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与健康维护之道

2021-11-25齐宏顺

孙子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战胜敌人

张 玉 齐宏顺

《孙子兵法》是中国的兵学经典,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其兵法思想不仅广泛应用于用兵、治理、经营等各领域,在健康领域也可以当作“智慧宝典”,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预防疾病须“庙算”

孙子讲“庙算”,是从影响战争进程的五个方面,即道、天、地、将、法进行阐述的。应对战争危机,从有备做起,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预测与有备,是化解危机的前提条件,是战略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危机、掌握主动权,达到消除危机目标的关键所在。

对于个人来说,生病就是一次健康危机,疾病就是敌人。健康危机的爆发,是人体各系统运行失衡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因此,如何避免健康危机,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健康是大事,生活幸福100 分,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没有健康,其他幸福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对待健康问题必须重视,长远谋划,早做预防,决不能等突发疾病了,再临时上阵,仓促应战。

受《孙子兵法》启发,预防疾病应特别注意几种策略:

1.“以虞待不虞者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的五条知胜之道,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虞待不虞者胜”,即以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的,能获胜。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生,不受疾病困扰,平时注意健身,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长期健身,提高抵抗力,为自己培养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的“免疫部队”,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即使得病了,也能为战胜疾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跑步为例,每天坚持跑步30 分钟以上,可以增强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缓解便秘,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部氧合饱和度,提升心肺功能,还可以减少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跑步属于有氧运动,跑步时会对损伤的心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一定修复作用,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同时,跑步还能够调理神经功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提高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发生率,改善身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提出五条知胜之道后自信地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即对自己和敌人的情况掌握透彻了,即使是历经百战也能立于不败之地。疾病是敌人,什么时候身体会出问题,哪个器官最有可能会出问题,不能等突发疾病了再抵抗。想要健康,就要提前掌握“敌情”。所谓提前掌握,就是要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疾病的苗头。大部分疾病都可以通过早期检查发现。比如位列中国2020年癌症发病率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结直肠癌和胃癌,从出现异常状态到癌变初期,再到癌症末期,要经历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期间如果能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就能早发现敌情,早进行抵抗。但是,因为胃肠癌的症状非常隐蔽,往往发生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身体感觉,不痛不痒,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死亡率高的原因就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所以,我们对这种隐藏极深的“敌人”绝不能大意,一定要未雨绸缪,用定期体检的方法全面掌握身体的健康状况,尽早识别出“敌情”,早发现,早动手,把“敌人”杀死在摇篮里,杜绝“为时晚矣”的不利局面。

二、战胜疾病讲方法

1.“不可胜在己”

《孙子兵法·形篇》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就是说,从前善于用兵之人,能首先做到使自己不可被战胜,然后等待敌人出现可以被战胜的机会。自己不可被战胜全在于自己,而敌之可以被战胜则取决于敌人。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不惧怕疾病。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即使做好预防,做好体检,仍然有可能遭遇疾病,甚至是重病。当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切不能慌乱失措,丧失斗志,依据“不可胜在己”的思想,沉着冷静,坚定必胜的信心,积极采取措施。在面对疾病时,“不可胜在己”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源泉。在抵抗疾病的过程中,精气神儿在,是治愈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美国医学家Blumberg 在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量表(MMPI)对那些不宜手术的癌症患者进行评定时,发现疾病的发展速度不同,明显焦虑、抑郁、有消极情绪的病人生存时间比预期短。美国生物学家Watson等对一组患乳腺癌的妇女情绪反应状态与其生存率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奋斗型”生存率最高,而“淡然接受型”和“无望型”情况不佳。Skler 和 Anisnan 在有关应激防卫能力和肿瘤细胞生长关系的小鼠实验中发现,能进行积极主动防卫的一组小鼠,在接种了癌细胞后,肿瘤在该组小鼠体内生长的速度要比不能进行积极主动防卫的小鼠缓慢得多,且病死率也低。由此我们认为,具有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对于战胜疾病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2.“节如发机”

3.“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是《孙子兵法》中五个“知胜之道”中的重要一条,即将领有才能而国君不掣肘的,能获胜。运用在个人健康维护上,就应该相信医生。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和人来做。“大敌”当前,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切不可自作主张。患者和家属要相信医学、相信医院、相信医生,尽快确定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方能尽快铲除病魔。对于疾病而言,他们才是最专业的。

由于人体的复杂和疾病的多变,现代医学对有些疾病仍然无能为力。以肿瘤为例,尽管人们已经对肿瘤的成因、发展、转归等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认识,但迄今为止仍然未能完全揭示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现今的医学科学尚不能完全掌握其真谛。而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出于求生本能,常不顾一切地抓住一线希望,哪怕只是虚幻的抚慰,也愿冒险一试,这就给各种伪科学提供了生存空间,“遥感治病”“异地授功”“意念手术”“透视诊断”等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偏方、巫术、算命等宗教迷信大行其道,很多患者和家属被伪科学蒙蔽,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如果能果断地尽早接受正规治疗,而不是相信其他神秘力量抗癌,也许就不会抱憾而终了。

三、维护健康守原则

1.“以患为利”“胜敌而益强”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即在战争中最难的是以迂远为近直,变不利为有利。在日常的健康维护中,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变害为利的契机,即让生病成为重视健康、调整生活方式的契机。对于智者、强者而言,总是能因利制权,能够把祸患转化为成功的动力,这就是以患为利。司马迁曾言:“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危机具有两重性,危机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在应对战争危机中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在应对疾病中同样可以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有的人因为一场大病,警醒过来,从此戒掉烟酒,改变了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健康铺平了道路。有的人因为一场大病,终于发现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终于有勇气放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从焦虑的、拼命赚钱的“钱耙子”,变成了懂得从容享受生活的智者,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于此而言,这场病生得值,真正达到了“胜敌而益强”的境界。

2.“胜于易胜”

《孙子兵法·形篇》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即古时候所说的善于用兵的人,都是在容易获胜的情况下获胜的。也就是平时就积极创造利于己方的条件,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就能在战争中轻易获胜了。运用到维护健康方面,就是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远离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稍微注意就容易做到的,而这点滴积累,就能使自己站在更健康的起点上,有着较好的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健康。

3.“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善于用兵的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在维护个人健康上,就要注意不被一些形形色色的“健美”口号所迷惑。须知,先有健康后求美。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疾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有的患者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偏离了路线,为了展现所谓的“健美”身材而过度补充身体并不需要的蛋白质等物质;为了追求所谓的“骨感美”,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过度减肥,反复抽脂,做不必要的美容整形手术。美,一定是以健康为前提的美,如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实现所谓的“美”,那就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反而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如果我们能坚持用《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来维护健康,以《孙子兵法》的用兵思想来认真对待疾病,相信在战胜疾病的道路上必定能掌握主动甚至能无往而不胜。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战胜敌人
战胜假日忧郁
战胜“可怕”的一刻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孙子兵法》组歌
敌人派(下)
我战胜了自己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最后一个敌人
战胜美军“绞杀战”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