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机制构建
2021-11-25席艳青
席艳青 李 玲
(1.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创新课程育人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涉及顶层设计的统筹谋划、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而机制构建是“课程思政”有效推进的条件保障。
一、“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
“课程思政”致力于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充分挖掘所教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系统讲授专业知识的有计划地将育人元素撒盐式地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价值引领,对其言行举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打破了以往专业教育缺少价值引领的局限性,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
(一)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本质
“立德树人”就是育人先育德,追求育人和育才统一。[1]新时代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荣辱观、超强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将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育人和育才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育人与育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育人的落实是育人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育才的贯彻是育人目标的深化和必然要求。
(二)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理念
将“课程思政”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有效解决专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缺位和错位,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领人才培养体系,在这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三)显隐结合是“课程思政”的方法
明确“课程思政”内容,改革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各类课程的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功能,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达到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结合。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思政”具有多样性
多样性特征指的是“课程思政”涉及的课程众多,有音乐、体育等公共课,还有专业课和实践课。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真谛、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等。
(二)“课程思政”具有自主性
“课程思政”实践的自主性,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根据本校的特点及发展目标,制定出本校“课程思政”实践的内容体系。如兵团高校“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离不开兵团文化,将兵团文化纳入兵团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通过对兵团高校大学生讲述兵团史、兵团精神和兵团文化,引导兵团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来自疆外的大学生了解兵团,走进兵团、留在兵团,最终为增强兵团屯垦戍边综合能力,加快兵团、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添砖加瓦。
(三)“课程思政”具有潜隐性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其潜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具有潜隐性。各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是潜藏在教材中的,尤其是理工科的教材,含有大量的数据,缺少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育人元素。二是与思政课教师相比,其他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更多的是自身的知识储备、特有的人格魅力及对待工作的严谨性和投入度,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对学生的生活,事业等方面进行精神引领。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
(一)教育理念的偏颇
1.重育才,轻育德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的重心偏向了“育才”,忽略了德育。社会对热门行业的追捧,使家长、学校和学生在升学和择业上更加功利性。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变得“功利化”。
2.育人使命不明确
部分高校教师对自身担负的育人使命不明确,认为高校有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和群体,自己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即可,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课程思政”提出之后,才会出现教师育人意识良莠不齐的现象。
(二)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普遍深耕专业、精通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价值引领,忽视了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积极地撒盐式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学。“课程思政”提出之后,掀起了一股“课程思政”建设潮流,然而在具体建设的过程发现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高,如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不扎实,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困难等,影响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评价,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部分老师虽然能正确认识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扮演的育人角色,但由于对“课程思政”内容认识不明确,或受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限制,加之目前国家对高校使用的教材并没有硬性规定,各大高校使用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课程缺乏一定的伦理道德的人文情怀教育,这都是教师充分挖掘育人资源的困境;还有一些教师能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准确无误地挖掘出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课堂教学中只是简单、机械地输出育人元素,没有采取一定的教学艺术手段。
(三)“课程思政”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的时间不长,各大高校还没有比较系统化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1.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特色和针对性
许多学校推出了“课程思政”示范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各主体院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的指导方案及对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和整体把握,教师在如何挖掘育人资源、把握“课程思政”内容、实施“课程思政”的时间分配等方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2.高校缺乏各类资源的支持
目前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成熟方案、成功的案例、资料较少,“课程思政”交流平台、研究机构,培训组织数量也非常有限。
3.高校缺乏“课程思政”考核机制
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既没有被列入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在职称晋升时没有一个衡量指标——“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贡献,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也没有在职称晋升或评优中开“绿色通道”。高校激励与考核机制没有将“课程思政”纳入其中,教师缺少内在动力,必然对如何上好“课程思政”钻研程度不高。
4.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主管部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还不够,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设施等没有向“课程思政”建设倾斜,没有从人力物力保障上对教师起到鼓舞作用。[2]
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的长效育人机制
(一)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运行机制
1.学校要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的课程开发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课程设置格局下,“思政课程”是中心,以此为圆点而形成的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圈代表着专业课、公共课和实践课,继而架构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课程思政”体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过程中,挖掘各类课程育人的隐性功能,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分离、将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相结合,需要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分解、落实到本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去,最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在各课程间的横向融合,其成果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3]
2.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学生成机制
新媒体技术的生动性、直观性特点能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育人元素如“盐”般地融入专业教育的“水”中,以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育人内容、撒盐式的育人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基于此,教师可采用案例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再次,组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多元教学方法的教师团队,构建“课程思政”的教书育人机制。“课程思政”实践的关键在于教师。高校“课程思政”并不像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即教师用自己思想影响学生思想,用自己行动带动学生行动的过程,做到言传身教,以德化人。
3.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示范团队和示范课程,构建“课程思政”的典型示范引领机制
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要根据本校特点,建设一批具有校本品牌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具有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团队,借助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发挥德育“大熔炉”的作用。
(二)健全高校“课程思政”保障机制
要使“课程思政”长期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离不开学校各个部门的统筹规划。
1.高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做好“课程思政”人力保障
高校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做好顶层设计。高校党委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除了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还要深入“课程思政”第一线,为学生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需要教务处统筹教育资源,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目标,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作为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考核标准,除了调动学校主管部门建设“课程思政”的能动性之外,学校还要保证师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过关。
2.高校要积极打造“互联网+”平台保障
要使“课程思政”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的功能,高校需要打造师生学习、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如将“课程思政”以专题的形式纳入高校慕课学习教学平台,各个院系、各科教师,各专业学生可通过学校打造的慕课专题课程,共享“课程思政”线上资源,为各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创建分享、交流的机会。
3.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课程思政”经费保障机制
高校实施“课程思政”不需要购买专门的教学设备,但是一定的经费保障是“课程思政”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要做好课程开发、科研项目、教师“课程思政”相关培训等各种经费的预算。[4]
(三)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引领、导向和激励功能,从而鼓励高校和高校教师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深入地开展。[5]
1.评估各个学院、专业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高校要形成对院系“课程思政”具体建设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可以涉及各级院系领导对“课程思政”的部署文件和建设目标,参与“课程思政”的改革课程数目、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师人数等,组织院系负责人及教师作阶段性“课程思政”实践进展的报告,组织专项小组进行课程改革成果检验,形成有效的评价材料。
2.对各个院系的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进行评价
院系是教师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学管理机构,学院要把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评价了可从申请“课程思政”的项目数量、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思政”的教学、课堂管理能力、“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通过对教师参与“课程思政”进行量化,依据考核结果促使教师补短板、找差距,以此建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
3.“课程思政”对受教育者的影响的考核评价
“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上,考核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可从学生在接受了“课程思政”之后思想道德方面的变化入手;二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学生是否更喜欢“课程思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