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行抗洪抢险任务中政治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2021-11-25朱权见
朱权见 王 野
随着我军历史使命的拓展延伸,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和平时期军队担负的常态化使命任务。加强对抗洪抢险中政治工作的研究是新使命对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必将推动部队建设新发展。政治工作只有把握特点规律,强化服务保证功能,才能为部队圆满完成抗洪抢险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着眼抗洪抢险任务“急”的要求,快速搞好思想发动,用上级指示精神凝聚兵心斗志
抗洪抢险工作往往情况急、时间紧、任务重,需要部队闻令而动、快速投入,这就要求政治工作必须立足平时、预有准备、快速动员,用上级指示精神把握方向、统一思想、鼓舞士气。一是跟进态势抓好形势教育。部队在平时就要结合军事训练、执行重大任务等时机,开展“牢记职能使命,时刻准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系列教育,强化官兵政治使命意识,夯实部队紧急迎战思想基础。灾情发生后,部队要持续关注态势,适时修订政治工作预案,搞好针对性抗洪演练,采取召开党委(支部)会、干部骨干会和军人大会等形式,将上级防汛指示和汛情通报及时传达到每名官兵,引导官兵树立抗大涝、救大灾、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同时,组织官兵每天及时收听广播、观看新闻、阅读报纸,及时了解掌握上级的最新指示要求,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二是闻令而行搞好政治动员。接到上级命令后,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上下同步,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快速组织召开抗洪抢险誓师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上级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官兵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下达抗洪抢险动员令、挑应战、思想再动员等,使每名官兵明确任务要求和行动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官兵随时听从召唤,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之中。政工干部要随队而行、亲临一线,边组织行动边开展动员。三是迅速快捷积极营造氛围。接到任务后,部队要迅速动起来,请战书贴出来,荣誉旗打出来,抗洪标语挂起来,宣传口号喊起来,战斗歌曲唱起来,党员骨干站出来。在开赴救灾途中,广泛开展小动员、小讲评、小评比活动,让官兵在浓厚的战斗氛围中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政工干部要应势求快,注重把宣传鼓动渗透到方方面面、体现到角角落落,让每面旗帜、每句口号、每首歌曲、每个故事都成为官兵勇往直前的战斗号角。
二、着眼抗洪抢险任务“险”的特点,扎实搞好宣传鼓动,持续激发官兵坚强意志和作风
抗洪抢险是一项急难险重任务,往往奋战时间长、安全风险大、生活条件苦、心理负担重,官兵常常处于疲劳状态,随时面临严峻考验。这就要求政治工作要随时跟进搞好服务保障,以扎实有效的宣传鼓动不断激发官兵顽强的战斗意志,时刻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抗洪工作之中。一是发挥宣传工作的鼓劲作用。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设立战地广播,及时将上级指示精神、军地慰问电和先进人物事迹传达给一线抗洪官兵,统一思想;唱战斗歌曲、讲抗洪故事、谈救灾感受,激发斗志;采取“一两句话鼓动、三五分钟讲评”的方式,开展“四小”活动,即出发前组织小动员、行动中开展小竞赛、转场时搞好小教育、完成后进行小讲评,激励官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开展火线入党、立功等活动,激励官兵在抗洪中当先锋、打头阵,始终保持饱满的奋战热情;积极向军地媒体投稿,反映官兵抗洪行动和典型事迹,使官兵从每一篇报道、每一幅画面、每一个镜头中看到抗洪战士身影,进一步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二是发挥党员骨干的模范作用。党员骨干的模范行动就是无声号令,号召抗洪一线全体党员骨干“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叫响“看我的,跟我上”“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骨干一根桩”等口号,并成立党员突击队、先锋队,在最危急、最关键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在执行任务的关键时刻,党员骨干要做到身先士卒,披艰履险,率先垂范,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站在最险处、担负最艰巨任务的应是党员骨干;堵缺口、挡风浪、救群众,第一个跳下洪水的应是党员骨干。党员骨干要以良好形象感召和影响官兵,激励和带动部队。实践表明,只要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就能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就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三是发挥人文关怀的抚慰作用。在抗洪抢险中要处处体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融入抗洪任务之中,扎实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让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紧跟任务进程,针对官兵心理反应,组织心理医生跟进一线,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派出战勤、卫生分队伴随保障,为官兵提供食宿和卫生服务;尽量满足官兵物质文化需求,改善生活条件,缓解心理压力;发挥家属委员会作用,积极为随军随队的抗洪官兵家属和临时来队家属解决生活难题,向她们传递抗洪捷报和官兵平安的信息,让身处抗洪一线的官兵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官兵抗洪抢险的内动力。
三、着眼抗洪抢险任务“重”的实际,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共赴艰难的强大合力
抗洪抢险汛情多变、力量多元、协调复杂,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好各方力量,形成携手抗灾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组织统一领导。部队进点后,迅速组织召开前指会议,确立“统一指挥、分段负责、批次轮换、集中攻坚”的工作原则,成立临时党委、支部和党团小组,变各自为战为统一指挥。派遣小分队勘察地形水情,合理分配兵力,完善救灾、生活、通信、卫生等保障设施;与地方党委建立汛情互通、任务联动、问题协商等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抗洪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成立党员突击队、应急抢险分队,随时应对突发重大事件;军政主官轮流坐镇指挥,亲自调度力量,亲自带队巡逻查堤,切实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抢险救灾任务扎实推进。二是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在抗洪过程中,各级党委要加强与地方协同,实现资源共享。整合人才资源,组织协调地方水利专家、医疗机构人员深入一线,加强抗洪技术指导,搞好卫生防疫,避免非战斗减员,提高救灾功效;整合宣传资源,邀请地方媒体记者深入官兵之中采访报道,利用地方广播、电台、报刊等平台,反映抗洪动态、宣传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兵心;整合信息资源,借助地方信息网络平台,第一时间传达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指示,接收汛情通报和水利部门预报,辅助科学决策,稳定军心民心;整合军地装备和技术力量,形成完成任务合力,提高抢险救灾效率。三是做好群众辅助工作。抗洪救灾工作要取得胜利,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普通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援。在实际救灾中,要主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尽最大努力团结群众、争取民心;注重发挥地方群众地形熟、险段明、力量大等优势,动员群众组成军民排险组、救助队,齐心合力做好抗洪工作;广泛开展军地联抗共建活动,发挥地方基层组织作用,动员群众,军民一体,并肩抗洪,形成军民协作的强大合力。
四、着眼抗洪抢险任务“杂”的状况,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以实际行动维护军人良好形象
抗洪抢险工作既是帮助群众救灾的过程,也是军人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的过程,政治要求高,社会影响大。为此,抗洪救灾中,部队必须强化政治纪律,严明军纪法规,确保官兵不出政治性问题。一是严明政治纪律。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意图和上级党委的指示要求统一思想、规范言行,强化官兵政治意识和政策观念,确保思想和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抗洪救灾实际状况,研究制定“抗洪抢险八个严禁”要求,即严禁散布消极言论、严禁脱离组织行动、严禁私入民宅、严禁私自饮酒、严禁开快车、严禁私自到地方购买食物、严禁损坏群众财物、严禁乱拉群众关系。同时要求各班组每天部署任务之前要先提纪律要求,总结工作之前先讲评遵章守纪情况。二是严明组织纪律。教育引导官兵遵守纪律规定坚决、完成任务不讲条件、执行命令指示不打折扣,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钢铁集体。对人员实施相对集中管理,执行任务时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明确管理责任,确保人人都在组织的管理之中。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发现重大险情、重大安全问题及时请示报告,严禁隐情不报、擅自行动、弄虚作假,确保政令军令畅通。三是严明群众纪律。严管理严要求,让每名官兵在内心中始终牢记紧紧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人民为亲人,视灾区为故乡,完成任务不向地方政府和群众提条件,不损害群众利益,不随意接受百姓馈赠物品,维护人民子弟兵的良好形象。组织便民服务小分队,帮助群众修复冲毁道路、房屋、电力等设施,力所能及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住宿问题。深入走访驻地党政机关和群众,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实施严格管理,有效预防侵害群众利益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