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文本教学探析

2021-11-25刘萍萍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文本教学

刘萍萍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

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是人类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精神文明的载体;作为专家学者思想的凝练和智慧的表达,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又超越时空,接续过去与未来,指向学习者的价值世界和审美世界。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既传授知识,又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特殊课程,理应通过文本教学成为“美”与“情”的综合体。但随着功利主义的盛行和教育体制的僵化,思政课文本教学流于形式,文本本身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明珠蒙尘”,唤醒文本的诗意迫在眉睫。

一、思政课“文本教学”的价值意蕴

以文本为载体、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文本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自主建构的特点。文本教学不是陈词滥调的空洞解读和单一固定的理论灌输,而是关注学生“读到什么”“明白为什么”和“懂得怎么做”,侧重于学生对文本中深刻情感的体会、品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分析能力。

1.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作为理性动物的人,不是受别人的智力的指导,而是受自己的智力的指导;不仅学习别人的见解,领会其意义,识记下来,背得出来,要深入事物根基,而且要养成习惯,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东西。”[1]48程颐在《二程遗书》中写道:“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纵观当前对思政课教学的指责与批判,始终围绕着教学方法的刻板和僵化问题展开。诚然,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色彩;但它又是一门涵养品格、塑造理想信念和“三观”的课程,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应该被“政治性”所束缚。部分教师和学生仍然将思政课当作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工具,无法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难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本教学”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为知识建构提供了有效途径。建构主义视域中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将文本作为一个点,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扩展并延伸至现实生活领域,学生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有选择地接收并加工信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双向互动,建构起新的知识形象,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最终内化新知识,使新旧知识达到平衡状态,促成知识学习与知识生产的统一。由于“文本教学”倾向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交流表达,鼓励师生通过对资料内容进行充分探讨,在争议和沟通中逐渐实现尊重与认同,启发学习者对知识思考、生产和学习的内涵与意义进行重新思考,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立足于建构主义的“文本教学”的实质在于“将教师单纯的讲授知识的方式改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主体参与构建自身的主体活动,完成认识和发展的任务,促进自身主体性的发展”[2]。

2.培养审美能力,实现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思政课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演进中不断塑造人格,因其价值的特殊性,思政课本身就蕴含着美的内涵与真谛,美的存在是思政课成功的因素之一。席勒曾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3]要实现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的选择不能忽视美学价值的发挥,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创新富有美的教学方式。

何为美?存在论认为,美是无蔽的真理的现身方式,被嵌入作品中的作者自身淳朴、纯粹的闪耀就是美。文本的标志之一在于文本的美学尊严,在审美的关照下文本摒弃了功利性,指引鉴赏者追求内心情感世界,“以宇宙具体为对象,赏玩他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4]。当美与思政课相结合时,既要求教育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规律,也要求符合培育学生“真、善、美”的目的诉求,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文本意义具有无限开放性,闪烁在无穷无尽的海洋中。富于美的文本能够通过释放自身的美的特质吸引学生回归作品的淳朴与纯粹,让思想政治教育复归本真;当教师从诗情共在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与设计,思政课也会绽放出更多本体美之花,受教育者透过思政课的本体之美获得情感的归属,实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领略生命的真谛,获得更多的浸润与陶冶。

二、思政课“文本教学”的现实境遇

思政课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大多比较晦涩,使得思政课“文本教学”的实施存在一定障碍。

1.迷信经典文本,文本价值难以体现

黑塞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掌握思想家们留在作品中的思想、经验等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古今中外优秀文本浩如烟海,思政课涵盖的内容广泛,文本的选取很难面面俱到,但思政课“文本教学”往往绕不开经典文本。在我国,施特劳斯学派对经典文本的选编方法最受推崇——在文本选编上渗透着强烈的价值乃至意识形态倾向。但是,具有强烈价值倾向的文本能否真正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是令人怀疑的。

首先,思政课“文本教学”的初心在于通过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而教育者将公认的“经典文本”的价值强加给学生,究竟是对学生的心智训练还是价值灌输?学者渠敬东的观点不可谓不正确:大量“纯粹的”经典阅读容易助长学习者的意见性,即强烈的观念性看法,因经典可能使学习者滋生自以为是的绝对正确错觉和智力优越感。[5]但真相是,即使学习者的强烈观念性看法背后的原理正确,可是原理要想真正在现实中发挥作用,需要多方面条件共同起作用。

其次是经典文本的效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的问题。经典文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文本,关键在于其经岁月严苛筛选而历久弥新,具有典范意义及以权威形象呈现给世人的特殊性。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时代的产物,经典文本的建构脱离不了文化母体背景和历史土壤,包括马恩著作、中国共产党奋斗思想相关著作在内的思政课经典文本,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之文本理论的深刻性、科学性,学生只有具有较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与深意。“当文本中的文化背景,为读者的心理结构所包容,即文化感较强,则解读将会非常顺利;反之,就有可能百读不得其解,甚至排斥文本”[6]。换言之,培养学生的“文化感”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而“文化感”的培养并非易事。

2.忽视文本感知,学生情感两极化

培养学生的文本感知是思政课“文本教学”的重要价值。“知识的开端必定永远来自感觉。于是,无疑的智慧的开端不应存在于仅仅学习事物的名称之中,而应存在于对事物本身的真正知觉中!只有事物已经被感觉掌握时,文字才能履行其进一步解释的职能”[1]168,良性发展的“文本教学”情境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存在,注重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文本的感知。文本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的感性呈现,指向人的价值世界和审美世界,文本感知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生需求、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文本的感知能力高低又反作用于人生体会。

受教育者对文本的感知通常会经历一个从直接而真切到逐步深入的过程。在直接而真切的感知阶段,受教育者的体验和感悟是本源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长,受教育者对文本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对思政课“文本教学”的感知也随之变化。如果思政课教学文本的选择脱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其特色消退甚至变得与其他课程内容无差别,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共鸣也将逐渐减弱、消失。在具体的思政课“文本教学”中则表现为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文本教学方式缺乏兴趣。海德格尔曾说:“话语本质上属于此在的存在建构,一道造就了此在的展开状态而话语有可能变成闲言……人们在闲言之际自以为达到了对谈及的东西的领会,这就加深了封闭。由于这种自以为是,一切新的诘问和一切分析工作都被束之高阁,并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压制延宕下来”[7]。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只是程式化地解读文本,那么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文本的感知就容易变得麻木,出现情感两极分化。思政课教师如何走出闲言的锁闭,敞开文本、培养学生感知,开启学生真正的情感世界依旧是需要深思的理论课题。[8]

三、建构主义视域中的“文本教学”

“文本教学”的有效运用,对于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思政课中引入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尊重经典文本不等于望文生义、故步自封,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以开放的视野进行“文本教学”。

1.超越文本独白,实现文我对话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下,教学活动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师生通过平等对话达成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则是对话的前提,因此思政课“文本教学”要突出“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习深刻化。

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及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问题,通过选择能够反应一般关系且有概括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恰当的调控手段,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可控性矛盾,借助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将教学过程置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高度积极性和高度自主性中得到发展。教师或通过对思政课所用文本的把握,或通过对思政课所用文本的有意误读,或通过提出具有发散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或通过进一步启迪学生思考的兴趣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引导学生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解释,使学生在质疑反思与讨论中超越独白,实现自我与文本的对话,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2.创设学习情境,融合经典与经验

对创设学习情境的关注是建构主义的特征之一,提倡学习者通过活动获取并使用认知工具。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加便捷、直观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文本资源,使新媒体与文本的双向互动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新媒体教学方法,使用视频和文本授课,通过形象的展示,打破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固化认知,以生动鲜活、富有亲和力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减少学生经典文本阅读的心理阻力。[9]

文本的解读因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不同而存在不同,却始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文本资源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带有特定的文化印记,不结合时代背景剖析文本是难以领会文本深意的。文本的文化性对思政课“文本教学”提出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文本的选择必须与学生的经验和现实需求结合;二是这种结合必须融入思政课美性价值。也就是说,“经典研究”要与“经验研究”结合,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思政课“文本教学”价值在现实中的活力和生命力,具体感悟“文本教学”对自身成长的意义所在。

四、结语

文本教学必须针对思政课专业需求展开。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使其不能仅从灌输和教化的角度看待思政课文本和思政课“文本教学”。“文本教学”的专业化研究是深化思政课教学的基础。研究不到位,则“文本教学”不可行。思政课不能是政治宣传和价值灌输,而应让大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文本和有新思想、新观点的现代文本,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美学体验和对现实世界的经验感受,而获得对“真、善、美”的恰当理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思政课“文本教学”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思政文本教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思政课“需求侧”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