养,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加快校园文化建设

院校方面利用自身具备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通过多媒体为大学生播放典型的警察英雄事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忠诚意识,促使学生在精神层面发生转变,约束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司法警察院校通过宣传栏、板报、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忠诚教育内容的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为大学生推送有关忠诚教育的内容,深入落实忠诚教育工作;院校方面定期邀请司法警察机关模范人物到院校开展座谈会,宣讲忠诚教育,展现优秀法警人员身上优良的作风,强化大学生对职业责任、职业内容的了解,激发大学生向模范人物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名党和人民靠得住的忠诚卫士。

另外,司法警察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警务化管理,严明纪律,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制定严格内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行为的约束,确保学生自觉形成讲规矩守纪律的习惯。基于日常教育角度,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上具备法警人员素养,弥补课堂教育教学短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确保在真正岗位工作中,反映出司法警察良好的职业素养,秉持职业操守。同时,院校方面积极组织警务实战,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打造校外实训基地,加强院校与司法警察机关之间的合作,定期安排预备法警人员到机关基层进行工作和学习,熟悉职业工作内容,并参与大型安保任务,增强学生对岗位职责的认识,更好锻炼司法警察院校学生实战应用能力[2]。校企合作模式下,深入落实了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机制,在实训中,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切实将学生的忠诚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使命感,加快完成预备警务人员向司法警察的转变。

(三)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司法警察院校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在打造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积极搭建校内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忠诚意识;教师要依托互联网载体,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在校内交流平台中,设置忠诚教育模块、思政教育模块,大学生可结合自身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切实为学生打造了忠诚教育环境;学生通过互联网渠道积极学习司法警察优秀事迹,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忠诚度,保证院校在共享的资源环境下,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网络平台交互性较强,增强忠诚教育的时代感,促使学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时下热点问题,以更加辩证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进而保证自身的忠诚信念不动摇[3]。同时,司法警察院校不断优化线上忠诚教育开展方式,优化教育手段,组织大学生积极学习司法警察行政机关制定的各项方案、文件、条例等,定期开展线上学习活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积极学习党的政策与方针,认清当前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始终在政治意识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同时,院校方在线组织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收集相关警示教育素材,净化大学生心灵,触动学生的思想,确保司法警察院校学生在廉政思想上得到升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司法警察院校加强线上宣传教育,扎实落实“三严三实”教育思想,确保为大学生人生规划、岗位工作引领正确的方向。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司法警察院校大学生在忠诚教育锤炼下,具备了坚毅的意志品质,成长为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作风过硬的法警人员,练就了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司法警察院校加强当代大学生忠诚教育,培养大学生忠诚品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资助育人理念,不断向司法警察机关输送优秀的“忠诚卫士”。

猜你喜欢

法警司法警察院校
司法院校如何把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融合创新发展
论女法警在检察工作中的特有优势
论女法警在检察工作中的特有优势
制约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发展的因素和对策
霸佔病床3年 法警強制帶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中国司法警察制度建设三十年:发展、不足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