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尼亚汉学家萨安娜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

2021-11-25

国际汉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罗马尼亚安娜历史

□ 丁 超

域外民间和官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的关注和记述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不同民族和文化所依据的来源和认知路径十分复杂,但概而观之,大都是通过人员接触、踏访实录和文献史料等方式,虽然结果千差万别,但都为世界范围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构建和国家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中东欧国家对中国了解的过程本身,也可以为这样一种认知规律提供佐证。本文以罗马尼亚1950年派遣来华的首批留学生之一萨安娜(Anna Eva Budura,安娜·埃瓦·布杜拉,1931— )的学术生涯为个案,介绍她在中国历史文化学习研究方面长达70年的不凡经历和创造性贡献,回顾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传统,为应对当下中国历史研究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提供镜鉴。

罗马尼亚人的远祖是盖塔伊 – 达契亚人,希罗多德的《历史》即有记述。作为古罗马文明的衍生和与土著融合的结果,罗马尼亚民族文化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史学传统。在17世纪的公国编年史中可以看到有关东方和中国的描述。从19世纪开始,罗马尼亚知识界通过西欧文化的途径,获得了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的知识。进入20世纪以后,多位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文化学者,都不同程度关注过中国文化,也出版了多种有关中国的图书,但整体来看,对中国的了解依然是粗疏的。1949年10月5日,罗马尼亚继苏联和保加利亚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从此,对中国的认识水平也发生了显著提升。萨安娜对中国语言、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她的汉学家生涯和与中国的毕生情缘,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一、就读清华北大,奠定坚实的中国文史基础

萨安娜原名安娜·埃瓦·萨斯(Anna Eva Szasz),“萨安娜”是她的中文名字,1931年5月31日出生在罗马尼亚锡比乌市的一个匈牙利族家庭。1950年毕业于克卢日师范学校,同年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其间与同学罗穆鲁斯·约恩·布杜拉(Romulus Ioan Budura,中文名“罗明”)结为伉俪。

中国与罗马尼亚互派留学生工作的缘起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密切相关。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在外交原则、方针和政策方面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立场,首先发展与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然而当时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通晓对方国家语言的人才匮乏,只能借助英、俄、法等国际通行语言开展联络。为解决这一问题,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访苏期间曾会晤东欧各国领导人,周总理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领导人商谈互派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1)李传松:《新中国外语教育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1页。1950年5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提出派遣留学生方案,经研究决定向上述国家各派5名留学生,学习这些国家的语言文字和历史,以应外交工作之急需。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鲁登科(Teodor Rudenco)1950年7月6日致电国内,向外交部报告了中国政府有关互派留学生学习语言的建议。周总理的倡议很快得到了罗马尼亚领导人的响应,交换留学生工作随即被提上日程。

1950年秋,对于中罗两国教育和文化关系来说,是一个应当铭记的历史性时刻。9月6日,中国派往罗马尼亚的第一批留学生李锡龄、赵声振、裘祖逖、郭俊卿、陆济新5人从北京乘火车出发。11月15日,廖宁·瓦西列斯库(Leonin Vasilescu)、罗穆鲁斯·约恩·布杜拉、托尼·拉迪安·赫尔什库(Toni Radian Herșcu)、安娜·埃瓦·萨斯、玛利亚·康曼内斯库(Maria Comănescu)等5名罗马尼亚青年,作为罗马尼亚与新中国互换的首批留学生,从布加勒斯特北站登上驶向东方的列车。这批青年负笈万里,抱定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贡献才智的信念到对方国家学习,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以毕生的努力成就了他们的使命。

罗马尼亚交换生由中国满洲里入境时,当地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度,但这些年轻人意气风发,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活力。11月30日列车抵达北京前门的老火车站,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2)《人民日报》在1950年12月3日头版专发消息《罗马尼亚学生五名来华学习》。中方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做了精心安排,为他们添置冬装,住宿、饮食等都照顾得十分周到,让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交换生也陆续到京。为组织好对新中国接受的第一批交换生的教学和培养,教育部在1950年9月4日下发通知,决定由清华大学具体筹备,专门设立“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务长周培源教授亲自担任专修班主任。(3)关于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情况,另见程裕祯主编:《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于在清华和北大的留学经历,萨安娜和罗明都以不同方式做过回忆和讲述。2009年中罗建交60周年之际,萨安娜曾撰文《萦绕心扉的昨天——回忆在新中国留学(1950—1956)》,深情记述那些难忘的岁月。从她的文章以及近年来一些研究者的发掘梳理中(4)这方面的主要材料包括:萨安娜:《七十载春秋,我的中国心》,载《我的中国故事:海外学者的中国缘》(II),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年。孔寒冰编著:《中罗两国的桥梁——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和汉学家萨安娜口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许多感人的细节。

清华大学为东欧交换生配备了当时最好的教师团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精益求精的态度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批来自不同国家、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此,萨安娜以真切的笔触回忆道:

中国政府格外关心对我们的培养,从教师的组成就足以证明。他们当中有刚从美国讲授汉语归来的邓懿老师(5)邓懿(1914—2000),中国现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就读燕京大学国文系,后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自费留学哈佛大学。1943年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受美国方面委托在哈佛开设中国语言训练班,邓懿被选为助手。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在语言学家吕叔湘领导下工作,主编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供外国人使用的教材《汉语教科书》(1958)。,有刚从英国回国、同样具有对外国学生讲授汉语经验的王还老师,还有现代教学法专家杜荣老师和熊毅老师。稍后,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留学生到了,教师阵容也随之扩大,增加了赵淑华、傅维慈、钟梫等先生和张维小姐。开始的时候,课堂上由我们的好朋友冯忆罗担任翻译,后来我们积累了一些汉语知识,老师上课就直接用汉语了。我们的老师也努力克服教学初始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们分别来自属于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和芬兰–乌戈尔语族语言的国家,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抵达中国的时间也不同,向这样一批学生教授汉语还是破天荒的事情。(1)萨安娜:《萦绕心扉的昨天——回忆在新中国留学(1950—1956)》,载《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5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

在教学设计上,清华大学以全面培养东欧交换生的汉语交际和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首先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发音和声调,逐步过渡到词语和语法。老师们非常注意学生的吐字发音,专门制作了录音,学生们也勤学苦练,语音训练持续了几个月。正是由于严格要求和大量练习,特别是反复听录音跟读模仿,东欧交换生的汉语语音语调都相当标准。当年的罗马尼亚交换生,后来毕生从事对华外交并在1990年出任驻华大使的罗明,就是专修班的佼佼者,周恩来总理多次表扬他是“外国人中汉语讲得最好的”。

词汇教学的进度也很可观,交换生们半年左右就学习了约600个汉字及基本用法。1951—1952年的两个学期,教学进度加快,目标是能认会用2000个汉字,能用它们书面或口头自由地表达思想,能听懂他人的交谈。

从萨安娜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专修班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除基础汉语外,重点是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中国与东欧国家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了留学生的交换和培养,首先是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政治关系,扩大友好合作,因此在培养规格上远远超出普通专业人才的要求,其中的考虑无疑富有远见。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关新中国建设的大量报刊时文、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祝福》等,都在教学范围。

专修班的实践教学也极为丰富。学校为东欧交换生组织了大量专题讲座,走访工厂、农村和文教单位,参观各种博物馆和名胜古迹,观看展览和演出,到外地旅行等。交换生们考察中国社会,体验博大的中华文明和各地不同习俗,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目睹了当时的一些政治社会运动,如土改、抗美援朝、镇反、三反五反、私立大学的改造和合并等。这些对于他们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都有很大的帮助。

1952年夏,萨安娜与其他东欧留学生结束了在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学习,9月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开始了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她的学习科目包括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通史、亚洲史、世界近代史、马列主义、古代汉语和汉语语法。当时清华大学的文科已划归北大,历史系学者云集,一批杰出的史学家正值盛年,邵循正讲授中国近代史和外国资本输入中国史,周一良讲授中国通史和亚洲史,张芝联讲授世界近代史,邓广铭讲授中国通史,齐思和讲授世界古代史,萨安娜和她的同学们从进入史学领域起,就看到了一座座学术高峰和不同寻常的境界。她当年的同窗马克垚等,后来都在历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同萨安娜和罗明保持了一生的友情。这些都为萨安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术成长环境,为她的中国文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专注政治历史,深入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

1956年,萨安娜和罗明结束北京大学四年的学业,获得了马寅初校长签发的毕业证书。随后他们进入罗马尼亚外交部,罗明在1954年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担任中罗两国之间一些重要外事活动的翻译。萨安娜在罗马尼亚外交部新闻司任职,1956—1959年、1961—1964年两次随罗明在罗马尼亚驻华使馆工作。1966年正式转入罗共中央历史与社会政治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她的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共革命史和国际共运史语境下的罗中关系,参与大量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罗马尼亚人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友好的传统》(Tradiții ale poporului român de solidaritate și prietenie cu poporul chinez)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它是罗共中央历史与社会政治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涉华文献资料集,由时任该所所长、罗中友协主席扬·波佩斯库–布楚里(Ion Popescu-Puțuri)主编,萨安娜为主要编者之一,政治出版社1973年出版。20世纪60年代,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严重分歧,中苏关系破裂,在反对苏联霸权、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共同斗争中,中罗关系逐渐拉近。从历史和学术角度为双边政治关系提供参照,也自然提上研究机构的工作日程,该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收录涉及中国问题的文字材料159篇,时间跨度从1900年至1949年,分别选自罗共中央档案馆、罗共中央历史与社会政治研究所档案室,以及罗共领导的公开、半公开的进步报刊,另附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国际援华医疗队的三位罗马尼亚医护人员的回忆文章。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声援和支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亚非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斗争的研究,是萨安娜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工作的主要方向。成果包括她参与研究和编写的《亚洲和非洲反法西斯和反帝抵抗运动(1931—1945)》(Rezistența antifascistă și antiimperialistă în Asia și Africa, 1931–1945),军事出版社1986年出版,萨安娜撰写了书中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和菲律宾抗日斗争的两章。

这里的第一个专题也是她的博士论文《中国 人 民的 抗 日战 争(1931—1945)》(Lupta de rezistență a poporului chinez, 1931–1945),1983年12月通过答辩,萨安娜也成为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罗马尼亚人。论文2007年由Top Form出版社列入“地缘政治丛书”出版,书名为《龙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Triumful dragonului. China în cel de-al Doilea Război Mondial)。该书包括引言、正文部分的五章、附录等。其中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日本自甲午战争开始到“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实施的扩张政策。第二章介绍“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期间中国人民开展的抗日斗争。第三章为论著的核心,聚焦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对国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国共之间的摩擦和态势发展、日本投降、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等问题,逐一展开论述。第四章分析“中国抗战与罗马尼亚的公众舆论”。作者在大量研读中国文献资料、观点和成果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上的一些相关材料和视角,同时充分利用了罗马尼亚档案资料,这部著作迄今为止仍是罗马尼亚国内对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最为系统和深入的专书。

萨安娜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还开展了另一项工作,就是作为罗方主要专家学者组织了《罗马尼亚人民史》(Istoria poporului român)中文版的翻译工作。该书系安德烈·奥采特亚院士(Acad. Andrei Oțetea)主编,1972年出版,中文版由中罗双方十多位专业人士协力完成,徐文德等校订,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这是一部罗马尼亚民族通史,从罗马尼亚的人种起源和民族形成一直到现代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贯穿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中文版问世之际,恰逢罗马尼亚纪念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统一的达契亚王国建立2050周年,中罗关系蓬勃发展,扩大了该书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萨安娜编写了周恩来总理的传记,被收入《独立·不结盟·和平——20世纪历史进程的几个重大关头》(Independență,nealiere, pace. Momente semnificative ale unei mișcări istorice a secolului XX),政治出版社1989年出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萨安娜和罗明就亲历了罗马尼亚对华关系的许多重要活动,多次接触到中国党政领导人,对周恩来总理更是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通过文字向广大罗马尼亚读者介绍周总理伟大的一生,是让萨安娜“感到荣幸的工作”。

三、晚年笔耕不辍,为传播中华文明再建新功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剧变,罗共中央历史与社会政治研究所无法继续存在,研究人员调转分流,萨安娜被安排退休。1990年8月,罗明以其突出的外交能力,特别是娴熟的汉语和对华工作的丰富阅历,出任罗马尼亚第十一任驻华大使,萨安娜也随丈夫再次来到他们阔别多年的北京。在以后的五年里,她一方面协助罗明推动罗马尼亚转轨时期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同时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学术资源,大量查访图书文献,与专家学者广泛交流,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研究课题。1995年她随罗明离任回国,先后在康斯坦察的“奥维德”大学等高校讲学,在媒体介绍中国文化,集中精力撰文著书。退休后的30年,是她“重拾青春”和开启生命“新篇章”的又一旺盛的学术和社会活动期。

1999年,她的《象征的国度:从孔子到毛泽东》(Țara simbolurilor. De la Confucius la Mao Zedong)一书由派地亚(Paideia)出版社出版。该书共300页,收入作者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陆续撰写的文章29篇。其中第一部分为“传记”13篇,分别介绍孔子、秦始皇、司马迁、张骞和班超、蔡伦、张衡、唐明皇、康熙、慈禧、光绪、蒋介石、毛泽东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全面展示他们的生平和业绩。第二部分以“马赛克”为题,收文15篇,另有留学回忆文章1篇。作者首先在《象征的国度》一篇中综述中国文化中常见的符号及其意义,如梅花、牡丹、荷花等植物,阴阳太极、八卦、八宝、五福、石雕、颜色等物质或非物质遗产,再在单篇文章中分别介绍龙、狮子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以及长城、故宫、颐和园、少林寺、云冈石窟等名胜古迹,这些对于罗马尼亚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化都是有益的知识来源。

2008年,萨安娜的《神州》(Tărâmul zeilor)由派地亚出版社出版。全书收文40余篇,分别列入三编。上编的文章反映作者1990年再次来华后对中国文化的重新发现和深切感悟,既有她熟悉的故宫、北海、圆明园、日坛、孔庙、国子监、白云观、碧云寺、琉璃厂,也有令她似曾相识又为之惊叹的城市发展,虽然她20世纪50年代在清华北大读书期间就开始接触中国历史文化,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她又在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其中的奥秘。中编为“精神世界”,通过一系列文章来展示反映在精神层面的中国特质,礼仪、古代尊老敬老的传统、教育、历史、茶文化、青铜器、盆景、风水、传统节日等都是这部分的话题。下编“传记”接续作者之前已写的系列,介绍孙子、武则天等历史人物,还有多位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如最早记载并向世界介绍柬埔寨吴哥文明的中国元代人周达观、元朝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明朝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晚清中国向西方派遣的使臣郭松焘与曾纪泽等,这些内容过去一般人了解不多,显得颇有意趣。

2008年是萨安娜写作出版的丰收年,根据她在康斯坦察“奥维德”大学为研究生授课的讲义整理的《中国外交——历史和精神根源》(Diplomația chineză. Premise istorice și spirituale)一书由Top Form出版社出版。2005年,该校历史学和政治学学院成立欧亚研究中心,招收“欧亚范围的外交与精神”方向硕士研究生。萨安娜应邀为研究生讲授“中国外交:历史文化根源和政治目标”课程。该书正文部分包括7章,标题分别为: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概观;2. 华夏民族早期形成过程及其处理与其他民族关系的胸襟(从神话时代到公元前3世纪);3. 华夏民族的成熟及其对其他民族采取的政策(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4. 华夏民族及其外交政策的鼎盛时期(7—13世纪);5. 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完成及其对世界的政策(13—19世纪);6. 华夏民族及其对外政策的近代化(1912—1949年);7.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者围绕中国对外关系这个重大主题,从地理、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多重视角梳理了华夏民族对外交往的历史脉络,通过大量史实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采取的政策。该书的附录极为丰富,选收材料多达27种,除一些介绍中国历史人物和文物古迹的旧文外,还有一些新的内容,如中国历史上的朝贡制度,中国近代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罗马尼亚早期对华关系的史料等。作者在封面上选用了汉字成语“一视同仁”,以突出中国外交秉持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该书出版后受到好评,多次再版,并获得《历史杂志》(Magazin istoric)文化基金会颁授的“斯帕塔鲁·米列斯库”奖。

2011年,萨安娜应派地亚出版社约请编写出版了《中国茶文化》(Povestea ceaiului),这可以视为一本罗文版的“大家小书”,内容妙趣,图文并茂。从中国人发现和利用茶的历史,到饮茶的风俗礼仪和文化内涵,从唐代陆羽的《茶经》,到茶文化在艺术形式中的体现,从茶的品种,到饮茶用具等,深入浅出,把许多历史典故穿插其中,娓娓道来,让罗马尼亚读者从中领略到一种博大的精神文明。该书出版后颇受欢迎,2012年获得《历史杂志》文化基金会颁发的大奖,还推出了典藏本。

2014年,萨安娜的《中国历史人物传》(China — vieți în vâltoarea istoriei)由Top Form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选收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13年期间撰写的文章共24篇,其中大部分曾在《历史杂志》发表并收入作者的其他书籍,也有若干新作,例如:对晚清时期多次赴欧洲的中国外交官张德彝生平业绩的介绍,有关中西文化交流使者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入法华人学者黄嘉略的述评,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撰写的专题文章等。作者在书的扉页用罗文和中文特别写道“向邓懿、周一良两位老师表示敬意”,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校和中国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近年来,萨安娜和罗明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他们富有传奇的经历,尤其是他们长期以来对中罗关系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报道。2015年9月,国际儒学联合会向萨安娜和罗明分别颁授“国际儒学研究成就奖”,以表彰他们长期以来为传播中国文化、开展儒学研究、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和中罗关系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2017年8月22日,萨安娜荣获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这是中国政府对她的特别褒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获奖的外国专家并颁奖,称赞各位获奖者致力传播中国文化,为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制度、道路的理解作出了贡献。萨安娜因年事已高未能亲自参加仪式,但她的名字和业绩已经镌刻在中罗两国关系的史册上。

四、博采百家之长,形成独特的治史理念方法

萨安娜、罗明以及与他们同时期来中国的东欧交换生属于一个特定时代,他们具有那个时代赋予的历史烙印和精神特质,这种鲜明属性让他们与先前来华的传教士、冒险家、旅行者、自由侨民等有着本质不同。这批交换生对战争有直接的痛苦记忆,对和平建设充满希冀,对世界被压迫民族寄予深切同情,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平等亲近态度和浓厚兴趣。这些都融入到他们的成长当中,构成了他们来华学习动机的特殊内涵和原动力,注定了他们这一代人必将与前人后者不同,在历史舞台上堪当大任。萨安娜对中国语言、历史和文化学习研究70年的不平凡历程就是一个范例,从中可以看到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以扎实掌握汉语为前提,深入中华文明和当代社会内部的通识路径。作为首批东欧交换生群体的一员,萨安娜和她的同学们从一开始就接受了中国当时最好的对外汉语教育,在中国教师的精准传授、严格训练和悉心呵护下,从语音、词汇、书写、阅读等环节学习汉语,再通过汉语直接阅读,读懂文本,进入中国文化,这与那些借助其他媒介语和辗转混杂讹误颇多的文献进行的盲人摸象式研究相比,显然更具有方法上的优势和持续力。他们身处中国社会,身穿中国制服,与中国师生朝夕相处,除汉语的强化训练和各种文化熏陶外,还以多种方式接触中国社会,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普通百姓,从书本知识到田野调查,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多方位全景式的认知和理解。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路径培养的人才往往可以对正确把握国家间关系和开展双边合作交流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是自觉遵循传统史学方法,感悟熔炼各种知识并用于研究的内化实践。萨安娜进入北大正值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名校的一批史学精英汇入北大,翦伯赞、邓广铭、齐思和、周一良、邵循正等名家都曾指导过她的学业,耳濡目染,有形无形之中对她后来的治学产生很大影响。她在对历史的理解、研究方法、观察视角、表述方式、治学态度等方面达到的境界,都体现了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原则规范。她在涉及中国历史分期、朝代、概念、人物、事件、典故等中文术语的罗马尼亚语转化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基础性工作,解决了在罗马尼亚叙述中国历史的基本语言问题。萨安娜不是简单地从其他外语翻译,而是首先从中文的理解和拼写规范出发,根据罗语习惯加以科学严谨的表达,对形成的对应术语在研究中不断修正,这些知识对历史教学和后人的工作都是基础和工具。

三是注重基础文献的阅读和辨析,探究各种史实和现象本质的求真态度。萨安娜具有很强的中文阅读能力,在撰写每一篇专题文章时都首先仔细了解中国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情况,寻访重要的图书资料,细读文本,包括求教于中国专家学者,力求在史实和评价上最大程度地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她与罗明长期在中国工作,接触到许多政治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过目的图书文献影视资料、耳闻的理论观点奇闻逸事也相当之广,但她在研究和著述中保持学术的严谨,努力避免偏差,从不随意解读发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客观的态度和平实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正是由于她长期的史学积累,她在溯源和阐释中国外交传统的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她就通过系统的论证,坚持“十四年抗战”的基本表述。

四是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客观友好和学术良知的守正品格。1989年东欧剧变之后,各种思潮也在罗马尼亚社会泛滥,“精英”阶层把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开始全面倒向西方,中罗之间传统的友好关系面临新的国际语境和考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萨安娜和罗明坚持对华友好,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罗明任驻华大使期间,两国关系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得以恢复和接续。萨安娜不顾年事渐高,依然孜孜不倦,借助专业期刊、媒体、出版和讲学,在罗马尼亚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成为罗马尼亚汉学界的一股清流,为加深罗马尼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友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020年12月罗马尼亚出版的《历史杂志》刊发了萨安娜最新撰写的回忆文章《七十年前罗马尼亚首批学生赴华留学》(Acum 70 de ani primul grup de studenți pleca în China),用感人的笔触回忆和纪念中罗教育合作交流方面这段具有开启意义的历史。

萨安娜结缘新中国,从那时起就把自己的心灵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她见证了新中国跌宕起伏的革命建设和后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她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罗马尼亚研究和传播方面博采善择,殚力毕生,静水流深,厥功至伟。

谨以本文致敬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中外前贤,恭贺萨安娜博士90寿诞。

猜你喜欢

罗马尼亚安娜历史
安娜作品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西方选举
水危机